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爱华
朱爱华

中医科综合 |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去挂号
擅长
情绪障碍、神经症、卒中后抑郁症、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老年痴呆、骨质疏松。
医生介绍

朱爱华,女,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3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北京中医药学会委员;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发表论文30余篇,编写论著3部,参编4部。研究方向是脑病及相关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在田金洲教授团队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对痴呆的诊断治疗经验,重视痴呆合并精神行为症状的中医药治疗。擅长对中风后肢体、语言、认知、情绪等的全面调治,对中风后出现的情绪障碍,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其伴随的失眠、健忘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入的研究探索。充分发挥中医药辨证治疗的优势,开展中风危险因素的预防、急性期的治疗、恢复期的改善症状、中风的二级预防等的中医药防治。

同科室医生推荐:
名医在手,看病不愁
手机下载
名医在线客户端
打开名医在线APP,立即问医生
医生视频
  • 脑外伤会加重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吗

    提到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想起拳击运动员拳王阿里。在美国国家帕金森基金会所列出来的一些帕金森疾病的那种高危因素中,反复的头部的一些撞击,确实是危险因素之一。在这个概念上,其实外伤应该是帕金森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但是这个外伤可能不是我们泛指意义上的那种,比如说突然碰一下或者是说撞了一下,这样就可以了。不是他应该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持久的,对头部的一个撞击。

  • 中医治疗帕金森有何优势

    帕金森病目前从西医治疗角度,还是针对他的,多巴胺的绝对缺失的,所以所有的那个药物,都是围绕着多半这个物质的。它可以明显改善,他的一些运动症状,包括肢体僵硬震颤,对他的运动功能,还有它的迟缓都会有明显的改善。但是这些药物,对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没有兼顾,有些反而会加重他的,一些非运动症状,在这种情况下,中医的优势,其实就体现验出来了。中医对帕金森病的治疗,因为属于是辨证论治的,因此它的对帕森的认识,也是从症状开始的。因此对症状的改善,尤其是一些非运动症状的改善,是中医治疗的一些优势。这些非运动症状包括便秘失眠,情绪,还有一些认知症状,还有疲劳的这些表现。

  • 如何预防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从目前来讲预防很困难。因为一旦发病,他的就是病理改变,就已经很严重了。我们有一个统计,就是帕金森病发病的时候,他的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就要损失大概在50%,而它的纹状体的多巴胺的含量,要下降超过80%。在这种情况下发病,如果说想要预防它的话,基本上是无从下手了。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考虑要对帕森病例一个早期发现,目前虽然有基因研究,但是早期发现还是很困难,目前早期发现的一些方法,有比如说早期,可能会出现一些嗅觉减退。然后结合比如说,是否存在一些基因风险,我们对它进行一些预防,但是预防药物目前还在研制中,没有一个就是特效的药物治疗。如果想预防攀升,并可能还是需要通过,比如说机体的一些锻炼,或者是一些平衡饮食,尽量的避免接触,患帕金森病的一些危险物质。从这些角度出发,目前的研究,有一些对帕金森病,有保护性作用的就是报道,有人说绿茶可以预防拍心脏病,还有一些比如说,口服一些维生素E,或者是一些神经保护剂,对帕森病有一些保护作用。

  • 帕金森病愈后如何

    帕金森病是一种退行性疾病,它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表现上有一定的抑制性。主要表现,就是每个人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不大相同的。但总体来讲,这个病第一它是,非致死性疾病,第二它是不可治愈的。因此它总体的一个发病过程,应该是初期出现了肢体症状,以后再服药的协同治疗的情况下,幻恶都可以正常的进行工作,生活有很高的生活质量,到了疾病的中期。随着治疗效果的减弱,或者是一些并发症的出现,生活质量会有所下降,到了疾病的晚期,药物的疗效会更加的差。这个时候,患者有可能最终需要卧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顾,有很多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合并,比如说肺部感染,等一些疾病,然后最终导致死亡。

  • 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有效果吗

    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并不是体现在,比如说缓解他的肌肉震颤,或者是肌铅直这些方面。它主要其实对症状的缓解,是对平衡功能的一些影响。我们最近做了一项研究,就是通过一些,比如说导引对帕森病患者的,一些硬动功能进行评估,发现进行导引训练的这些患者。他的平衡功能的维持是,要比不错导演功能的要好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