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内科 > 神经内科

王育勤主任中医师
神经内科
河南省中医院
预约挂号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收听:2.64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动脉血压的收缩压小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60毫米汞柱就叫低血压,所以正常人如果血压低于九十、六十或者老年人低于170毫米汞柱就叫低血压,而餐后低血压是低血压里面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特指餐后发生的低血压,一般多发生于老年人就餐后两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个毫米汞柱以上,餐后低血压最早发现是在100年前医生发现有一部分病人,老年人尤其是餐后血压明显的降低。

相关音频推荐
  • 什么是餐后低血压 收听:2.62w

    动脉血压的收缩压小于90毫米汞柱,舒张压小于60毫米汞柱就叫低血压,所以正常人如果血压低于九十、六十或者老年人低于170毫米汞柱就叫低血压,而餐后低血压是低血压里面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特指餐后发生的低血压,一般多发生于老年人就餐后两小时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个毫米汞柱以上,餐后低血压最早发现是在100年前医生发现有一部分病人,老年人尤其是餐后血压明显的降低。

    王育勤主任中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03:37
  • 多数餐后低血压患者并没有症状吗,只是血压偏低,少数餐后低血压病人可以表现为心绞痛、头晕、晕厥、黑蒙、乏力、吐字不清、跌倒、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着血压的回升以上症状会逐渐缓解或者消失;餐后低血压是否发生症状与老年人健康状态还有老年人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因素有关系;诊断标准是测量餐前血压和餐后两小时内血压每15分钟到30分钟测定一次,以最低血压值作为餐后标准可以达到确诊的目的。

    王育勤主任中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02:19
  • 餐后低血压发生机制是什么 收听:2.43w

    主要是内脏血流量增加,进食时迷走神经兴奋,胃肠胰腺等组织自分泌或者旁分泌而产生一些具有扩血管作用的体液因子,导致内脏血管明显扩张、内脏血流量增加,这样有利于消化食物和吸收,而内脏血流量增加其他部位血流量相对减少了,所以心率和外周阻力没有相应增加,就会产生餐后低血压。

    王育勤主任中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01:47
  • 餐后低血压临床表现有危害,老年人餐后两小时之内血压下降20毫米汞柱以上,餐前高压超过100而餐后两小时之内下降到90毫米汞柱以下,有的在餐后两小时之内出现头晕、晕厥、心悸等低血压症状都应该加以注意 ,而当期血压恢复正常以后这些病人的症状随之就消失了,这是因为进餐后因为消化食物的需要体内的血液会重新分布大量的血液进入胃肠道,这使心脑血管系统的供血减少、心脑血管血管阻力减小,从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导致血压下降。

    王育勤主任中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02:07
  • 什么是餐后血糖 收听:9.78k

    餐后血糖指的是进餐以后测定的血中葡萄糖的浓度,通常测定的餐后血糖是餐后2小时的血糖测定,这个时间段的血糖的测定:第一,有助于明确判断是否为糖尿病或者血糖的状态;第二,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监测餐后血糖是否控制达标,也是测定餐后2小时的血糖。 一般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是从吃第一口饭时间计时,到2小时的时候测定。除了餐后2小时的血糖以外,在某些状态下可能还可以测餐后1小时的血糖,例如评估胰岛素的分泌情况或者妊娠糖尿病的血糖的测定。诊断妊娠糖尿病一般是空腹血糖或者OGTT试验以后的1小时的血糖、2小时的血糖,任意一个值达标,都能够确诊妊娠期糖尿病。

    马丽芬副主任医师
    宝鸡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01:16
  • 正常人餐后血糖值是多少 收听:5.69k

    正常人的餐后血糖不能大于7.8mmol/L,餐后血糖通常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即从开始吃第一口饭后的2小时。 怀疑血糖异常时可以做75克葡萄糖粉的标准糖耐量试验,就是把75克葡萄糖粉溶于水后5分钟内喝进去,从开始喝第一口计时2小时,如果血糖大于7.8mmol/L,就考虑为糖代谢异常或者糖耐量异常;如果大于11.1mmol/L,就可以高度怀疑或确诊为糖尿病。 餐后两小时血糖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常用指标,其控制范围如下: 一、普通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小于7mmol/L,餐后2小时要小于10mmol/L; 二、年轻的病人应该控制更加严格,应小于8mmol/L; 三、年龄较大或有多种并发症的病人可适当放松标准。

    张海清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内分泌科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