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妊娠合并贫血介绍

妊娠合并贫血疾病

就诊科室:
[内科] [血液内科] [妇产科] [妇产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贫血是妊娠期较常见的合并症,属高危妊娠范畴。由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血液呈稀释状态,又称“生理性贫血”。贫血对母儿可造成一定危害。


病因

  发生的原因为:对铁的需要量增加,但早孕常因胃肠功能失调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腹泻而影响铁的摄入。孕妇胃酸常过低有碍铁的吸收。

症状

  1.贫血轻度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面色苍白,头晕,心悸,疲乏无力,常有口腔炎,皮肤毛发干燥,食欲减退,甚至恶心、呕吐等症。

  2.红细胞计数低于350万/立方毫米,血红蛋白在10克/100毫升以下,或红细胞压积低于30%。

  3.血象为小红细胞、低血色素者,为缺铁性贫血。

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暂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1.贫血严重时可合并重度妊娠水肿、活动后心跳气短,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2.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胎儿生长受限及死胎。重度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对胎儿的铁供应造成潜在的影响,并且因早产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高,围生儿死亡率较高。

预防

  避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在妊娠期进行预防,预防一般从怀孕12~16周开始到哺乳期应补充铁剂,剂量、途径与贫血程度相关。维生素C、稀盐酸有利于铁的吸收,应同时补充。

  如补铁后改善不明显可加入氨基酸,可通过食物中增加蛋白质及新鲜蔬菜的方法进行补充。注意饮食多样化,有助于各类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有些影响铁吸收和加剧铁消耗的因素应及时纠正,如胃肠系统疾病及慢性感染、血液丢失等。

  另外有一些生活的细节应当注意,如铁锅炒菜有利于铁吸收;服铁剂时禁忌饮浓茶;抗酸药物影响铁剂效果,应避免服用。

  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补充铁剂和去除导致缺铁加重的因素。

治疗

  1.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鼓励孕妇进高蛋白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紫菜、猪(牛)肝、豆类、蛋类食品等。此类食品不但含铁丰富,而且容易吸收。教育孕、产妇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挑食。孕期适当休息,积极预防早产。如有特殊的疾病(如寄生虫病等)应同时针对病因适当治疗。如果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2.药物治疗

  补充铁剂具有满意的疗效,还有鉴别诊断的作用。

  (1)口服给药:

  一般均主张以口服给药为主,其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格低廉。

  ①硫酸亚铁:0.3g,3 次/d,如果同时服用1%稀盐酸10ml 和维生素C 100mg更有助于铁的吸收。制酸剂、鸡蛋、奶制品、面包和其他谷类食物等,如与铁剂同服可影响铁的吸收,因此在饭前1h 和饭后2h 内不宜口服硫酸亚铁。如果服后恶心、胃肠反应较重,也可饭后服用。但对铁的吸收率有一定影响。

  ②富马酸亚铁:0.2~0.4g,3 次/d,含铁量较高。对胃肠道刺激性小,但有时也有上腹不适、腹泻或便秘等。

  ③枸橼酸铁胺:10%枸橼酸铁10~20ml,3 次/d,适用于吞服药片有困难者,但其为3 价铁不易吸收,治疗效果较差一些,不宜用于重症贫血的患者。上述口服铁剂补充后5~7 天,血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7~12 天达高峰,可达10%~15%,随之Hb 和血细胞比容逐渐升高,示服铁剂有效。待Hb 明显上升以后,则可逐渐减少用量,为满足妊娠的需要,并充分补充体内铁的贮存,应维持治疗到产后3个月。如果规则用药后3 周,血象仍无明显改善,则应考虑是否为缺铁性贫血。

  (2)注射用药:

  注射用铁剂多用在妊娠后期重度缺铁性贫血或病人因严重胃肠道反应而不能接受口服给药者。使用后吸收快。其缺点是注射局部疼痛。约有5%病人可有全身负反应或毒性反应,如头痛、头晕等,偶可发生致命的过敏性反应。常用的制剂有:

  ①右旋糖酐铁:每毫升含铁50mg,首次肌内注射50mg,如无反应可增加到100mg,每天或隔天1 次肌注,15~20 天为1 个疗程,一般每注射300mg 可提高Hb 10g/L。

  ②山梨醇铁:每毫升含铁50mg,每次50~100mg 深部肌内注射,局部反应较少,但全身反应较重。

  3.输血疗法

  大多数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经补充铁剂以后临床症状及血象很快改善,不需要输血,对重度贫血的孕妇,妊娠足月面临分娩处理,须尽快提高Hb。需要输血时,宜采取小量、多次、慢速输新鲜血或者压积红细胞150ml(从1500ml 血中提取),以避免血容量增加过多而加重心脏负担。据报道:重度贫血的孕妇常伴有心功能不全,输血可诱发或加重心衰、肺水肿,以压积红细胞代替新鲜血输入,可使输血的危险大大减少而症状很快改善。国内报道,应用基因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宁红欣)同时补充铁剂,可使孕期和产后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明显上升,症状迅速改善,从而避免或减少一些中重度贫血患者对输血的需求。

  4.产时及产后的处理

  临产后:鼓励产妇进食,保证足够入量,避免产程过长或急产,加强胎心监护,低流量持续吸氧。中度或重度贫血者,应配新鲜血备用,并开放静脉。宫口开全后,可助产缩短第2 产程,但应尽量避免意外的产伤。产后积极预防产后出血,胎儿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10~20U,如无禁忌证时,胎盘娩出后可肌内或静脉注射麦角新碱0.2mg,同时用缩宫素20U 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持续至少2h。胎儿娩出后,仔细检查并认真缝合会阴阴道伤口,严格无菌操作技术。产后使用抗生素预防产道感染。如有适应证需行剖宫产时,术中应尽量减少出血,注意掌握好输液或输血的总量和速度。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王继军

王继军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血液内科

擅 长:

长期从事血液科临床医疗工作,专业特长:对白血...[详细]

苏庸春

苏庸春 副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血液科

擅 长:

擅长治疗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详细]

赵治平

赵治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内科

擅 长:

[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