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学的个人首页

白春学医生简介

  白春学教授,主任医师,1979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著名呼吸内科学专家朱贵卿教授和罗慰慈教授攻读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师从著名呼吸内科学专家李华德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1989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为四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85年在日本进修结核病防治,1997~199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心血管研究所从国际著名危重医学和生理学家Matthay教授(美国生理学-肺杂志主编)做博士后研究。

  现为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上海市呼吸病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重点学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山医院肺部肿瘤综合诊疗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主任委员,强生教育学院呼吸分院院长,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中国负责人,欧洲呼吸学会中国首席代表,Springer出版社《Translational Respiratory Medicine》主编、中国《国际呼吸杂志》和《呼吸新视野》杂志主编,英国《Journal of Clinical Bioinformatics》、美国《Journal of Epithelial Biology & Pharmacology》、《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海医学》、《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肺病杂志》、《临床肺科》和《世界感染杂志》副主编,以及“美国呼吸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和“Chest”等多家国外SCI收录杂志编委。提出国际四有人才标准,培养多名优秀学生。

  从事呼吸内科和呼吸危重医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肺损伤和肺癌的分子发病机制和治疗。获得42项科研课题资助,包括牵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参加美国NIH等重点课题。已发表论著420余篇,其中SCI索引杂志论文100余篇,影响因子累计430余分,获得授权专利26项。主编《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病诊治刚要和质控要求》,《呼吸系统疾病的核医学检查》和《国际医学期刊论文写作指南》,参编多部专著和教科书。

  在国际上最早提出基于手机的无线传感肺功能(专利号:ZL2009 2 0078022.4)并成功研究出样机,2009年ATS会刊(Who’s Who at ATS |ATS NEWS | VOL.35 NO.7/8,http:/ /www. thoracic. org)名人录为此刊登了专题报道,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手机的云加端物联网医学。首创可实时监测血液pH、PO2和PCO2的荧光传感器,并发展出样机。在国内于2002年1月28日建立了首家肺部肿瘤综合诊疗中心,2007年建立首个飞机旅行和高原旅游健康门诊。在2012年建立中国肺癌防治联盟。

  先后获2012年中国医师协会医师控烟领导力奖,2011年复旦大学校长奖;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第2完成人);2006年中华医学一等奖:“呼吸支持技术临床应用研究”(第3完成人); 2005和2009年分别获得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等奖和金奖(第1完成人);以及“国家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和其它多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