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五官科 > 口腔科

如何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

收听:1.38k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在刷完牙以后,有些地方牙刷的刷毛,没办法进入到牙齿与牙齿交接的缝隙的里面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另外的牙齿的清洁工具——牙线、牙间隙刷。
牙线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把牙线棒放在牙齿与牙齿连接的地方,来回轻轻地放进去牙齿间隙,靠近某一颗牙齿,向上来来回清洁干净。对于后面的牙齿,也有后牙专用的牙线棒,不过是拉锯式的清洁方式。这是使用牙线的方法。
牙间隙刷,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群,主要针对的是有牙龈萎缩,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龈乳头萎缩,牙龈露出来的患者。它的使用方法是把刷毛水平的沿着缝隙,尽力的放进去,来回水平的去刺激牙龈。
对于牙龈退缩的患者,特别是有牙周病的患者,建议用牙间隙刷。在正常的牙刷使用完以后,然后辅助的清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口腔的健康。

相关音频推荐
  • 如何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 收听:1.21k

    在刷完牙以后,有些地方牙刷的刷毛,没办法进入到牙齿与牙齿交接的缝隙的里面去,这个时候就需要使用另外的牙齿的清洁工具——牙线、牙间隙刷。 牙线的正确使用方法是,把牙线棒放在牙齿与牙齿连接的地方,来回轻轻地放进去牙齿间隙,靠近某一颗牙齿,向上来来回清洁干净。对于后面的牙齿,也有后牙专用的牙线棒,不过是拉锯式的清洁方式。这是使用牙线的方法。 牙间隙刷,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群,主要针对的是有牙龈萎缩,牙齿与牙齿之间的龈乳头萎缩,牙龈露出来的患者。它的使用方法是把刷毛水平的沿着缝隙,尽力的放进去,来回水平的去刺激牙龈。 对于牙龈退缩的患者,特别是有牙周病的患者,建议用牙间隙刷。在正常的牙刷使用完以后,然后辅助的清洁,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持口腔的健康。

  • 怎样用牙线清洁牙齿 收听:1.92k

    牙线用来清洁邻牙与邻牙之间的脏东西,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取一段长30~40厘米的牙线,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面,清洁右边牙齿的时候,用右手的大拇指和左手的食指紧绷牙线,中间留出一小段,慢慢放入牙缝之间,不能用力过大,以免割伤牙龈。牙线弯成c型,在牙缝之间上下地摩擦,然后再使牙线尽量贴紧牙齿表面,并向牙冠方向来回抽出,反复做几次,使用相同的方法清洁另一颗牙齿的表面,以同样的方法清洁左边的牙齿,同时要注意牙线是一次性用品,用完之后要扔掉,不能重复使用。 购买牙线时要购买正规的牙线,以免割伤牙龈。牙线可以每次吃完饭之后,使用清洁牙缝之间的脏东西,但是它不能代替正常的刷牙和漱口。

    白广亮主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01:20
  • 使用牙线会导致牙齿松动吗 收听:5.57w

    这个回答是否定的,我们的牙线主要是对于我们在刷牙过程当中,没有刷到的地方的一个辅助的,一个口腔卫生措施。在我们刷牙的过程当中,我们把每一个牙面都刷得比较干净,通过我们的竖刷法,使我们的牙间隙也得到一定的清理。但是由于我们的牙齿与牙齿之间,有一个零接触点,必须得通过我们的牙线来进行清理。如果是我们的牙面之间贴的非常紧密,不通过牙线来进行清理,里面的一些菌斑没有清理干净的,依然可以发生牙齿的炎症的,所以目前用牙线的人也是越来越多,他只是一个刷牙的辅助的清洁工具,它是不会导致牙齿松动的。

  • 如何选择眼药水 收听:2.60w

    眼药水一共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抗感染类眼药水,用来治疗抗病毒性感染。第二类是纯粹润滑作用眼药水,用来湿润眼睛,缓解不适。第三类是激素类眼药水。用于免疫系统疾病。不论是哪一类,都不宜长期使用,应谨遵医嘱使用,并定期到医院复查。

    姚军平副主任医师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小儿五官科
    02:02
  • 光子嫩肤和刷酸的区别 收听:2.62k

    光子嫩肤和刷酸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 光子嫩肤是通过一定的光学仪器作用于皮肤,主要是通过强脉冲光作用于皮肤,这样能够改变皮肤表面的色泽,并且能够提高皮肤的弹性等。 刷酸一般主要是通过一些植物酸,比如柠檬酸、果酸等,刷在皮肤表面,清除皮肤表面的一些角质层,促使皮肤变得光滑。 光子润肤是物理的治疗方式,但是刷酸实际上是一种药物的治疗方式。光子嫩肤在操作之前要避免局部有皮肤创伤。而刷酸也是要注意避免有大的皮肤破损,但是如果有轻微的皮肤炎症,比如出现痤疮的黑头、粉刺,产生炎症,一般影响还是不大的。

    许光仓主任医师
    镇江市中医院皮肤科
    01:31
  • 卫生巾和卫生护垫的正确使用? (1)经期一般建议2到3个小时就更换一次卫生巾,经血在卫生巾上面是细菌最好的培养基,长期不更换容易滋生细菌,因此会容易造成逆行性感染,再加上经期妇女的身体的抵抗力最弱; (2)卫生护垫,干净清爽一些随时更换这是不对的,因为卫生护垫不透气,长期佩戴卫生护垫会导致外阴潮湿,容易引起逆行性的感染,细菌滋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