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自身敏感性皮炎介绍

自身敏感性皮炎疾病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自身敏感性皮炎是由于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病灶组织产生的某些物质发生过敏反应,而引起的急性皮肤炎症。发病之前,在患者皮肤某部往往先有接触性皮炎、瘀积性皮炎、钱币形湿疹、严重的足癣等原发病灶,也有报道见于放射治疗后发生。由于治疗不当或因物理或化学刺激、细菌感染等使原发疾病恶化,加之处理不当,创面不洁,使组织分解物、细菌产物等形成一种特殊的自身抗原,被吸收而发生系统过敏,导致附近及全身泛发皮疹。

病因

至今仍未完全明了。有以下假说: 如细菌及其外毒素、真菌等变应原的血源性播散,类似微生物产物的血源性播散,引致感染远隔部位出现多种皮肤非感染性表现,如“结核疹”、“细菌疹”,“癣菌疹”;对表皮抗原的反应;皮肤的炎症过程,无论是变应性、刺激性或感染性均能降低远隔部位皮肤的刺激阈,活化循环中的记忆T细胞,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产生促炎症介质IL-1、IL-6、TNF-α等介导炎症反应,从而引起湿疹反应的发生。

症状

自身敏感性皮炎一般出现在原发皮损加重之后的数天到数周。皮损有明显对称性分布的倾向,除原发病灶附近新发皮损外,可见对称性分布弥漫或散在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呈群集性,可相互融合,边界不清。可见“同形现象”,如沿搔抓部位呈线状排列的皮疹。少数患者可发展为湿疹性红皮病。皮疹最常见于四肢,也可见于面部,较少累及躯干。自觉瘙痒剧烈。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一)尽可能寻找患者发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

(二)尽可能避免局部外界不良刺激,如热水洗烫、剧烈搔抓及刺激性外用药物等,避免腥辣性食物,如海鲜、辣椒、酒等。

(三)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皮肤感染。

(四)避免穿着化纤及毛织类衣物直接接触皮肤。

预防

暂无相关资料。

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治疗原发病灶及抗炎止痒治疗,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及系统应用抗组胺药,必要时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避免刺激性因素。

(一)局部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灶,治疗方法同原发病。远隔处皮损根据皮疹急性、亚急性选择适当药物及剂型,具体原则同湿疹治疗。

(二)系统治疗:

1、抗组胺类药物:多选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如咪唑斯叮10mg、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5mg、氯雷他定10mg或地氯雷他定5mg,每日1次口服等,可酌情选用。瘙痒严重者可联合第一代镇静性抗组胺药物如富马酸氯苯那敏4-8mg、盐酸赛庚啶2mg,每日3 次口服或睡前一次口服。

2、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如10%葡萄糖酸钙10ml每日1 次静脉注射或硫代硫酸钠0. 64g 加注射用水10ml溶解,每日1次静脉注射;维生素C 2.0-3.0g加入5%-10%葡萄糖液250ml或5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

3、糖皮质激素:用于重症泛发者,成人醋酸泼尼松30-40mg/日,分3次口服;或地塞米松5mg,每日1 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氢化可的松200-3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4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500ml中,每日1 次静脉滴注,一般用2-3周逐渐减量至停药;或复方倍他米松1ml-2ml即刻肌肉注射1次,必要时2周-4周可重复给药。

4、抗生素:皮疹较广泛而存在继发感染时,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李恒进

李恒进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皮肤科

擅 长:

皮肤病性病、老年性皮肤病、皮肤美容[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