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保健品行业前景如何?

标签:保健品 行业 前景

  中国 保健 品消费市场的增长空间极大,按1999年的销售额高峰值400亿元算,也仅占当年社会总体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7%,人均支出仅为31元/年,是美国的1/17,日本的1/12。


保健品行业前景如何?

  现在还有许多有利因素将推动我国保健品行业持续发展。如老年人口以每年约3.2‰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05年老年人口将达1.6亿人;我国每年约增加1000万城镇人口,城镇化和经济的发展也将增加人们对保健品产品的需求;还有我国 中医 强调“调、养、保”和药食同源等,21世纪的健康消费新概念也是保证市场保证需求的主观因素。但是尽管形势很好,如果国内企业不能加强自律、提升水平的话,大好市场也只会被正大举进入的外国品牌所占领。

  外资也正纷纷涌入中国保健品行业,目前已有400多个进口保健食品获准陆续登陆我国保健品市场。据统计,近年来,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以平均每年12%以上的速度增长,安利公司已连续多年位居中国保健食品销量第一名。据美国著名的NPD市场调查公司统计,在100个购买保健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保健品。并且,分析认为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里还将继续上升。

  面对内忧外患,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推动保健食品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是保健产品长期低水平重复的重要原因,中央和各级政府部门对这一领域科研投入也很少,所以“产学研”结合亟待提高;同时,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自1996年颁布至今已有8个年头,也应该总结8年的工作经验,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改进食品管理体制。

  对于国内保健食品企业的出路,农业部、轻工业部原副部长杜子端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老百姓都愿意花钱买保健品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但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和企业自身的问题,导致消费者对保健品的普遍不信任。所以保健品的研发必须要符合科学的原则,尤其是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我国的农业优势,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提取农产品中自然健康的有效成分。这样不仅能生产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保健食品,同时也能对解决“三农”问题作出贡献,也能争取到国家更多支持。

  保健品市场要想重整“河山”,企业必须在承认并且承担起整个行业信誉危机的惨重后果的前提下,从根本上调整开发、经营思路和战略。国家监督部门也必须继续大力加强市场监督、严惩制假、制劣;同时,应当积极利用权威专家机构的特殊作用,通过对企业专门的审评,和对大众的宣教,广泛传播科学的保健常识、技术工艺等,这将十分有利于规范保健食品市场。据周华兵介绍,今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将对这些问题展开专门讨论,并将对优秀产品组织专家审评,发布有关信息。届时,来自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国内主要保健品企业代表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世纪中国保健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新思路。

  我国整个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轨迹,可以说是几起几落。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常务秘书长周华兵介绍说,保健品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销售额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到1994年,保健品市场销售额曾达300亿元。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管理,市场出现混乱、信誉逐步丧失,至1997年销售额降至200亿元。

  1998年,随着卫生部“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实施,市场得到一定的整顿规范,1999年销售额恢复到300亿元。可惜好景不长,我国近年又相继出现了“补钙风波”“核酸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保健食品行业再度陷入信誉危机,市场一蹶不振。从2000年开始,保健品市场总额不断缩水,保健品消费一路走低。

  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保健品市场的年销售额只有2000年的一半,约250亿元,而2002年,保健品销售额再度下降至200亿元左右。在国家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的推动下,去年保健品行业又出现了恢复性大幅增长,销售额突破了300亿元。但这仍远远低于全球发展水平。

  统计表明,目前全球保健食品已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达上千亿美元,而且每年都以相当速度增长。美国目前的保健食品销售额达750亿美元,占食品销售额的1/3;日本近两年的保健品销售额为15000亿日元,年产保健品3000多种;欧洲的保健食品也有2000余种,销售额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与之比较,我国保健品产业的差距不言而喻。

  何以出现如此大的落差?专家形象地比喻说,这是因我国保健品企业长期存在整体规模偏小、同质竞争过度、行业自律不够、普遍不重信誉等“亚健康”问题,导致对市场风险的“免疫力”下降、自身竞争力削弱,最终顽疾难愈。

  耿精忠说,很多厂商在把目光投向保健食品市场时,大都抱着船小好掉头的思想,把短、频、快当成经营的思路。即市场准入周期短、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研发时间短、产品出新很快等。导致保健食品市场不断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一两年”的闹剧。在目前国内4000多家保健品生产企业中,企业规模普遍偏小,2/3以上属于中小企业。投资超过1亿元的企业只占1.45%,500万元—1亿元投资的企业占38%,100万元投资的企业占41.89%,投资小于10万元的作坊就有12.6%。在4000多种保健品中,90%以上属于第一、二代产品,2/3的产品功能集中在免疫调节、抗疲劳和调节血脂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低水平重复和恶性竞争的加剧。

  周华兵还指出,我国绝大多数保健食品企业未将“诚信”作为企业的主要经营理念,往往不能按市场的规则“出牌”。致使保健食品名牌产品少,市场寿命短,企业大起大落,老字号少。记者从经销商那里了解到,一种普通保健品在刚上市阶段,往往要拿出产品销售额的40%左右来做广告,以求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频率占据消费者视听。相反,商家们投入到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却要远远低于投入广告的资金。

  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善指出,欺骗、不守信用已经成为个别保健品企业的“法宝”,广告成为“强心剂”,“科学”成为幌子。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做的大型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对广告有着不同程度的反感。其中,多达58%的被调查者对保健品的广告不感兴趣;表示不信任保健品广告的占53%,表示非常不信任保健品广告的占34%。这足以证明群众对整个保健品市场“信用危机”的严重性。

  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专家委员、卫生部老年病研究所所长高芳堃告诉记者,保健品,也称保健食品,是指能调节人体机能、只适合于特定人群食用,不以治病为目的。1996年卫生部出台了《保健品管理办法》,对其内涵已作出明确界定。然而,大量保健品企业的广告、讲座都违背了这个界定,从补血、补钙、补肾、排毒、增强脑营养、补充免疫球蛋白发展到最新的基因修复,保健概念层出不穷,把保健品的作用吹得太玄了。

  我国保健食品管理法规定,保健品的明确功效不能超过两种。但不少商家却利用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把保健食品吹嘘成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拼命承诺产品的功效,甚至宣传疗效,混淆保健品的真实含义。导致现在有不少消费者把保健品当药品,对其期望值非常高。但商家最终承诺的药效却得不到兑现,让消费者对购买保健品失去信心。

  北京联合大学营养保健食品研究所所长金宗濂教授则认为,保健品厂商能够长时间地做虚假和夸大的宣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行业管理有漏洞可钻。最近5年来,我国卫生部门批准的保健食品接近3000种,而日本在近10年里总共才批准了122个功能性食品。日本的功能性食品与我国的保健食品相当,但所执行的技术标准远比我国严格。也正因有严格的管理、成熟的市场机制,美国和日本等国的保健食品才日益受到关注,信任度持续上升;我国审批标准本身就宽松一些,企业不加强自律,最终几乎将信誉损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