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介绍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疾病

疾病别名:
红眼,火眼
就诊科室:
[眼科] [五官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急性流行性眼病,其主要特征为结膜明显充血,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通常为自限性疾病。

病因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有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还有肺炎球菌、链球菌和革兰阴性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儿童急性结膜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正常情况下可存在于成年人的上呼吸道。细菌可通过多种媒介造成接触传染,如手、毛巾、水等,在公共场所,集体单位如学校、幼儿园及家庭中迅速蔓延,导致流行,尤以春季为甚。在各种呼吸道疾病流行时,致病菌也可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


(二)发病机制


虽然正常的结膜暴露在多种多样的微生物中,但眼表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护机制具有一定的预防感染和使感染局限的作用。泪液不仅能机械地刷洗眼表,清除潜在的病原体,还含有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能杀灭微生物和阻止细菌黏附在结膜表面。结膜表面的正常菌群也能释放抗生素样物质或代谢性产物以抑制病原体的增殖。另外,完整的眼表上皮和结膜基质中丰富的淋巴组织能充分提供细胞免疫学防卫作用,眼表温度较低也不利细菌生长。但有些因素可破坏这些防护机制,导致感染性结膜炎的发生。常见的危险因素有:眼干燥症,睑闭合不全、突眼以及不充分的瞬目等导致的眼球暴露,营养缺乏或吸收不良(如维生素A缺乏症),眼局部或全身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免疫低下,泪道阻塞和感染,放射性损伤,外伤,手术,全身感染,外源性接种等。

症状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起病急,自觉异物感、灼热感、疼痛,严重时有眼睑沉重,畏光、流泪。有时因分泌物附着在角膜表面,造成暂时性视物不清,去除分泌物后即可恢复视力。由于炎症刺激产生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患者晨起时上、下睑可被分泌物粘在一起,难以睁开。当病变侵及角膜时,畏光、疼痛等症状明显加重,依角膜病变的情况可出现轻度的视力减退。


眼部检查可见眼睑肿胀、结膜充血,以睑部及穹隆部结膜最为显著。同时可伴乳头增生,结膜表面有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形成假膜,所以又称假膜性结膜炎。球结膜充血、水肿,有时甚至可突出于睑裂外。


本病常双眼同时或相隔1~2天发病。一般来说,发病3~4天,病情达到高峰,随后逐渐减轻,10~14天即可痊愈。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或睑结膜刮片检查及细菌培养即可明确诊断。

检查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1.取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或睑结膜刮片检查及细菌培养 发病早期进行,可确定致病菌和敏感药物,指导治疗。对于一般的细菌性结膜炎,细菌学检查并非常规。


2.血常规检查 对于严重的、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可进行血常规检查,明确感染的程度和性质。


无需其他辅助检查。


鉴别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主要表现为轻度的睑结膜和球结膜充血及少量黏液脓性渗出。大部分在清晨起床时明显,没有眼睑水肿和睑结膜的假膜形成,也无角膜炎的表现,可单侧或双侧发病。摩拉克菌可引起眦部结膜炎,伴外眦角皮肤结痂、溃疡形成及睑结膜乳头和滤泡增生。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常伴有溃疡性睑缘炎或角膜周边点状浸润。慢性结膜炎常可找到其他致病原因,如眼睑位置异常、泪液不足、慢性泪囊炎、长期的眼局部激素治疗、全身免疫抑制剂治疗或较差的住所卫生条件和个人卫生状况。根据临床症状即可鉴别。


并发症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有些细菌的感染可伴发上呼吸道炎症。病情严重者可累及角膜,出现点状角膜上皮病变或周边部角膜浸润或溃疡。


预防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虽然预后良好,但传染性很强,易造成广泛流行,所以预防工作十分重要,一旦发现患者,应严加消毒隔离,切断各种可能的传播途径。医务人员为病人检查及治疗后,应注意防止交叉感染。


治疗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点眼。在未作细菌培养的情况下,原则上应选用广谱抗菌药物,选择兼顾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两种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效果更佳。对分泌物多的患者,给药前应清除分泌物,可用4%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或蘸取上述溶液的消毒棉棒清洁眼部。有假膜者,可用生理盐水棉棒将其除去,然后再滴眼药水。早期治疗应频繁点眼,每15分钟1次,连续2h,然后改为每小时1次,连续24~48h,随后酌情减量,睡前涂抗菌药物眼膏,直至分泌物消失。对并发角膜炎者,应按角膜炎处理。目前临床较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


1.喹诺酮类药物 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是广谱抗菌药物,对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都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也有效。最近的研究发现,左旋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更高、耐药菌株更少。此类药物毒性小,作用时间长,局部用药浓度通常是0.3%。


2.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 目前最常用的是0.3%妥布霉素。由于耐药菌株的增加,庆大霉素已不作为首选用药。大量用药应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3.多肽类抗菌药物 常用药物为杆菌肽和多黏菌素B。杆菌肽主要用于革兰阳性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炎症,滴眼浓度为100~500U/ml。多黏菌素B对绝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有高度的抗菌作用,滴眼浓度1~2.5mg/ml。


4.抗菌药物混合制剂 由两种或多种抗菌药物混合,兼顾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如Meospotin(新霉素+短杆菌肽+杆菌肽)、Polyfax(多黏菌素+杆菌肽)、Polytrim(多黏菌素+三甲氧苄氨嘧啶)。


5.抗菌药物眼膏 与眼药水相比,眼膏中的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由于涂抹后可能引起视物模糊,因而白天应用受到限制。睡前应用眼膏,可使药物在结膜囊内保留较长时间,以提供较长的药物作用时间。常用的眼膏有:0.5%四环素、0.5%红霉素、0.3%妥布霉素和0.3%氧氟沙星等。


(二)预后


一般的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具有自限性,病程历时10~14天。治疗可使病程缩短1~3天,但葡萄球菌性结膜炎可转为慢性。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赵明威

赵明威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擅 长:

眼底病,眼外伤,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眼科激光,...[详细]

陈有信

陈有信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眼科

擅 长:

老年黄斑变性、中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糖尿病...[详细]

杨培增

杨培增 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擅 长:

治疗各种顽固葡萄膜炎,如Behcet病、VKH综合征、...[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