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腱鞘囊肿介绍

腱鞘囊肿疾病

就诊科室:
[肿瘤科综合] [骨科] [肿瘤科] [外科] [麻醉医学科] [] []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腱鞘囊肿(thecal cyst)是腕背侧最常见的一种肿块,身体其他部位的关节囊、腱鞘上也可发生。

病因

腱鞘囊肿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不明。

(二)发病机制

目前多数人认为,是关节囊、韧带、腱鞘上的结缔组织因局部营养不良,发生退行性变形成囊肿。部分病例与外伤有关。腱鞘囊肿的囊壁为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囊壁内无衬里细胞,囊内为无色透明胶胨黏液,囊腔多为单房,也有多房者。囊肿与关节囊或腱鞘密切关连,有人认为囊腔与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相通,有人则认为只是根部相连,并不相通。

症状

腱鞘囊肿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一般症状 腱鞘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年和中年,女性多于男性。囊肿生长缓慢,圆形,直径一般不超过2cm。也有突然发现者。少数可自行消退,也可再长出。部分病例除局部肿物外,无自觉不适,有时有轻度压痛。多数病例有局部酸胀或不适,影响活动。

2.局部症状 检查时可摸到一外形光滑、边界清楚的圆形包块,表面皮肤可推动,无粘连。囊肿多数张力较大,肿块坚韧,少数柔软,但都有囊性感。囊肿的根基固定,几乎没有活动。B超检查可帮助确定肿块的性质。

(1)手腕部腱鞘囊肿:多发生于腕背侧,少数在掌侧。最好发的部位是指总伸肌腱桡侧的腕关节背侧关节囊处,其次是桡侧腕屈肌腱和拇长展肌腱之间。在腕关节掌侧的腱鞘囊肿,有时需与桡动脉瘤相鉴别,在切除该处囊肿时要保护好桡动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腕管内的屈指肌腱鞘亦可发生囊肿,压迫正中神经,诱发腕管综合征。少数腱鞘囊肿可发生在掌指关节以远的手指屈肌腱鞘上,米粒大小,硬如软骨(图1)。

(2)足踝部腱鞘囊肿:足踝部共有8个腱鞘:前方3个(胫前肌腱、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内侧3个(胫后肌腱、拇长屈肌腱和趾长屈肌腱)、外侧1个(腓骨长、短肌腱)、后侧1个(跟腱)。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跗管内的腱鞘囊肿可压迫胫神经,是跗管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的一般症状和局部症状,B超检查,一般即可成立诊断。

检查

腱鞘囊肿应该做哪些检查?

B超检查可确定肿块的性质。

鉴别

腱鞘囊肿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无相关资料。

并发症

腱鞘囊肿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无相关资料。

预防

腱鞘囊肿应该如何预防?

无相关资料。

治疗

腱鞘囊肿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针刺疗法: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针灸室董玉梅自1975年以来,采用针灸治疗腱鞘囊肿千余例,总有效率94.74%,随访半年至2.5年,复发率17.64%。复发后可再治愈。其治疗方法如下:在囊肿四周用普通针灸针穿通囊壁,对刺4针,中央1针,1次/d,每次留针30min,拔针后在囊肿处加压压迫,将囊肿内液挤出于皮下,囊肿变平而愈(图2,3)。

(2)局部麻醉下用较粗的针头穿刺,尽量抽出胶状液,然后注入醋酸氢化可的松0.5ml,加压包扎。

2.手术疗法 囊肿摘除术为常用的可靠方法(图4)。宜在止血带下进行,采用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步骤如下:

(1)切口:于囊肿最突出处,沿皮纹做稍长于囊肿的横切口。

(2)显露囊肿:切开皮肤后,纵行分离皮下组织,显露囊肿。

(3)摘除囊肿:沿囊肿壁周围分离至蒂部,全部摘除囊肿。如与关节相通,可用细丝线将关节囊开口处缝合。

(4)缝合伤口,局部稍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同前。

(二)预后

预后一般比较好,但亦有部分病例复发。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彭亦良

彭亦良 副主任医师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骨科

擅 长:

创伤骨科、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后遗症及骨肿瘤...[详细]

林进

林进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擅 长:

各种膝关节、髋关节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疑难...[详细]

孙天胜

孙天胜 主任医师

北京军区总医院

骨科

擅 长:

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特别是治疗脊柱...[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