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小儿感冒介绍

小儿感冒疾病

疾病别名: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上感,急性鼻咽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就诊科室:
[内科] [儿科] [呼吸内科] [儿科综合] [小儿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小儿感冒,也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 piratory infections),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

病因

小儿感冒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原体 以病毒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胞较少见。又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1、常见病毒:自组织培养法问世以来,对病毒了解渐多,简述如下:

(1)鼻病毒(rhino virus):包括100多种不同血清型,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

(2)柯萨基(Coxsackie)及埃可(ECHO)病毒:此类病毒均甚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rnavirus)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3)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病情也较轻。以上三型小儿呼吸道疾病中,主要引起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4)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1、2、3、4四种血清型。Ⅰ型又称“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哮吼类病毒”Ⅰ型(HA1),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4型又称M-25,似较少见,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5)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仅有一型,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引起小流行。1岁以内婴儿约75%左右可发生毛细支气管炎,30%左右可致喉、气管、支气管炎及肺炎等。2岁以后上述疾病渐少,5岁以后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仅表现为轻型上感。

以上所述后三类病毒均属于粘液病毒。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常见。

(6)腺病毒(adenovirus):有30余种不同血清型,可致轻重不策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也可引起肺炎的流行。3、7型腺病毒可持续存在于上呼吸道腺体中,且可引起致死性肺炎。第8型腺病毒易在学龄儿童中引起流行性角膜结膜炎。第3、7、11型可致咽、结膜炎,1979~1983年夏季曾由于游泳,在北京引起3、7型腺病毒咽、结膜热流行。

(7)肺炎支原体(mycophlasma pneumoniae):又名肺炎原浆菌或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简称PPLO),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5~14岁小儿。

2、常见细菌:仅为的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左右。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近年国外文献提到卡他布兰汉氏菌(Branhamelis catarrhails)原名卡他奈瑟氏球菌,是鼻咽部常住菌菌群之一,有时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且有增多趋势,但次于肺炎球菌和流感杆菌感染。

病因学:

包括两部分:

1、病原体(在病原学中已述)

2、诱发因素 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因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在消化不良、佝偻病等,以及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或后天获得性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并发这类感染时,往往出现严重症状,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必须着重指出,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不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及数量,且与宿主防御能力及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如居住拥挤、大气污染、被动吸烟,间接吸入烟雾,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故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等对预防上感甚为生要。

早期仅有呼吸道粘膜下层水肿,主要是血管扩张和单核细胞浸润,以后转成中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受损后剥脱,到痊愈时重新增生。

症状

小儿感冒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1、潜伏期 大多为2~3日或稍久。

2、轻症 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如感染,涉及鼻咽及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有时淋巴结可稍肿大。发热可持续2~3日至1周左右。在婴幼儿容易引起呕吐及腹泻。

3、重症 体温可达39~40℃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不久即可因部微红,发生疱疹和溃疡,称泡疹性咽炎。有时红肿明显,波及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咽痛和全身症状均加征,鼻咽分泌物从稀薄变成粘稠。颌下淋巴结显著肿大,压痛也明显。如炎症波及鼻窦、中耳或气管,则发生其它症状,全身症状也较严重。较严重症状中,要注意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并与其它疾病作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致的高热惊厥大多见于婴幼儿,起病后1~2日连续几次。急性腹痛有时很剧烈,多在脐部周围,无压痛,往往早期出现,大多为暂时性的,可能与肠蠕动亢进有关;但也可持续存在,有时与阑尾炎的症状相仿,多因并发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致。

4、急性扁桃体炎 是急性咽炎的一部分,其病程及并发症与急性咽炎不全相同,因此可以单独作为一个病,也可并入咽炎。由病毒所致者,有时在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斑点状渗出物,同时软腭及咽后壁可见小溃疡,双侧颊粘膜充血伴散在出血点,但粘膜表现光滑,可与麻疹鉴别。由链球菌引起者,一般多在2岁以上小儿,发病时全身症状较多,可有高热、冷感、呕吐、头痛、腹痛等,以后咽痛或轻或重,吞咽困难,扁桃体大多呈弥漫性红肿、或同时显示滤泡性脓性渗出物,患者舌质红、或有苔厚。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并发症,主要是鼻窦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

5、血象 病毒感染一般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内,但在早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较高;细菌感染则白细胞总数大多增高,严重病例有时也可减低,但中粒细胞百分数仍增高。

6、病程 较轻病例发热时间自1~2日至5~6日不等,但较重者高热可达1~2周,偶可长期低热,达数周,由于病灶未清除,须经较长时间才能痊愈。

诊断

诊断应注意下列几方面:

1、流行情况 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况,以便鉴别。

2、体格检查 仔细做全身格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观察全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粘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作培养。如急性咽炎的同时,还有出血性皮疹,则必须排除败血症及脑膜炎。 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

检查

小儿感冒应该做哪些检查?

如果小儿反复感冒,家长除总结经验,加强生活护理,免受感染之外,还应带小儿去医院检查体液免疫功能IgA、IgG、IgM,细胞免疫功能E、玫瑰花结及化验查血锌、铜等微量元素。

鉴别

小儿感冒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与流感鉴别 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可有衰竭状态,一般鼻、咽症状如鼻分泌物多和咳嗽等,则较全身中毒症状为轻。

2、与消化系统疾病鉴别 婴幼儿时期的上呼吸感染,往往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可误诊为原发性胃肠病。

3、与过敏性鼻炎鉴别 有些“感冒”患儿的全身症状不重,常打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则应考虑过敏性鼻炎,在鼻拭涂片检查时,如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可助诊断。此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

4、从血象鉴别 发热较高。白细胞数较低时,应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及患儿接触史,排除流感、麻疹、疟疾、伤寒、结核病等。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一般考虑细菌感染,但在病毒感染早期也可高达15×109L左右,但中性粒细胞则很少超过75%。白细胞特别高时,则须排除细菌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百日咳等。急性咽炎伴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及肝脾肿大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并发症

小儿感冒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特别在婴幼儿时期更为多见。并发症可分三大类:①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较为常见者为急性眼结膜炎、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为及颈淋巴结炎,其它如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亦不少见。②病原通过血循环播散至全身,细菌感染并发败血症时,可导致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脓胸、心包炎、腹膜炎、关节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以及泌尿道感染等。③由于感染有变态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可发生风湿热、肾炎、心肌炎、肝炎、紫癜、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性疾病等。

预防

小儿感冒应该如何预防?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年都可发生,冬春较多。在幼儿期发病最多,每人每年常有数次;学龄儿童即渐减少。致病病毒的传播一般通过飞沫传染及直接接触,偶可通过肠道。可呈流行或散发。传染期在轻症只限于最初几天,重症则较长,继发细菌感染后则更延长。人体对上述病毒的免疫力一般较短,仅1~2月或稍久,但也有长达数年的。

孩子感冒后怎样护理?

冬季是宝宝最容易发生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的季节,其实感冒的本质是宝宝的鼻和咽部吸入了病毒或细菌等引起的。寒冷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感冒”,而是室内外温度差别大,导致宝宝的免疫功能下降,这时病毒或细菌就有可乘之机了!

护理要点

宝宝患了感冒后,突出表现常为发热,加上感冒需要经历一个疾病的自然过程(发热通常2~5天不等),所以除了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合理的家庭护理,不仅能帮助宝宝尽快病愈,也有助于缩短疾病的自然过程。

1.注意休息

宝宝年龄越小,越需休息及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以免因病灶未能清除而复发。有发热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以减少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2.合理饮食

感冒发热的宝宝很容易出现食欲减低、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等表现,饮食护理非常重要,总体原则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如果强求宝宝进食,将导致宝宝胃肠负担重,对身体和疾病恢复均有害。每次吃的食物量可少些,吃的次数可多些,多给宝宝喝一些水果汁,如新鲜橙汁等。发热消退和消化能力较好的宝宝饮食可稠一些。随着宝宝病情的好转,一般1周左右可逐渐恢复到平日饮食。

3.环境适宜

保持宝宝的房间空气流通。对发热的宝宝,新鲜的空气有助皮肤有效出汗而降低体温。应避免直接对着宝宝吹风,而导致宝宝皮肤血管收缩,加重病情。

为宝宝安排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室内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尽可能增加宝宝的睡眠时间,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可以让宝宝躺在床上,给宝宝轻声讲故事或听音乐,帮助宝宝放松,会起到促进疾病康复的效果。

4.有效出汗

鼓励宝宝多饮水。水可以增加机体细胞代谢,促进体内毒素排出,同时可以有效出汗,有利于降低体温。

宝宝的衣服和被褥不要过多过厚,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热。千万不能给发热宝宝穿过多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否则容易导致高热不退,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宝宝服用退热药后,会大量出汗,衣被汗湿后应及时更换,以免受凉而加重病情。

5.物理降温

宝宝发热应首选物理降温,尤其是小婴儿发热。在物理降温无效时,再适当小量使用退热药进行药物降温。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其中以局部散热降温法最简单易行,适合家庭常用。

局部散热降温法

头部冷湿敷或头部冰袋: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以头部冷湿敷(即用冷湿巾敷于宝宝的额部)接受度最高,有些宝宝不愿意头部放冰袋,可以用冷湿巾敷用。应注意经常更换冰袋或冷湿巾。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这些部位有比较大的血管,将冰袋放在这些地方降温效果较好。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可收到良好的降温效果,但在冬天难以实施。

专家提醒:

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对发热宝宝要注意惊厥先兆,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已有过高热惊厥的宝宝,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鲁米那”,预防高热惊厥再度发生。如果发现宝宝口腔内有疱疹或皮肤上有皮疹也需及时看医生。

恒温宝宝耐寒锻炼方案

现在,北方有暖气,南方有空调,即便冬天再冷,宝宝也能够待在温暖如春的房间里。对于这些恒温宝宝来说,突然进入低温度的外界,没有适当的保暖,机体就会立刻做出一些反应:身体表面的皮肤自动收缩,表现为鸡皮疙瘩、汗毛竖立、打寒颤,甚至全身肌肉内的毛细血管收缩,这样使病原体得到入侵的良机,感冒便发生了。恒温宝宝如何预防感冒,加强体质和耐受性训练是关键!

・逐渐增加宝宝到户外活动的时间,进出时及时增减衣服。

外出时也可以戴口罩,让空气在口鼻部位的湿化时间延长,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使宝宝不适应。

・强调暖气房、空调室通风换气,室内空气清洁有利于保持身体健康。

・每周在密闭的房间(最好是在厨房内)用醋蒸呼吸道汽熏20分钟,是杀灭病毒的简单消毒法。可以杀灭藏在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可疑病毒,同时能增强呼吸道表面的免疫力,明显减少冬天全家患感冒的次数。

・每天晚上带宝宝运动半小时(称规律性运动),可促进免疫力和生长发育。

1岁以内的宝宝,你可以帮助他运动;大于1岁的宝宝可以让他自己做。运动形式不限,但必须是有节奏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宝宝会不断适应环境、适应运动本身的要求,从而提高对外界各种刺激的适应能力,使身体的防病抗病能力增强。

・衣着适当

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当妈妈感觉宝宝的手有些凉时,就赶快给宝宝加衣服,往往外面气温才10摄氏度,宝宝已经穿了三件毛衣,一件小夹袄,外面还有件厚厚的棉外套。穿太多衣服,本来喜欢活动的孩子,也不想动了。一来行动不便,二来一动就出汗,厚厚的衣服又不能散热,还得自己将汗湿的衣服捂干,如果不小心吹着风,宝宝很容易受凉感冒。所以多穿衣服不仅不能预防感冒,往往会适得其反。

宝宝究竟应穿多少适宜?

判断宝宝衣服穿多了还是少了,不能以宝宝手脚的冷热来决定,这是因为宝宝手脚的血液比其他脏器相对较少,在冬天很容易发冷,而在活动后,又很快可以使手脚温暖。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让宝宝自由活动10分钟,如果宝宝面色红润,贴身衣服是温热的,说明衣服正好;如果宝宝面唇色红,贴身衣服有些湿,说明衣服多了,应逐渐减少;如果面色不红润,贴身衣服是干凉的,则说明衣服太少,应适当增加。

治疗

小儿感冒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①积极锻炼:利用自然因素锻炼体格十分重要,如经常开窗睡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都是积极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恒,经常进行,就能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②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衣服穿得过多或过少、室温过高或过低、天气骤变、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应注意防范。③避免交叉感染:接触病儿后要洗手,必要时穿隔离衣,隔离不但保护邻近小儿,又可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在一般托幼机构及医院中可以执行,在家庭中成人患者避免与健康儿接触。病房要实行通风换气,保持适宜的温度,消毒出院病人的床铺及常备清洁空床,以便随时接收新病人。如有条件,可用紫外线照射病室与污染地区进行消毒,以免病原全播散。④药物预防:卡慢舒,婴幼儿5ml,儿童10ml口服,一日3次,3~6个月为一疗程。左旋四咪唑,2.5mg(kg・d),一周服2天,3个月为一疗程。中药黄芪每日6~9g连服2~3个月。以上药物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小儿应用后可减少复发次数。北京友谊医院儿科曾采用中药加味玉屏风散(配方:生黄芪9g,白术6g,防风3g,生牡蛎9g,陈皮6g,山药9g,研成细末)每日2次,每次3g口服。通过3年观察,认为此药似能使体弱儿童免疫力,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⑤注射疫苗:最近认为,应用减毒病毒疫苗,由鼻腔内滴及/或雾化吸入,可以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表现分泌型IgA抗体的产生,从而增强呼吸道对感染的防御能力。大量研究工作指出,分泌型IgA对抗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比任何血清抗体更佳。由于肠道病毒和鼻病毒的型别太多,很能进行疫苗预防。

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等,常较热度及白细胞更为重要。如饮食精神如常者预后多良好;精神萎靡、多睡或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者,应加警惕。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熊邦泽

熊邦泽 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山医院

呼吸内科

擅 长:

较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休克型肺炎,肺心病...[详细]

刘又宁

刘又宁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呼吸内科

擅 长:

在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的诊治及抗...[详细]

代华平

代华平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科

擅 长:

肺间质疾病。[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