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其他 > 康复医学科

老人中风后的康复措施有哪些

收听:2.07k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老人中风后的康复措施,主要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要根据肢体的功能状况、力量大小,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一侧肢体偏瘫,出现了力量的下降,关节活动受限,以主动锻炼关节的屈伸运动为主。如果是完全性的偏瘫,没有肌力了,需要通过健侧的肢体辅助来帮患肢进行被动锻炼。也可以让家人或者治疗师进行被动的肢体关节的活动锻炼。还可以通过针灸、理疗、电刺激等物理治疗与传统治疗的方法相结合,来帮助偏瘫肢体或者其他功能障碍的肢体,或者语言、吞咽障碍,进行功能锻炼。
所以,中风后的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辅助,结合物理治疗措施,进行综合性训练是最好的。

相关音频推荐
  • 老人中风后的康复措施有哪些 收听:1.77k

    老人中风后的康复措施,主要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要根据肢体的功能状况、力量大小,采取不同的措施。 如果一侧肢体偏瘫,出现了力量的下降,关节活动受限,以主动锻炼关节的屈伸运动为主。如果是完全性的偏瘫,没有肌力了,需要通过健侧的肢体辅助来帮患肢进行被动锻炼。也可以让家人或者治疗师进行被动的肢体关节的活动锻炼。还可以通过针灸、理疗、电刺激等物理治疗与传统治疗的方法相结合,来帮助偏瘫肢体或者其他功能障碍的肢体,或者语言、吞咽障碍,进行功能锻炼。 所以,中风后的康复以主动锻炼为主,被动锻炼辅助,结合物理治疗措施,进行综合性训练是最好的。

    江水华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01:26
  • 老人中风后还能活几年 收听:6.18k

    老人中风后能活几年没有时间标准。大部分中风通过积极的治疗并不危及生命,最多遗留一些后遗症,比如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但是一般通过积极主动的功能训练加上被动的康复治疗,结合一些中医针灸等传统方法,都能够很好的生存,并不危及生命。 只有极少数老人中风以后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呼吸衰竭,呼吸感染没法控制继发败血症、感染休克等,有的关键部位附近(比如呼吸中枢)的中风,很容易引起这方面的并发症。除非这种并发症严重,没法控制,才会危及生命,大部分通过积极的治疗能够顺利存活。

    江水华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01:31
  • 通过康复锻炼,可以促使瘫痪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肌肉的挛缩,增强身体的康复并预防并发症。康复的时机,首先在急性期我们考虑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48小时以后。第二在原发疾病无加重或已经改善的情况下。第三脑出血患者,一般是在两周后。第四蛛网膜下腔出血,一般在一个月之后。康复训练一般都是在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训练,包括一些肢体功能训练、吞咽训练 、语言、心理障碍功能锻炼,中风偏瘫后尽早康复锻炼,通过应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减轻患者的功能障碍的残疾影响和尽快的使残疾人重返社会。

    左刚副主任中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02:01
  • 中风康复评定的内容有哪些 收听:5.72w

    中风康复评定包括两大块,首先就是功能障碍的评定,包括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平衡功能、协调功能、吞咽和认知功能。还有一个就是日常生活能力这一大块 :首先评定方面包括,一是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肌张力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步态分析、神经电生理评定、感觉和知觉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反射的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第二大块是精神心理功能评定,包括智力测验、情绪评定、心理状态评定、疼痛的评定、失认症的评定、痴呆的评定、认知的评定、人格的评定。第三大块是语言和吞咽功能评定,包括失语症评定、构音障碍评定、语言失用评定、语言错乱评定、痴呆性语言评定、言语发育迟缓的评定、吞咽功能评定、听力测定和发音功能的一起测定,第四大块叫做社会功能评定,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社会生活能力的评定、生存质量的评定、职业能力的评定,第五大块是电诊断,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神经反射检查、诱发电位低频电诊断等。评定我们主要分三大期,一是初期评定,在患者入院初期完成,目的是全面了解患者功能状况和障碍程度,以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主要是在康复治疗中期进行,目的是进行康复治疗后评定患者总的功能情况有无康复效果,分析其原因并据此调整康复治疗计划,中期评定可以进行多次。第三是末期评定,在康复治疗结束时进行,目的是评定经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总的功能状况,评价治疗的效果,为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做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提出建议。

    左刚副主任中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02:36
  • 中风康复评定的目的有哪些 收听:3.32w

    中风康复评定事实上就是客观评价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治疗和患者日常生活的。首先了解功能障碍情况,了解患者的个人生活,家庭状况和社会环境,然后确定其功能障碍的部位、范围、性质和程度以及影响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第二就是分析功能障碍的程度,再确定患者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同时要与正常标准相比较,找出其差别所在,为制定康复目标提供理论依据。第三就是确定康复的目标,要知道患者需要达到何种康复目标,如双下肢截瘫患者需要生活自理,还是希望重返社会再就业,确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康复目标。第四需要制定康复的计划,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出适当的治疗方案。第五评价康复的疗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训练,应对其效果予以客观定量的评价。第六制定下一步治疗的计划,康复患者的损害,大多数为不可逆性,其功能只能部分地改善或者大部分改善,而并不能完全的康复恢复正常,所以治疗过程中评定一般是为确定新的治疗方案而服务的。第七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患者的情况千差万别,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了比较治疗方案的优劣和疗效的差别,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来衡量。第八判断患者的预后状况,通过对患者情况的全面评价,了解其今后的转归,可以给患者和家属以心理准备,也为进一步制定社区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左刚副主任中医师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02:15
  • 中风的康复治疗 收听:1.97k

    中风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一般可表现为麻木、肢体无力、运动受限、言语困难等症状。中风的康复治疗方法很多,一般根据相应的症状做对应的治疗。 如偏瘫,可行偏瘫肢体功能训练。麻木可进行针灸传统方法,配合理疗刺激。言语困难,可进行言语训练。吞咽困难,可行吞咽电刺激等相应的治疗。 一般通过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吞咽治疗等相应的康复治疗,多能够使中风的症状得到缓解。

    江水华主任医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