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娟的个人首页

于丽娟医生简介

于丽娟,女,主任医师,教授,PET/CT中心主任,影像中心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影像教研室副主任,主要社会兼职包括:中华核医学学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核医学分会委员,黑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审稿专家,黑龙江省医院协会医疗卫生技术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黑龙江省女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学科编委,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 1988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同年留校至哈医大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工作。1993年获得哈尔滨医科大学影像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2001年考取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于2004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同时开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ET/CT中心的组建及临床诊断、科研等工作。其间完成了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2006年底博士后出站。 至今已具有22年影像工作经历,先后从事普放、CT、MR及PET/CT的诊断、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是胸部肿瘤的影像诊断,尤其擅长于肺癌的影像诊断,对小肺癌的影像诊断和病理基础做了系列研究,完成黑龙江省科委“八五”攻关课题:“早期肺癌CT诊断与X线检查比较研究;1998年《肺内小病灶CT定性诊断及病理基础的研究》获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博士就读于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从事磁共振的研究,课题是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2004年获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科研论文院士奖学金奖励。 2005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获哈尔滨市科技成果奖。并于博士就读期间在广州南方医院PET中心接受了学习了PET/CT的相关内容。2004年7月博士毕业后开始从事并主持PET/CT诊断工作,在四年的工作期间内,所取得的学术成就使我院PET/CT完成了从新生科室到国内一流专业的蜕变。 从事PET/CT工作三年来,在临床、科研及教学中,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包括:一、临床工作 2004年7月从第一军医大学博士毕业后开始筹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PET/CT中心,并于2005年1月26日第一次试机即成功扫描2例病人且做出了令人满意的诊断报告,为临床解决了实际问题。创造了国内首家试机未用志愿者,试运行时间最短的记录。3月正式开机。截止至2009年12月31日,共检查6000多例人次,解决了临床很多疑难问题。用高质量的服务和高质量的诊断赢得了患者和同行专家的认可。 北京、上海、天津等权威医院的专家看过我们的诊断报告和图像,纷纷推荐病人来我PET/CT中心检查。突出的工作成绩和患者的好评,使她获得2006年哈医大优秀医师奖,2007年哈医大巾帼标兵等荣誉。二、科研工作 2005~2009年底共组织申报本专业各级课题十项;参加各类成果奖多项:其中医疗新技术共获奖五项,成果奖两项;三年期间内组织并撰写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三十篇,2006年申报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本科教材《PET/CT诊断学》,成为主编。填补了我国没有PET/CT教材的空白,该教材已经在2009年2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参加《老年影像诊断学》、《MR疑难病症临床应用诊断》、《分子影像学》、《实用PET诊断学》等教材和专著的编写工作; 2006年科研文章A Preliminary Clinical Study on the Combination Imaging of 18F-FDG and 11C-PD153025 PET/CT被国际会议选中,被邀请在希腊雅典举行的欧洲核医学会年会上做口头发言。三、教学工作自1994年开始承担哈尔滨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本科、专科、专升本、夜大、高职等不同轨道影像诊断及核医学的教学任务,具有14年的教学经历。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2004年被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已培养6名硕士研究生,其中3名毕业,其他3名在读。 2005年在学生问卷评选活动中,被评为“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06年哈医大课堂教学优秀奖。 作为哈尔滨医科附属三院教学督导委员,经常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教师交流教学心得体会,指导新教师及研究生讲课及带实习课。作为影像教研室副主任主要负责研究生管理及培养工作,2007年所有研究生参加了开题报告、中期考核、预答辩等针对研究生培养的不同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