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症状信息 > 外踝呈现凹陷介绍

外踝呈现凹陷症状

就诊科室:
[骨科]
相关疾病:

介绍

 

  胫腓下联合前部分离患者在踝关节正位片上,外踝呈现凹陷,说明腓骨处于外旋位,应该检查腓骨,排除腓骨骨折。

病因病理

外踝呈现凹陷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为外旋伤力所致。

  (二)发病机制

  胫腓下联合前部分离,为外旋伤力所致。距骨体的前部分推挤外踝,使其向外向后扭转,常见胫骨前结节撕脱。但多数病例为胫腓前韧带本身撕裂。以后是韧带后方的滑膜盲管被撕裂及骨间韧带部分纤维断裂,腓骨在外旋时,胫腓后韧带也承受应力,可发生胫骨后唇撕脱骨折,此点被学者认为是外旋损伤的特征,并暗示前胫腓联合亦分离。撕脱骨片很小,极少超过关节面的1/4。

  外旋伤力大小不同,胫腓联合自前向后的破裂深度亦各异,如伤力持续,必然腓骨发生螺旋形骨折,其骨折平面各不相同,极少数可出现解剖颈骨折(称Maisonneuve骨折)。多数为腓骨远端骨折,有人称之为经胫腓联合腓骨斜形或螺旋形骨折。此类病例可有三角韧带浅层的前部撕裂,或内踝前丘部骨折,或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深层和浅层都断裂。

症状检查

外踝呈现凹陷应该如何诊断?

  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压痛(+)及功能障碍。

  据以上分析,在诊断胫腓前联合分离时可伴随以下骨折:腓骨远端骨折;经胫腓联合骨折;胫骨前结节撕脱骨折;胫骨后唇撕脱骨折;内踝前丘部骨折伴踝关节内侧间隙增宽。

  小腿内旋位,踝关节摄片如果踝关节及小腿内旋30°~40°时,在踝关节正位片上,外踝呈现凹陷,说明腓骨处于外旋位,应该检查腓骨,排除腓骨骨折。此外,可做患足跖屈位时踝关节侧位摄片,如发现踝关节前部间隙不平行且增宽,应怀疑胫腓下联合前韧带撕裂。

  踝穴片是诊断胫腓下联合分离的重要手段。正常腓骨与胫骨前结节的重叠阴影B~C,不小于8mm,或不小于腓骨宽度的1/3。正常胫腓骨联合间隙A~B应不超过3mm。如摄片时足外旋,此间隙缩小,足内旋时间隙清晰可见。摄踝穴位片,踝关节内侧间隙最清楚,并有增宽。说明胫腓联合前部撕裂及内侧三角韧带损伤。

  踝关节侧位片:在应力下胫骨向前拉,患足向后推,胫骨向前移而距骨腓骨向后外移。因此在侧位片显示踝关节前间隙增宽。

鉴别

外踝呈现凹陷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应与腓骨骨折相鉴别。诊断时应首先排除骨折。


预防

外踝呈现凹陷应该如何预防?

  1.非手术治疗 若是单纯胫腓联合韧带损伤,只须闭合复位和小腿石膏固定6周。胫骨后唇撕脱骨折,骨折片不超过1/4关节面,且对关节无影响者,亦可用石膏固定。在伴腓骨骨折的病例如能复位,仍可用石膏固定。骨折复位不满意者,即应做腓骨切开复位及内固定,腓骨牢固地固定后,用小腿石膏固定6周。

  2.手术治疗 在伴有胫腓下联合分离的腓骨骨折者,腓骨的复位治疗甚重要。要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相应方法。

  (1)如腓骨远端螺旋形骨折:则用两枚螺钉固定,螺钉应从后外方向前内方,从远端向近端。

  (2)腓骨下段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可采用髓内钉固定,以确保腓骨稳定,保持胫腓下联合复位。为了避免螺钉断裂和保护踝关节及腓骨生理功能,著者主张术后8周取出胫腓下关节处的螺钉。

  胫腓下联合分离,一般不做内固定,但在下列情况下应固定胫腓下联合:腓骨高位骨折单纯固定腓骨不能保持下联合复位;外踝固定后或修补三角韧带并固

  定外踝后仍不能维持下联合稳定者。

  胫腓下联合可用螺钉固定,也可用“U”形钉固定。在胫腓下联合前做6cm长切口,内旋腓骨复位,然后用1或2枚胫腓联合“U”形钉,短臂插入腓骨,长臂插入胫骨,“U”形钉应与胫腓前韧带平行。

  伴有三角韧带撕裂者可以闭合复位并用石膏固定8周。固定期必须经常随访,一旦发现内侧间隙增宽,即应手术治疗。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彭亦良

彭亦良 副主任医师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骨科

擅 长:

创伤骨科、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后遗症及骨肿瘤...[详细]

林进

林进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擅 长:

各种膝关节、髋关节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疑难...[详细]

孙天胜

孙天胜 主任医师

北京军区总医院

骨科

擅 长:

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特别是治疗脊柱...[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