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内科 > 消化内科

十二指肠镜下取石和碎石的区别

收听:3.94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十二指肠镜下取石跟碎石其实它是手术过程是一种操作,看石头取的难易程度、大小来决定是碎石还是取石。取石就是直接给它用网篮给它取出来,用球囊给它拉出来,一下子取出来。碎石一般是石头比较大,不容易一下子给它取出来,需要给它进行一些破碎,破碎以后给它再取出来。有时候一次性破碎以后就可以全部取出来,有时候可能破碎以后还要再分次进行取。

相关音频推荐
  • 十二指肠镜下取石跟碎石其实它是手术过程是一种操作,看石头取的难易程度、大小来决定是碎石还是取石。取石就是直接给它用网篮给它取出来,用球囊给它拉出来,一下子取出来。碎石一般是石头比较大,不容易一下子给它取出来,需要给它进行一些破碎,破碎以后给它再取出来。有时候一次性破碎以后就可以全部取出来,有时候可能破碎以后还要再分次进行取。

  • 十二指肠镜下取石碎石的优势 收听:2.16w

    十二指肠镜下取石碎石这个手术,属于消化道内镜微创治疗的一种。它的优点还是比较多:一、因为微创创伤是比较小,十二指肠镜是经口、食道、胃到了十二指肠乳头进行操作,它创伤是很小。原来是做剖腹进行手术取石,腹部要有切口。就整个创面来讲是微创。二、它对整个生理的干预也是比较小,因为它微创,它就在十二指肠乳头,稍微切开一点把石头给取出来了,没有什么大的生理方面,解剖学的一些改变对生理干预都比较小。三、病人恢复比较快,做十二指肠镜下取石以后,病人可以很短时间内进行恢复,可以进入正常的生活了,比手术整个过程恢复要快得多。

  • 十二指肠镜下治疗,取石、碎石这个是近几年应用是越来越广的一个技术。它是应用十二指肠镜,进行肝外胆管、胆总管这些结石,给它取出来,或者给它碎了以后再取出来,这个是一个进展很快的技术。原来是胆总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基本上都要手术去处理,现在用微创,在内镜下就可以。十二指肠镜比胃镜长一些,也是经口腔进去,可以通过十二指肠乳头进行操作,把石头给它取出来。如果是过大,可以给它碎了以后再取出来。这个现在是一种比较广,比较新的一种治疗技术。

  • 病人本身要注意自己有什么不适的症状:有没有腹痛、腹胀、其他的不舒服的症状。如果是要有的话,应该及时跟医生护士讲,及时诊断发现是什么问题、什么原因。医生护士要对病人进行观察,做到勤观察、勤检查,看看病人有没有手术并发症。有没有可能穿孔、有没有可能出血这些并发症。从饮食方面,要禁食一天、两天,如果是没有异常,没有并发症可以逐渐逐渐从流食恢复到正常饮食。大概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恢复到正常饮食。镜下取石 碎石,可以一次性就完成了。如果是石头比较大、比较多,可能还要再做一次,这种情况是比较少。

  • 什么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收听:2.82k

    经皮肾镜就是通过皮肤以后做肾脏的造瘘,这个造瘘直接进入肾脏的肾脏肾盂以后,建立这么一个通道,然后对结石进行处理。这个手术说起来很简单,从肾脏里面打一个通道,从皮肤上面打个通道到肾脏里面,但是这个手术其实是高风险、高技巧,也是高技术含量的手术,绝大多数医院可能都能开展。但是精密经皮肾镜手术,真正能做好的医院不是特别多,因为结石的难度,结石的复杂程度,有时候超乎一般病人可以想象,甚至有的病人整个肾脏里面十几公分的石头,有的时候也会发生。或者石头很简单,但是里面都是脓,进去以后出血、感染。 所以说经皮肾镜手术是高风险的手术,在经皮肾镜手术刚刚开展的时候,许多医生非常恐惧手术,因为这个手术的风险太高,而且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

  • 消化内镜下胆总管结石取出称逆行胰胆管取石,属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存在一定风险,医生通过十二指肠镜于胆胰管开口位置进行微创开口,取出石头,对患者而言属微创治疗,对医者而言属非常复杂、较难操作的技术,存在术后并发症风险,但相比较胆胰手术具有其自身优势。术后胰腺炎为最主要风险,其次可诱发消化道穿孔,即十二指肠穿孔、出血,还可见逆行感染、胆管炎、胆囊炎等风险。这是借助先进纤维胆道镜,在腹部进行,利用胆道镜把胆汁吸净,纤维胆道镜探察取石,取石干净后胆囊底部做的人体可吸收线的缝合。该手术方法不切断腹壁肌肉,胆囊切口一期缝合,不放置任何造瘘管,皮肤小切口粘膏拉合。建议:一般临床治疗原则是不超过0.2cm的结石,可以定期3个月复查,超过0.2cm的结石必须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这个情况可以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治疗的,微创、切口很小、恢复快、取石比较彻底,能帮您完整保住胆囊和功能。

    吴庆邦副主任医师
    灌南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