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内科 > 神经内科

得了急性脑梗塞是否要早期活动

收听:3.76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非溶栓的患者,就是已经过了溶栓期的这些患者,建议要在床上可以进行部分活动,主动运动要好于被动运动,对于完全瘫痪的病人,不建议早期做被动运动,根据康复医师的会诊,我们决定开始早期活动的时间;溶栓治疗后的患者,也是建议患者不要过早的进行活动,可以平卧然后做肢体的康复,平卧以后是保障脑部供血供氧的最佳的体位,所以就是,要不要早期活动,一定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然后做个体化的管理,患者家属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做运动。

相关音频推荐
  • 非溶栓的患者,就是已经过了溶栓期的这些患者,建议要在床上可以进行部分活动,主动运动要好于被动运动,对于完全瘫痪的病人,不建议早期做被动运动,根据康复医师的会诊,我们决定开始早期活动的时间;溶栓治疗后的患者,也是建议患者不要过早的进行活动,可以平卧然后做肢体的康复,平卧以后是保障脑部供血供氧的最佳的体位,所以就是,要不要早期活动,一定要根据病人的病情,然后做个体化的管理,患者家属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做运动。

    娄萍主任医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1:52
  • 怎样早期识别急性脑梗塞 收听:3.54w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都有早期识别急性脑梗塞的宣传视频,一个是FAST也就是快速识别语言、面部和肢体的情况,如果发生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语言说话不清、肢体活动出现障碍或者是肢体麻木,都要及时拨打120,及时到医院就诊,在一定时间窗内,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使缺血的脑组织再灌注。

    娄萍主任医师
    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02:00
  • 如何早期识别急性脑梗塞 收听:873

    早期识别急性脑梗塞主要是看患者的临床症状。虽然有些患者临床症状可能不典型,也不严重,可能会容易忽视,但是主要还是有些如下的症状来判定,比如:患者言语不力、流涎、口角歪斜、肢体麻木和无力,或者突发的迟钝、视物模糊、头晕或吞咽困难、复视伴有头晕,伴有呕吐等症状。如果发现这些症状,又是急性起病可以首先考虑有急性脑梗死的可能,要立即就医或打120等。

    周国平主任医师
    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
    01:18
  • 判断家人是否有脑梗塞,可以通过一些症状来判断,首先比如说面部,会出现眼部一侧大一侧小,看东西斜视,重影以及面瘫。还会出现单侧肢体无力、麻木,双下肢无力和肢体感觉不到疼痛或者疼痛异常,还会出现眼睛瘫痪,并且额纹不会消失。

  • 急性脑梗死的康复原则就是运动,而是否需要患者立即运动,则要根据其个体状态进行判断。如果患者是一个大面积脑梗死昏迷或者生命体征还不是很稳定,那么则不建议患者立即进行早期运动;如果患者是意识清醒能配合,那么则建议患者进行早期运动。而此运动可以分为主动的和被动的,因为存在个体差异,所以需要区别对待。总而言之,意识清醒没有什么禁忌症的脑梗死患者应该尽早的运动,康复过程中可以运动锻炼以减少患者致残的发生。

    周国平主任医师
    北京电力医院神经内科
    01:20
  • 术后为什么要早期下床活动 收听:5.56w

    病人术后一定休息时间以后,就要早期下床活动。早期下床活动的好处是:一个首先防止静脉血栓。因为躺在床上不动以后,血流缓慢,特别是下肢,容易导致静脉血栓,静脉血栓脱落以后引起肺梗,这是致命的。以往不注意的时候,老年病人在出院的当天,去上个洗手间,起床了就栓子脱落,导致老年人意外的发生。另外早期下床活动,还有利于病人肠蠕动,肠子的排气,也有利肺的通气和换气。总的来说有利于病人。早期的功能锻炼也好,还有并发症减少也好,适度的运动、病区里搀扶着运动也好,早期能够下床活动,使病人也有利于早期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特别是神经静脉血栓,肠的胀气、尿潴留、肺部感染,这些心肺并发症。我们建议能够运动的,早期运动。另外还有一些骨科的手术,最好能早期活动,康复锻炼,使关节肌肉术后的粘连,痉挛或者并发症减少,也是要早期的下床锻炼。

    孙建良主任医师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医学科
    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