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内科 > 内分泌科

王昕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中日友好医院
预约挂号

糖尿病肾病要注意什么

收听:3.43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一旦确诊糖尿病肾病,出现了蛋白尿以后,注意饮食当中的蛋白质的摄入,尤其到了大量蛋白尿期。控制患者每天的饮食摄入,每公斤体重要蛋白质的摄入限定的量;低蛋白饮食,并不是说尿里头漏了蛋白,就要额外的多补充蛋白,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吃大量的蛋白质的摄入反而会增加肾脏的一些负担;对于大量蛋白尿的患者,要注意低蛋白饮食,尽量吃一些优质蛋白,保证体内必须氨基酸的摄入。

相关音频推荐
  • 糖尿病肾病要注意什么 收听:3.42w

    一旦确诊糖尿病肾病,出现了蛋白尿以后,注意饮食当中的蛋白质的摄入,尤其到了大量蛋白尿期。控制患者每天的饮食摄入,每公斤体重要蛋白质的摄入限定的量;低蛋白饮食,并不是说尿里头漏了蛋白,就要额外的多补充蛋白,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吃大量的蛋白质的摄入反而会增加肾脏的一些负担;对于大量蛋白尿的患者,要注意低蛋白饮食,尽量吃一些优质蛋白,保证体内必须氨基酸的摄入。

    王昕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
    01:09
  • 糖尿病肾病饮食要注意哪些 收听:2.53w

    糖尿病肾病饮食的注意事项: 1、保证有足够的热量,从而保证正常的生理需要,减少身体的负担; 2、优质低蛋白饮食,然后再配合α-酮酸0.1-0.2克每公斤每天,来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 3、减少脂肪的摄入; 4、合理分餐,可以分到四到六餐; 5、每一餐饮食要均衡,要高钙低钾低磷饮食,要有足够的蔬菜。

  •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收听:3.30w

    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人临床上出现肾脏损害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家族中有肾脏病者、明显高血压,GFR明显过高或伴严重高血压者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高危因素。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志。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之一,因此发生糖尿病肾病时也往往同时合并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如糖尿病。1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多在起病10~15年左右,而2型糖尿病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时间则短,与年龄大、同时合并较多其他基础疾病有关。

    孙家均副主任医师
    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肾病内科
    01:26
  •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收听:783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个并发症,是患者在长期高血糖这样的状态下,损伤肾脏的血管以及肾脏的毛细血管袢,也就是肾单位出现了肾脏的滤过功能障碍,引起肾小球的硬化。在临床中,肾小球滤过率如果小于60毫升每分钟,或者患者的尿白蛋白、尿肌酐的比值超过30毫克每克,且这种情况连续三个月以上,就认为患者处于糖尿病肾病的阶段了。糖尿病肾病按照国际标准分为五期。一期,患者肾脏处于高滤过的状态,表现为肾脏的肥大,但患者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二期,患者仍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患者做肾穿刺,就会看到符合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病理表现。三期,也叫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如果检查自己的尿蛋白,就会发现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但是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没有明显的水肿。四期,这一期范围非常大,从患者出现临床期的大量蛋白尿到肾功能不同程度下降。五期,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已经小于15毫升,已进入了肾衰竭晚期的阶段,建议患者进行肾替代治疗。

    张蕾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中医院肾病内科
    03:39
  •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收听:4.89w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其中的一种。糖尿病肾病它是指肾小球和其余附属的肾小管,受高血糖的影响,出现了一系列的病变,病变的核心是以肾小球硬化为主,它会在肾小球的系膜区出现系膜基质增多,系膜区增宽,会导致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球的结构出现异常,同时或者进一步会伴有,加肾小管的功能出现了缺陷或者丧失,宏观表现就是糖尿病的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肌酐增高、少尿,甚至需要将来进行透析。

    王世东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
    01:22
  • 什么是糖尿病肾病 收听:4.74w

    糖尿病肾病是一个比较麻烦的并发症,在中末期肾病需要透析的病人当中,三个病人有两个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长期血糖控制不理想导致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时间长了以后导致肾功能的衰竭。它的治疗主要是控制血糖,控制血压,低蛋白饮食。从中医角度早期是是气阴两虚,脾肾双亏,如果没有很好的控制导致水湿内停,浊毒内犯、血瘀等。中医治疗要从养阴补气,滋养肝肾,晚期补肾阴、补肾阳为主。

    胡爱民主任医师
    武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