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川畸病介绍

川畸病疾病

疾病别名:
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就诊科室:
[儿科综合] [儿科] [小儿外科] [小儿内科] [皮肤性病科] [皮肤科]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本病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又称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其主要临床表现是全身血管炎、急性发热和皮疹。80%发生于4岁以下的孩子,1岁左右发病最多。
川畸病以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唇红破裂,杨梅舌,淋巴结肿大,手足指关节肿大,手足硬性浮肿,恢复期甲床皮肤交界处有膜样脱皮,单核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增快,α2球蛋白增加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好发于4岁以下的儿童。根据本病的特点当属中医“温毒发疹”之范畴。

病因

本病之病因目前尚不大清楚,可能与感染和免疫因素有关,最近认为逆转录病毒可能与本病有关。

症状

(1)持续5天以上的发热,热型不规则,可达39℃以上,抗生素治疗无效。
(2)手足肿硬,手掌和足底潮红。恢复期手指与足趾端脱皮。
(3)多形红斑样皮疹,无疱疹及结痂。
(4)双眼球结膜炎。
(5)口唇红、皲裂,草莓样舌,口咽部潮红。
(6)颈部淋巴结肿大。

检查

多脏器损害超声。

鉴别

(1)猩红热:多发生于冬春季,多有猩红热接触史。发热数小时至1日出疹,皮疹密集呈线状,有环口苍白圈。
(2)多形性红斑:为水疱性红斑,皮损向周围扩大,有随愈随发的倾向。

并发症

心血管病,冠状动脉扩张。

预防

川畸病大部分预后良好,问题在于其心血管系统广泛受累及其严重后果。少数病例在急性期可以发生猝死,或遗留冠状动脉病变直至成年。

治疗

治疗:
(1)加强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及并发症。
(2)首选阿司匹林。
(3)预防继发感染可用抗生素。
西药:潘生丁,肌苷,能量合剂,1-2个疗程,选择配合阿斯匹林和激素,继发感染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
中药 :(1)丹参注射液4ml(相当丹参6g)加10%葡萄搪1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共用2个疗程。(2)用白虎汤随证加减:生石膏30-50g,知母6-10g,板蓝根15-30g,沙参20g,麦冬10g,葛根20g,淡竹叶6g,青蒿10g。每日一剂煎水服,连服10-15剂为一疗程,用一疗程。(3)局部用药:口腔局部涂抹西瓜霜。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谭明贤

谭明贤 主任医师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

儿内科

擅 长:

长脑血管病,痴呆、头痛、癫痫、多发性硬化及周...[详细]

杨光

杨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常见病[详细]

徐淑云

徐淑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内科[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