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范红玲主任中医师
心血管内科
河南省中医院
预约挂号

中医是如何治疗心力衰竭的

收听:998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最基本的病因病机属于真阳虚衰、元气不足、水饮内停,因此其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益气、温阳和利水化饮法。详细如下:
1、治疗心力衰竭我们首推益气法,就是补气的方法,患者需要大补元气,用药首推人参,包括红参、党参、太子参,可以根据辨证随机的运用。黄芪也是个大补元气的药物,它的功用比人参差,有益气行水和活血的功效等。
2、通阳利水可以选用桂枝,代表方有五苓散,缓解后也可以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它是一个温阳利水的治疗,但利水最怕伤阴,所以在五苓散和真武汤中都应用白芍来缓解伤阴之弊,临床常用的方子就是己椒苈黄丸。

相关音频推荐
  • 中医是如何治疗心力衰竭的 收听:859

    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最基本的病因病机属于真阳虚衰、元气不足、水饮内停,因此其基本的治疗方法就是益气、温阳和利水化饮法。详细如下: 1、治疗心力衰竭我们首推益气法,就是补气的方法,患者需要大补元气,用药首推人参,包括红参、党参、太子参,可以根据辨证随机的运用。黄芪也是个大补元气的药物,它的功用比人参差,有益气行水和活血的功效等。 2、通阳利水可以选用桂枝,代表方有五苓散,缓解后也可以用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它是一个温阳利水的治疗,但利水最怕伤阴,所以在五苓散和真武汤中都应用白芍来缓解伤阴之弊,临床常用的方子就是己椒苈黄丸。

    范红玲主任中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02:40
  • 中医如何防治心力衰竭 收听:3.60w

    心力衰竭在中医的疾病当中属于较心衰病的范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人体脏腑功能的,各个脏腑功能的一种弱化,治疗方法主要是以补虚为主,益气补血、活血化瘀、温阳补肾等等,根据病情的轻重,可能采取不同的中医方法治疗,中医中药在治疗心衰疾病当中也有独到的一些见解。

    睢勇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
    01:24
  • 心力衰竭如何治疗 收听:5.77w

    一些心衰的原因不同,首先要针对心衰原因进行治疗,比如有的心衰的病人是冠心病,这时候要开通冠脉进行PCI 紧急开通冠状动脉这样治疗方法,从根本上来治疗心衰,那在临床上大部分是慢性心衰实际上治疗的方案。第二是利尿,因为慢性心衰的病人时间长了都有钠水潴留,这样我们就要给利尿措施再扩血管治疗,心力衰竭的病人往往外周血管处于收缩状态,这样增加了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脏耗氧量,扩血管以后减轻了心脏后负荷,这样的话就对心衰治疗有一定的帮助,当然还有应用心肌营养药。其他的功能锻炼包括心理治疗、饮食治疗都是慢性心衰治疗应该考虑的问题。

    赵根尚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
    01:42
  • 几千年中医在心脏病的研究中认为心力衰竭不属于冠心病,也不属于胸痹症,属于水饮凌心。在古代记载水饮凌心说它是胸痹症加上心衰,突然喘息不得卧。中医治疗心力衰竭优势特别好,因为中医是辨证施治,首先是望、闻、问、切,切就是号脉,号脉发现心功能弱了,不是冠心病,是心力衰竭。中医从号脉就能辩证出来,有时候照一个CT或者看平板,或者照过动态心电图、彩超没有心衰迹象,指标都挺好,病人感觉良好。但是从中医角度上,患者的脉变化非常大,因为脉更精微,心衰的脉象变化非常细腻。中医强心利尿,强心在健脾效果非常好,有些病人调完以后20年不再犯心衰。

    龚洪海主治医师
    北京德胜门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01:57
  • 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注意事项如下: 1、人体的气有卫外、推动、温煦的作用,先天不足、长期的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过度的疲劳、情绪过激等因素都可以耗伤正气,导致气虚,患者会出现自汗盗汗、倦怠乏力、水肿等临床症状,需要用补气的中药来纠正心衰患者气虚血瘀的症状,临床上可以用人参、黄芪等药物。 2、阳虚导致血液的循行迟滞,甚则瘀结停滞,就是瘀血内停,患者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瘀斑瘀点等症状,需给予温性的药物温补阳气,以纠正心衰的四肢寒冷、局部疼痛、水肿等症状。 3、对于气阴两虚和心血不足证,我们针对这种心悸气短、手足心热、心中烦躁等症状,可以用党参、麦冬、五味子来益气养阴,葶苈子、车前子、猪苓、茯苓、泽泻这些药物可以泻肺利水和止咳平喘。 4、对于咳嗽气喘、腰酸肢冷、全身水肿等具有脾肾阳虚等中医证候表现的患者,可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治疗方法为主。

    范红玲主任中医师
    河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
    02:40
  • 心力衰竭该如何治疗 收听:2.85w

    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金三角”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的药物,第一大类是RAAS系统阻滞剂,这里边包括ACEI类药物,或者是患者不能忍受的情况下,可以选择ARB类的药物;第二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β受体阻滞剂;第三大类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改善临床症状的一些药物,临床中最常见的就是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