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甲流」怎么办?别只知道买奥司他韦,这些药物更需提前备

时间:2023-03-21

这几年传染病好像一直和我们过不去。

新冠好不容易消停了,另一种传染病却日益嚣张。

这个病的名字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几乎每年都听过,它就是甲型流感,简称甲流。

南北甲流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而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丁(D)四型。

其中,甲型最猖狂

每次大规模流感疫情,基本都是甲型流感病毒造成。

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国内这波流感疫情的罪魁祸首就是甲流病毒。

来源:2023年第9周第742期中国流感监测周报.pdf

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最新发布的第9周流感监测周报显示:

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收检的4777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中,全部都是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而北方省份网络实验室收检到的2540份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标本中,仅有1个病例为乙型流感病毒。

而这份周报,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

与2023年第8周的数据相比,南方的流感样病例比例从3.9%上升到7.6%;北方的流感样病例则从4.4%上升到7.3%。南北两地数据均高于 2020~2022 年同期水平。

甲流有啥“特殊”症状

甲流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它溜进人体后,第一站就是上呼吸道。

呼吸道被病毒折腾时,细胞会出现各种损伤。

于是,我们就会出现嗓子红肿、咽喉痛的症状。

病毒搞破坏,身体要反击。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

神经系统会调高体温,降低病毒活性;

免疫系统会激活免疫细胞,硬刚病毒、打扫战场。

在这场激烈的战役中,身体会接连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比如发烧、全身酸痛、乏力、流涕、咳嗽、胸闷、呼吸不畅等等。

如果遇上顽强的病毒,或身体状况不够好,有可能会持续高烧,加重不适,甚至导致肺炎。

如果不想出现严重后果,就需要在这场身体反击战中及时用药,帮助我们打败甲流病毒的大军。

“中招”甲流后的推荐用药

  1. 抗病毒药

首推奥司他韦,它是甲流的“特效药”。

一般用于发病后的48小时内,抗病毒效果更佳,能快速减轻症状,缩短整体病程。

但这不是说,甲流患病48小时后就不能再吃奥司他韦了。

只是这时吃的效果,不如48小时内服用的效果好。

另外,甲流可以自愈。

多数人在 3~5 天后,免疫力渐渐战胜病毒,症状自行好转。

其实没必要吃奥司他韦。

而且作为处方药,专家们也不建议患者自行服用奥司他韦, 需要医生开具的处方再服用。

不同体重的人用药剂量不一样,而且还有胶囊、颗粒等不同剂型。

如果错误用药,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并增加头痛、肾脏并发症风险。

所以用药前,还是尽量征求一下医生的建议

至于其他的抗病毒药,则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

利巴韦林:抗流感病毒作用不明确,且副作用大;

阿比多尔:抗流感病毒作用不明确;

金刚烷胺:有作用,但目前已形成耐药,抗流感病毒效果不佳;

……

基于这些原因,不再对它们做过多推荐。

2.对症缓解药物

特别提醒一句,这些对症药物不能治疗流感,只能针对性的缓解症状。

用药后,可以让身体保持更好的状态,去应对甲流病毒的侵扰。

1)退烧止痛药

退烧止痛药物有两大霸主: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烧和疼痛。

它们的效果差别不大,但在使用情景上有明显的区别。

·适用人群: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人群,但孕妇禁用;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2个月以上人群。

·使用禁忌:

布洛芬与酒精作用,显著增加肠胃损害,若是与降压药同用,会降低药物降压的效果

对乙酰氨基酚与酒精作用,显著增加肝损伤,暂未发现与常见降压药相互作用。。

综合以上区别来看,对乙酰氨基酚的适用人群更广泛,使用禁忌也相对较少!

布洛芬和多种降压、降糖药等有相互作用,会影响这些药物正常药物效果的发挥。

而高血压、高血糖人群,不能随意停止用药。

一旦遭遇甲流,需要使用退烧止痛药时,对乙酰氨基酚显然是更优的选择。

看到这儿或许有人要问了,对乙酰氨基酚好用,哪里可以买到呢?

因为对乙酰氨基酚是非处方药,一般药店就可以买到,如果懒得出门也可以线上购买噢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用1种即可。

吃了对乙酰氨基酚,就别再换着布洛芬吃了。

2)止咳祛痰药

a福尔可定(止咳)

福尔可定是处方药,用于剧烈干咳和中度疼痛,不适合痰多的情况。

成瘾性较弱,新生儿和儿童也能耐受,不容易引起便秘和消化系统紊乱等副作用。

用药后容易困倦,成人需要避免高空工作、驾驶等操作,降低遭遇意外的风险。

b 溴己新、氨溴索(止咳祛痰)

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祛痰。

溴己新是通过抑制痰液中酸性黏多糖蛋白的合成,来破坏痰液中的黏蛋白纤维;

氨溴索则是通过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来破坏痰液中的黏蛋白纤维。

这两种方式都会让浓痰变“淡”,不再过于黏稠,从而让人更容易将其排出。

这么一来,也间接地缓解了由多痰引发的咳嗽。

在适用范围上,氨溴索更广泛。

如果是给孩子缓解症状,使用氨溴索是更安全的选择。

3)鼻塞药

a麻黄碱、伪麻黄碱

这类药物可以让鼻黏膜血管收缩、减轻充血,从而迅速缓解鼻塞。

使用时,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推荐量使用,连续用药不超过7天!

伪麻黄碱虽然可以减轻鼻部症状,但是儿童用药副作用大。

如果孩子症状严重,可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缓解。

另外也不推荐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使用该药物。

b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鼻喷激素是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物。

喷药时,左侧鼻应右手持瓶喷,右侧鼻应左手持瓶喷,这么做可以避免对着双侧鼻中隔喷。

此外,2岁以下儿童慎用此类药物;2 岁以上儿童需经医生评估后,才可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4)复方药

复方药顾名思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混合的制剂,可以是中药、西药或中西药混合。

比如泰诺,属于复方制剂,通用名为酚麻美敏片,“酚”“ 麻”“ 美” “敏”即四种成分的简称,意味着它具备这四种成分的功效。

酚=对乙酰氨基酚,退热镇痛

麻=盐酸伪麻黄碱,缓解鼻塞

美=氢溴酸右美沙芬,止咳

敏=马来酸氯苯那敏,抗过敏,减轻流泪、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

复方制剂吃一种就行了

使用前仔细阅读【成分】信息,非特殊情况下,不需要联合应用已经有的成分。

简单来说,就是吃了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就不要再吃酚麻美敏(泰诺)了。

以免某一成分摄入过量,导致肝肾损伤等毒副作用。

如果是高血压患者,还是建议存在成分单一的对症药物,防止药物相互作用产生各种不良影响。

最后提醒大家,别对甲流放松警惕。

这些对症处理的药物可以提前准备,以防万一。

医院医生Recommened doctor
友情链接
  • 医院地址:
  • 版权所有: 名医在线新闻资讯
  • 联系电话:
  •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