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黑癣介绍

黑癣疾病

疾病别名:
黑糠疹,黑色小孢子菌病,掌黑色角质真菌病,掌黑癣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黑癣(tinea nigra)又称掌黑癣(tinea nigra palmaris)或掌黑色角质真菌病(keratomycosis nigricans palmalis),是一种由接触传染,好发于掌跖部的浅部真菌病。临床特点为无鳞屑性黑色斑。活组织切片检查,可见在皮肤角质层有淡褐色分隔菌丝,菌丝粗短,或弯或直,有时菌丝末端有孢子。即可诊断。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病因

黑癣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致病真菌有两型,即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cladosporium werneckii),见于南北美洲及澳大利亚;另一型为蔓逊分枝孢子菌(c.mansonii),见于亚洲及非洲。


(二)发病机制


浅部真菌在掌跖部侵入皮肤。初发损害为黑色或棕色斑,类似皮肤涂布硝酸银或墨汁后留下的色素沉着,表面不高起,一般无鳞屑,有时可有鳞屑或轻度角化,境界明显,缺乏自觉症状。

症状

黑癣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多见于青年,亦可见于老年。女性好发,男女之比为1∶3。初发损害为黑色或棕色斑,类似皮肤涂布硝酸银或墨汁后留下的色素沉着,表面不高起,一般无鳞屑,有时可有鳞屑或轻度角化,境界明显,缺乏自觉症状。蔓逊分枝孢子菌常见于颈部及胸部损害,而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常见于手掌损害。好发于手掌,亦可见于足底或颈部、躯干等处。


初发损害为黑色或棕色斑,类似皮肤涂布硝酸银或墨汁后留下的色素沉着,表面不高起,一般无鳞屑,有时可有鳞屑或轻度角化,境界明显,缺乏自觉症状。蔓逊分枝孢子菌常见于颈部及胸部损害,而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常见于手掌损害。真菌培养: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室温下,蔓逊分枝孢子菌生长快,2~4天菌落呈半球形隆起,表面附有黑色绒毛状菌丝,边缘整齐,背面黑色。活组织切片检查,可见在皮肤角质层有淡褐色分隔菌丝,菌丝粗短,或弯或直,有时菌丝末端有孢子。

检查


黑癣应该做哪些检查?


真菌直接镜检可见棕色分支(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或不分支(蔓逊分枝孢子菌)分隔菌丝,芽孢呈圆形或椭圆形,培养可生长不同的分枝孢子菌。


真菌培养:取材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室温下,蔓逊分枝孢子菌生长快,2~4天菌落呈半球形隆起,表面附有黑色绒毛状菌丝,边缘整齐,背面黑色。威尔尼克分枝孢子菌生长较慢,5~6天开始生长,为黑色发亮的酵母样菌落,2~3周菌落中央隆起,有皱褶,表面有灰色气生菌丝,边缘仍有一圈酵母样菌落生长,菌落较大。


组织病理:活组织切片检查,可见在皮肤角质层有淡褐色分隔菌丝,菌丝粗短,或弯或直,有时菌丝末端有孢子。


鉴别

黑癣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应与异物色素沉着、化学染料着色、Addison病的色素斑、黑痣等鉴别。真菌检查可以区别。


并发症

黑癣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黑癣应该如何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澡,勤洗手脚,勤换内衣裤和鞋袜的良好卫生习惯。


2.保持皮肤干燥。


3.避免接触癣菌病患者及衣物。不要接触和玩弄癣病的动物。


治疗

黑癣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外用复方苯甲酸软膏或40%水杨酸软膏,或2%赛苯达唑(赛苯咪唑)加于90%二甲基亚砜(DMSO),外用每天1次,连用2周,效果较好。对黑色色沉试用锐器刮除,可暂时收效。中药可试用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用适量黑醋浸泡3~5天,滤过去渣,外用涂擦或浸泡,每天1~2次。灰黄霉素对本病无效。有报道伊曲康唑治疗本病有效。


(二)预后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李恒进

李恒进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皮肤科

擅 长:

皮肤病性病、老年性皮肤病、皮肤美容[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