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肾小管疾病介绍

肾小管疾病疾病

就诊科室:
[内科] [肾病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肾小管性酸中毒是由先天遗传缺陷和各种继发因素导致近端肾小管回吸收碳酸氢钠或/和远端肾小管排酸功能低,反复发作的低钾性瘫痪。一般多在夜间或劳累后较易发作。发作时轻者只感四肢乏力,由坐而立要靠手支撑,严重者除头颈部外,四肢完全丧失自主活动能力,甚至引起呼吸肌瘫痪而有呼吸困难的一种疾病。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1型(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1)原发性:肾小管功能多有先天性缺陷,可为散发,但大多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继发性:以肾盂肾炎最常见。

  ①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炎、慢性活动性肝炎、特发性高γ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类风湿性关节炎、肺纤维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血管炎等。

  ②与肾钙化有关的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维生素D中毒、Milk-Alkali综合征、特发性高钙尿症、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Fabry病、Wilson病等。

  ③药物或中毒性肾病:两性霉素B(amfortericin B)、镇痛药、锂(lithium)、棉酚、粗制棉籽油、甲苯环己氨基磺酸盐(toluene

  cyclamate)等。

  ④遗传性系统性疾病:Ehlens-Danlos综合征(皮肤弹性过度综合征)、镰状红细胞贫血、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Marfan综合征、骨硬化伴碳酸酐酶Ⅱ缺乏症、髓质海绵肾、髓质囊肿病等。

  ⑤其他:慢性肾盂肾炎、梗阻性肾病、肾移植、高草酸尿症、麻风等。

  2.2型(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单纯的HCO3--重吸收缺陷(如碳酸脱氢酶缺乏)很少见,而多种物质复合型重吸收缺陷较为常见。

  (1)原发性: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散发性,如肾脏中Na+ -

  HCO3-协同转运蛋白的编码基因SLC4A4突变可引起永久性的伴眼病的单纯性近端RTA。

  (2)一过性(暂时性):多为婴儿发生。

  (3)碳酸酐酶活性改变或缺乏:如CAⅡ基因突变导致骨硬化、RTA、脑钙化和钠潴留。

  3.4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1)醛固酮分泌减少:

  ①原发性醛固酮缺乏:Addison病,双侧肾上腺切除,各种合成肾上腺盐皮质激素的酶,如21-羟化酶缺乏、碳链裂解酶缺乏等;催化皮质酮18甲基氧化的甲基氧化酶缺陷等。

  ②长期大量应用肝素可抑制醛固酮合成。

  ③肾素水平过低对醛固酮分泌刺激过少: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药物(β受体阻滞药、ACEI或AT1受体阻滞药等)阻断或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作用等。

  (2)远端肾小管对醛固酮的反应减弱(醛固酮耐受):

症状

  因肾小管受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而异,但共同的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

  1.1型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与2型一样,遗传性者在婴儿和儿童期发病,也可见于成人早期。以继发者多见,儿童患者常因步态不稳而被发现,此症状与患者骨软化有关。成人患者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低钾性瘫痪。一般多在夜间或劳累后较易发作。发作时轻者只感四肢乏力,由坐而立要靠手支撑,严重者除头颈部外,四肢完全丧失自主活动能力,甚至引起呼吸肌瘫痪而有呼吸困难。发作持续几小时或1~2天。轻者可自行恢复;重者则需静滴氯化钾后才可恢复。低钾性瘫痪发生机制与细胞内外钾离子梯度直接相关,与血浆中钾的绝对水平无关。由于尿钙排泄增多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故易发生肾钙质沉着和尿路结石,后者可有肾绞痛,且易并发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因骨骼矿化障碍,儿童易发生佝偻病和不完全性骨折,成人则发生骨软化。儿童患者还有生长发育迟缓,可能是酸中毒使软骨中的IGF-1受体缺乏所致。

  2.2型

  遗传性者多发生于儿童,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继发性者成人也可发病。散发性和继发性者分别比家族性和遗传性多见。临床表现以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和肌病为主。儿童因尿中丢失糖、氨基酸和磷酸盐等营养物质,故有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和佝偻病。低钾血症可有肌肉软弱乏力、易倦、心电图上出现低钾血症图像,但发生低钾性瘫痪者少见,可能与本型为“限量”性肾小管酸中毒有关。

  3.3型(混合型) 此型病人临床表现主要是代谢性酸中毒。血钾正常,故无肌肉软弱和低钾性瘫痪。可出现1型和2型病人某些临床表现。

  4.4型 患者除有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外,主要临床特点为高钾血症,血钠降低。患者因血容量减少,有些患者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各型肾小管性酸中毒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在继发性患者中还有原发性疾病的临床表现。

检查

  1.尿液检查

  1型病人尿pH值经常在5.5以上,常增到7(尽管有血液明显酸中毒),不完全性者在氯化铵负荷试验后才出现此种情况。2型病人只有在严重酸中毒时尿pH值才升高,酸中毒不严重时尿pH值可<5.5。3,4型病人尿pH值均<5.5。除1型外,其余类型尿中可滴定酸和尿铵均降低。除3型尿钾排泄不增加外,其余各型的尿钠、钾、钙、磷均增高。除2型病人有尿糖和氨基酸增加外,其余各型的尿糖和尿氨基酸均不增加。1,2型的肾小球滤过率正常,3,4型减低。

  2.血液生化

  所有各型病人都有血pH值降低。只有不完全性1型病人血pH值可在正常范围内。血 CO2结合力同血pH值。1,2型血钾降低,3型正常,4型增高。在严重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时可有继发性血氨增高。Miller等报道1例婴儿在有严重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时,可能肾脏合成氨增多,但不从尿中排泄,以致氨回扩到血循环中而引起血氨升高。

  3.负荷试验

  对不完全性1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可做氯化铵负荷试验帮助确诊。试验方法为在禁食酸性或碱性药物后,口服氯化铵2g,3次/d,连服5天,在血pH值下降时,尿pH值仍不能降到 5.5以下则可诊断为不完全1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口服氯化钙0.2g/kg,5h后,尿pH值不能降到5.5以下即表明尿酸化有障碍,可诊断为不完全性1 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在2h内静滴400ml碳酸氢钠,HCO3-浓度高则支持2型肾小管性酸中毒诊断。

  4.心电图检查 低钾血症者有ST段下移,T波倒置,出现U波。

  5.X线骨骼检查:骨质疏松、软化明显,以下肢和骨盆为重。有的呈现骨折。核素骨骼扫描可见核素吸收稀疏、不均匀。

  6.其他 完全性或不完全性1型肾小管性酸中毒者的尿枸橼酸/肌酐比值均低于2.5。测定尿与血中CO2梯度(尿与血CO2梯度<14mmHg);尽管尿中重碳酸盐高达89mEq/L,滴注重碳酸盐和中性磷酸盐后,尿与血CO2梯度仅增加到20mmHg,提示集合管中子泵功能不全。

鉴别

  ①药物:变质的四环素(tetracycline)、庆大霉素(gentamicin)、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diamox)、对氨基苯磺酰胺、α氨基对甲基磺胺醋酸盐等磺胺类药物、链佐星(streptozotocin)等。

  ②中毒:镉、铅、铝、汞等。

  ③遗传性疾病:胱氨酸尿症、酪氨酸尿症、Lowe综合征、Wilson病、半乳糖症、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等。

  ④多发性骨髓瘤:轻链大量从近端小管重吸收而沉着于该处,导致小管上皮细胞离子转运功能障碍。

  ⑤维生素D缺乏或耐受症,或某些其他可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情况,可能与引起Na+ - K+ -ATP酶活性降低有关。

  ⑥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病综合征,肾淀粉样变,肾移植等。

并发症

  若不及时治疗可出现肾性佝偻病或骨软化症;骨钙化及(或)肾结石等,少数病人伴耳聋、突发性骨折、肾绞痛伴血尿、牙齿松动。

  ①肾浓缩功能受损,表现为多尿、尿崩、烦渴、失水及低渗尿等;

  ②肾酸化功能障碍,表现为高血氯性代谢性酸中毒、头晕、乏力纳差、恶心、尿呈碱性;

  ③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缺陷,表现为低钾、低钠、低钙和低镁。治疗原则是治疗沟通原发病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

  肾小管酸中毒的护理措施:肾小管酸中毒严重者需卧床休息。并予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的清淡饮食;病室应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定时通风换气,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过程中,既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同时应注意病人保暖,避免受凉,感冒。

  还应该确记录出入量,做好各项化验检查。出入量是反映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硷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病情变化,而各项化验检查又为病情诊断提供良好的依据,所以应正确收集血尿等各种标本,及时送检。

  肾小管酸中毒患者的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免疫力低下,尿素可从唾液腺排出,及在皮肤上沉着,引起口臭、口腔溃疡、皮肤瘙痒,所以在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的同时,应作好卫生宣教,注意个人卫生。密切观察病人神志、体温、脉搏、唿吸、血压、大小便及用药后的反应。因为这些既可提示疾病进展又利于发现异常情况,如肾小管酸中毒可由许多肾病引起,而肾病又可导致高血压,高血压又继续加重肾血管的病变,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所以通过观察病人血压的变化,便可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

  肾小管酸中毒易反复发作,要作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让患者合理安排饮食起居,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并加强锻鍊,增强机体抵抗力。

治疗

  遗传性肾小管性酸中毒目前尚无根治之法,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

  对于其他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肾小管性酸中毒首先应治疗原发性疾病。如果原发性疾病可得到治愈,肾小管性酸中毒也可随之治愈。对原发性疾病不能根治者,则只能和遗传性肾小管性酸中毒一样采取下列对症治疗。

  1.1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治疗

  首先,补充碱剂以纠正酸中毒。碱剂以复方枸橼酸合剂为宜,由枸橼酸140g,枸橼酸钠100g,加水至1000ml(又称Shohl混合液)。剂量为20~30ml/次,3次/d。此种混合液除能纠正酸中毒外,还有抗尿路结石形成的作用。补充钾盐以纠正低钾血症。如氯化钾片剂,氯化钾缓释胶囊,枸橼酸钾等。

  2.2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的治疗

  因为患者丢失较多的碳酸氢钠,故以补充碳酸氢钠为宜,根据病情轻重选用不同剂量,一般 8~12g/d,分次服。补充重碳酸盐可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但尿中重碳酸盐排出也增多,增加尿钾的丢失,故应同时补钾。在严重酸中毒时,则应限制钠的摄入,同时口服氢氯噻嗪以增加Cl-的排泄(减少Cl-的重吸收),减轻HCO3--从尿中丢失,剂量25~50mg,3次/d。一般应同时口服10%枸橼酸钾以纠正低钾血症,剂量20~30ml,3次/d。在补充碳酸氢钠(重碳酸钠)时,可加重尿钾丢失。有尿钙和磷酸盐排出增多者,应补充磷酸盐,可口服磷酸盐缓冲液20ml,每6小时服1次。同时服用维生素D制剂,以增加肠钙吸收,避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而加重尿磷酸盐的丢失。严重骨病患者可试用活性维生素D制剂。

  3.4型肾小管性酸中毒治疗

  主要是补充盐皮质激素,不仅可纠正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而且可以纠正高钾血症。常用药物为氟氢可的松。剂量为0.2~0.5mg/次,1次/d。呋塞米可增尿Na+,Cl-,K+和H+ 排泄,故也可用以治疗4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病人。与氟氢可的松联合应用可增强疗效。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杨文琴

杨文琴 主任医师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肾内科

擅 长: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受病人及家属的敬爱和信任[详细]

赵明辉

赵明辉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肾脏内科

擅 长:

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发病机制ANCA相关小血管炎...[详细]

康子琦

康子琦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肾病内科

擅 长: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特别是慢性肾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