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音频 > 中医科 > 中医科综合

周滢副教授
中医科综合
重庆铭医堂医院
预约挂号

中医如何治疗带下病

收听:4.32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带下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般临床上比较多见白带增多、白带发黄、下身瘙痒、下身有异味等。脾虚湿盛是引起带下病一个原因,所以对于带下病,中医主要是用中药健脾祛湿,清除体内的湿热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中医治疗带下病相当有优势的,一般一两个月,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相关音频推荐
  • 中医如何治疗带下病 收听:4.31w

    带下病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一般临床上比较多见白带增多、白带发黄、下身瘙痒、下身有异味等。脾虚湿盛是引起带下病一个原因,所以对于带下病,中医主要是用中药健脾祛湿,清除体内的湿热以达到治疗的效果。中医治疗带下病相当有优势的,一般一两个月,就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周滢副教授
    重庆铭医堂医院中医科综合
    01:56
  • 中医怎么拔罐治疗带下病 收听:4.49w

    1.肾俞、白环俞、次髎、带脉、归来。湿热型配阴陵泉、三阴交、行间;寒湿型配关元、足三里、气海、阳陵泉。方法:湿热型用刺络拔罐法,或针刺后拔罐法;寒湿型用单纯拔罐法,或留针拔罐法、姜汁罐法,罐后加温灸。 2.带脉、三阴交。白带配关元、阴陵泉、隐白、丘骨;黄带配阴谷、隐白、大赫、气海;赤白带配气海、关元、上髎。 方法:除隐白外,均用针刺后拔罐法,先针刺(白带用补法,黄带用泻法,赤白带用平补平泻法)。如为白带,罐后加灸。隐白只针刺不拔罐。 3.小肠俞、次髎、带脉、关元。湿热型配三阴交、阴陵泉;寒湿型配肾俞、命门;阴痒配蠡沟。方法:采用留针拔罐法, 4.选穴:命门、次髎、带脉、气海、 三阴交、太溪。定位:命门:见前。次髎:在舐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 适对第二骶后孔处(俯卧,骨盆后面,从 髂嵴最高点向内下方舐角两侧循摸一高骨突起,即是髂后上棘,与之平齐,髂骨正 中突起处是第一骶椎棘突,髂后上棘与第二舐椎棘突之间即第二紙后孔,此为取穴 部位)。

    冯惠清副主任医师
    灌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综合
    01:49
  • 艾灸治疗带下病的效果如何 收听:3.81w

    艾灸主穴:带脉、三阴交 带下病表现以白带清冷,腰膝酸软,少腹冷坠,溲清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或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的肾虚之带下,治宜滋阴益肾,培元固涩,可加取关元、肾俞、次髎。 ①带脉穴为足少阳与奇经八脉交会穴,该穴与督脉之命门穴横向联系环腰1周,取之可益气固摄,调理任督。 ②三阴交调理足三阴经,平肝泻热,健脾利湿,补肾强精。 ③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下合穴,又属强壮穴之一。取之既有调理脾胃功能,又助于气血的化生,还可增强体质,促进疾病康复。 ④脾俞与足三里合用能健脾、振奋中阳,复其升清降浊运化水湿之功。 ⑤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木穴,木气通于肝,脾统血,肝藏血,脾又主肌肉四肢,故隐白穴具有补脾摄血、益气之效。

    冯惠清副主任医师
    灌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综合
    02:07
  • 什么是带下病 收听:2.71w

    带下病是指女性的白带出现量、色、质或者味的异常变化,通常伴随其他症状的妇科疾病,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及时进行检查治疗。带下病患者白带较平时明显增多,且味、色和质都和平时不同,同时会有外阴或阴道出现瘙痒、疼痛或者灼热的情况。如果是白带较平时有明显减少的情况,阴道可能会同时出现干涩、萎缩和瘙痒的症状,此类患者会出现性交疼痛,性欲下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闭经、不孕等严重后果。 如果是白带量多的女性应该注意平时是否有其他异常的情况,如在两次月经中间会有少量规律性的出血;阴部有红肿热痛或者白带为脓性且伴有臭味。白带量少的女性则要注意肝肾方面是否存在问题。不同症状的带下病都预示着身体不同的健康状况,应该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结合自身情况来进行治疗。

    冯惠清副主任医师
    灌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综合
    01:41
  • 带下病的类型有哪几种 收听:3.31w

    1.阴虚挟湿型 证候:带下量不甚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或有臭气,阴部灼热或瘙痒,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苔少或黄腻,脉细数。治则:滋阴益肾,清热利湿。 2.湿热下注型 证候:带下量多,色黄,脓性或黏稠有臭气,或伴阴部瘙痒,胸闷心烦,口苦咽干,纳食较差,小腹或少腹作痛,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热利湿止带。 3.湿毒蕴结型 证候:带下量多,黄绿如脓,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解毒除湿。主方:五味消毒饮加减。 4.脾虚湿困型 证候: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疲倦怠,四肢不温或跗肿,纳少便溏,面色晄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冯惠清副主任医师
    灌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综合
    02:32
  • 患有带下病要注意哪些事项 收听:4.12w

    1.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异常,并伴随症状者,都属带下病范畴,并见于生殖系统炎症和妇科肿瘤。根据带下的异常颜色及其特有症状,又有白带、黄带、赤带、青带、黑带、五色带之分。白带如色白无臭味,量不多,不伴症状者,属正常生理现象。白带量多或有臭味,并伴不适症状者则为带下病,可因外感湿邪,或牌失健运、肾气不固、带脉失约所致,可予清化湿热、健脾化湿或益肾固涩止带之法治疗。 2.黄带带下色黄如脓,黏腻秽臭,多见于生殖道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急性盆腔炎等。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化湿止带。对于素体阴虚或湿热偏盛者,忌服辛苦酸辣之品,以免热灼阴液,导致阴虚火旺。 3.赤带乃阴道内流出红色而黏浊的分泌物,或有腥臭味者。赤带可因生殖道炎症,亦可由生殖道肿瘤引起。发现赤带时,首先应查明原因用卡除癌症,可作妇科检查、B超及活检等。对于伴有重糜之宫颈炎,应积极治疗,并定期组织普查,必要时作宫颈活检,排除宫颈癌。

    冯惠清副主任医师
    灌南县人民医院中医科综合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