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内科 > 神经内科

张东锋副主任医师
神经内科
河南省人民医院
预约挂号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出现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的原因

收听:3.28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被公认为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的生化指标,国内外均以铜蓝蛋白显著降低作为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金标准之一。
患者家属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担心是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血清铜蓝蛋白的生理变化,出生后至六个月内最低新生儿血清铜蓝蛋白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1/5早幼期最高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约为200到500毫克每升,何种铜蓝蛋白水平能够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2008年美国肝脏协会制定了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指南中对于铜蓝蛋白的诊断价值,推荐为血中的铜蓝蛋白是小于50毫克每升,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有力证据,经轻中度的铜蓝蛋白的下降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根据报道27%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正常水平,因此铜蓝蛋白正常并不能排除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降低也可见于别的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非硬化性肝病失代偿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炎新生儿肠道吸收不了,肾病营养不良无铜蓝蛋白血症等,体检发现了血清铜蛋白降低并不能完全是肝豆状核变性,应就诊专科医生以进行系统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关音频推荐
  • 血清铜蓝蛋白显著降低被公认为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的生化指标,国内外均以铜蓝蛋白显著降低作为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金标准之一。 患者家属看到自己的孩子的血清铜蓝蛋白降低担心是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水平血清铜蓝蛋白的生理变化,出生后至六个月内最低新生儿血清铜蓝蛋白的水平,只有正常人的1/5早幼期最高然后下降至正常水平,血清铜蓝蛋白正常值约为200到500毫克每升,何种铜蓝蛋白水平能够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2008年美国肝脏协会制定了肝豆状核变性的诊疗指南中对于铜蓝蛋白的诊断价值,推荐为血中的铜蓝蛋白是小于50毫克每升,是诊断肝豆状核变性的有力证据,经轻中度的铜蓝蛋白的下降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根据报道27%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正常水平,因此铜蓝蛋白正常并不能排除肝豆状核变性,铜蓝蛋白降低也可见于别的疾病,如急慢性肝炎非硬化性肝病失代偿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炎新生儿肠道吸收不了,肾病营养不良无铜蓝蛋白血症等,体检发现了血清铜蛋白降低并不能完全是肝豆状核变性,应就诊专科医生以进行系统分析诊断与鉴别诊断。

    张东锋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2:09
  • 铜蓝蛋白是带有6个铜原子以及由1046个氨基酸组成的单一的多肽链,肝细胞内质网中合成的原血浆铜蓝蛋白与吸收的同离子结合形成全铜蓝蛋白突然蛋白的作用,有参与同的转运参与铁的代谢抗氧化作用以及参与炎症反应,以及作为肿瘤标志的指标而肝脏状核变性患者,由于ATP7B酶功能的障碍无法将铜离子转运给铜蓝蛋白前体,以合成全铜蓝蛋白因而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中的铜蓝蛋白含量都会较低。

    张东锋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1:01
  •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铜蓝蛋白越低并不提示疾病越严重。 肝豆患者的铜蓝蛋白降低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驱铜治疗的反应是没有相关性的,大多数患者的铜蓝蛋白经过多次的检查数值的变化并不大,驱铜治疗后症状和体重改善非常明显,但是铜蓝蛋白的结果也是一样的,有少数患者的铜蓝蛋白反复的检查显示诊断价值的降低,从156mg/L然后逐渐降到68mg/L或者是更低水平,这样并不是意味着疾病又严重了。 如果患者肝脏有明显的炎症,例如慢性活动性肝炎,则血清铜蓝蛋白也可能会升高抵消了,它原来的铜蓝蛋白的水平当活动性肝炎好转以后,铜蓝蛋白可能从炎症的明显时略高,然后转为现在的降低。

    张东锋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1:36
  • 铜蓝蛋白正常的肝损害或者脑损害的患者,并不能完全排除肝豆状核变性的可能,根据报道 ,27%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铜蓝蛋白正常水平,35%的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铜蓝蛋白是正常范围,甚至某些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大于每升两百毫克,可见于这些患者处于急性肝炎期的以及妊娠,或者接受雌激素治疗,或者同时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情况,这样他铜蓝蛋白或许正常,或许稍微降低一点,而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有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患者来讲,铜蓝蛋白类也会在正常范围内达到15%,其原因可能是铜蓝蛋白是一种急性的炎症反应蛋白,当铜沉积在肝脏,导致了肝脏的炎症,铜蓝蛋白也会升高,从而抵消了其下降的趋势,另外症状前的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也可能在正常范围,有研究显示很多基因突变位点不同,而这个基因突变的位点,它这个位点的突变特殊性,而不影响了铜蓝蛋白正常的行程,且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还是比较轻的,在酵母实验中,主要表现为对铜反映的不能重新分布,剪接突变,对于血清铜蓝蛋白的影响是比较小,因此也有可能认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铜蓝蛋白水平在正常范围,其铜蓝蛋白可能存在功能的异常,所以呢对于铜蓝蛋白正常的肝损害,或脑损害的患者,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并不能完全排除了肝豆状核变性,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综合分析。

    张东锋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2:33
  • 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包括一些医生,经常会打电话或者是经常问,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铜储积病,过量的铜在体内蓄积也就是俗话说的铜中毒病,患者的血清铜却反而减少了,正常的情况下血中的2-5%的铜与白蛋白疏松结合,95-98%的铜与a2球蛋白进行结合形成了铜蓝蛋白,与白蛋白结合的铜易于和白蛋白分离,而沉积在组织中或者尿中排出游离铜与白蛋白结合的铜统称为非铜蓝蛋白依赖铜,铜蓝蛋白或与组织蛋白结合的铜没有毒性,只有非铜蓝蛋白依赖铜会造成这个组织的损伤产生铜毒性,我们检测的血清铜包括与铜蓝蛋白结合的铜与清蛋白氨基酸结合的铜正常值一般是11-25umol/L,因为血清中90%-95%的铜与铜蓝蛋白结合而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铜蓝蛋白显著降低,虽然肝豆是一种铜过量蓄积病,但是其血清铜通常降低,并且与铜蓝蛋白降低的程度成比例。

    张东锋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1:46
  •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 收听:4.00w

    肝豆状核变性虽然是以肝脏和基底节区核团,为主的神经变性疾病,但是它也可以累及全身,大多数肝豆状核变性具有性格的改变表现,自制力的减退以及情绪不稳,容易激动,进行性智力减退,思维迟缓以及学习成绩的退步,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如果是不及时治疗,晚期可发展为严重的痴呆,出现幻觉等器质性精神症状,还有一些患者它会以血液系统起病表现为急性溶血性贫血,这样的病人多见于青少年。

    张东锋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