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介绍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疾病

疾病别名:
慢性进行性外眼肌麻痹,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症,眼外肌进行性营养不良病
就诊科室:
[眼科] [五官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chronic progressive external ophthalmoplegia)又称von Graefe眼肌病, 是一种罕见的眼球运动障碍疾病,为慢性、进行性、双侧性,以上睑下垂开始,逐渐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终眼球固定不动。

病因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是以进行性上睑下垂与眼球运动受限为特征,其病变部位可能在肌肉、神经-肌肉结合处、末梢神经及脑神经核。其原因有外伤、毒素、退行性变、传染因子、遗传性疾患及肿物等。


(二)发病机制


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有4种学说:


1.肌营养不良学说 Fuchs首先提出本病是肌营养不良的一种,此后,Silex、Sandier、SamualGartner与Edwin Billet、Kiloh及Nevin均报道了本病的眼外肌病理组织所见,发现眼肌纤维肿胀并有脂肪性退行性变,横纹消失,纤维组织增生,它与神经源性肌肉萎缩不同,后者肌肉纤维虽有皱缩,但仍保持其原有性质,横纹不消失,因此肌源性学说近20余年来已为更多的学者所承认。


2.神经核变性学说 Mobius和Saenger报道23例,认为本病系支配眼球运动的神经核变性所致,属于核性麻痹(nuclear palsy)。Langden与CadwMader最早获得尸体解剖病例,发现动眼、滑车、外展3种神经核的神经细胞数均有减少以及细胞大小不等。Ledlowski也病理检查1例,发现动眼、滑车、展神经核的细胞数减少,细胞外形皱缩,有的细胞核移向四周,尼氏小体粉碎,Perlia核和Edjnger-Westphal核正常,中脑内外的神经纤维亦正常。因此主张为神经源性疾患,以后一直受神经源性学说支配。


3.神经-肌肉变性学说 最近发现本病可合并小脑、脑神经症状。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继发于脑神经核的变性,以后出现眼外肌纤维的萎缩变性,因此临床上又有眼肌麻痹附加病(ophthalmoplegia plus),Kearns-sayre综合征及“眼头颅躯体神经肌肉病伴有参差不齐红色纤维”的命名或分类。


4.代谢缺陷学说 目前认为本病是由于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先天性缺陷所引起,但对发生代谢障碍的具体环节尚未确定。最近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病变肌纤维内有过量钙的堆积,认为钙代谢异常是发病过程的关键环节。在病程早期,病变肌细胞尚未出现明确的形态学改变之前,肌细胞膜的通透性即有缺陷,导致肌酶细胞外溢,一定时间后,肌细胞即破坏,肌纤维粗细显著不等,病变纤维不规则地散布于正常肌纤维之间,横纹消失,有空泡形成、玻璃样变性和结缔组织增生,导致肌肉弹性及收缩力降低,引起眼球运动障碍。

症状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1.上睑下垂 为初发症状,多为两侧对称,少数也可不对称或无上睑下垂或仅单侧上睑下垂。


2.受累肌肉 约1/4病例面肌受累,10%病例累及四肢肌肉和咽部肌肉。


3.试验性治疗 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受限均无改善。


本病因其发病缓慢,病程长,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其发病情况和病程非常重要,再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EMG检查和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的反应不难确诊。

检查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应该做哪些检查?


1.在眼肌型眼病及眼咽肌病(oculopharyngeal myopathy)病人中血清CPK可增加。


2.病理检查 可取四肢肌肉,如行眼肌手术可取眼外肌。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肌纤维大小不等,间质增大,肌肉内有残存神经纤维。电子显微镜检查肌纤维内有异常线粒体聚集。


3.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的表现与眼球运动受限不相对应,即令其向受累眼外肌作用方向运动时有与眼球运动受限成比例的强放电现象,眼球运动受限越大,放电越强。


4.强迫转动试验 用固定镊于角膜缘固定眼球,将眼球向左、右及上、下牵拉,眼外肌伸展性丧失,有明显抵抗,转动较差。


鉴别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与先天性眼肌麻痹相鉴别,可发现该病病变不进展,眼位呈下转位。


并发症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病变累及面肌及咽肌等情况下可出现吞咽及言语障碍。


预防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本病为进行性疾患,而且复视通常不成为一个明显的问题,故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全身治疗应注意维护及增进患者的营养状况,饮食中应有较多的动物蛋白,糖类和脂肪则少食。部分患者可应用加兰他敏、ATP、LITP、赤霉素等。近年有人用钙拮抗剂硝苯低平治疗,认为硝苯地平可选择性地阻滞细胞膜上慢通道,干扰钙离子进入细胞,以减轻肌纤维变性和坏死。对本病的治疗可能有助。


1.对上睑下垂的治疗 如行保守治疗,可戴支架眼镜。如行手术治疗,应根据提上睑肌的功能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如提上睑肌功能9.0 mm以上,则应行提上睑肌缩短术;如在8.Omm以下则行悬吊术;如上睑下垂仅2.0~3.0 mm,且提上睑肌功能在9.0 mm以上,则可行Fasanelle-Servat术。在做上睑下垂手术时,应注意眼轮匝肌的力量和Bell现象是否减弱或消失,手术以低矫为宜,以免发生暴露性角膜炎。


2.对眼位的矫正 如有斜视影响美观,可以手术矫正,术后不易引起复视。久保田伸枝主张做眼外肌的前徙和后徙术。


(二)预后


预后本病的预后一般良好,如有变性、遗传性疾病或代谢异常则预后不良。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赵明威

赵明威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擅 长:

眼底病,眼外伤,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眼科激光,...[详细]

陈有信

陈有信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眼科

擅 长:

老年黄斑变性、中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糖尿病...[详细]

杨培增

杨培增 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擅 长:

治疗各种顽固葡萄膜炎,如Behcet病、VKH综合征、...[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