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视频 > 内科 > 内分泌科

高飞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
北京电力医院
预约挂号

什么是废用性骨质疏松

阅读:4.03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废用性骨质疏松是因为肌体或者肢体运动障碍引起骨矿含量的减少导致的骨质疏松,统称为废用性骨质疏松。
废用性的骨质疏松是因为肌体的运动活动障碍,比如肌肉减少症,脊髓的病变导致肢体的瘫痪,譬如终末神经的病变引起的我们肢体运动的障碍等,都会引起骨钙骨矿含量的减少,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因此上述病人,要被动的加强肢体或者患侧面肢体,运动障碍肢体的肌肉运动,需要外力帮助他恢复肌力。

相关视频推荐
  • 什么是废用综合征 阅读:5.71w
    废用综合症是由于机体不活动状态而产生的继发性障碍。脑卒中患者担心早期活动会有危险而长期卧床休息,但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神经肌肉的反应性降低、心肺功能减退,加之各种并发症的存在和反复的机体感染等,使患者的主动活动几乎完全停止。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形成了费用状态。因此,患者家属,应每天帮助患者做最大几率的50%运动,保持良肢位,定时变换体位,关节被动性活动,同时,患者应主动活动关节,负重站立,从而尽早恢复独立活动能力。
    秦达 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骨质疏松用什么药最好 阅读:10w+
    过去在国内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是用降钙素。降钙素有鼻喷剂、有针剂,这是第一类药物,第二类药物就是双膦酸盐,目前在欧洲的骨质疏松治疗,指南里边强调应用双膦酸盐进行治疗,国外现在也开始应用帝诺塞麦,但是这种药在我们国内目前尚还没有上市,但很多病人已经开始应用了。第三类药物就是对于绝经后的妇女引起的骨质疏松,我们可以采取激素替代疗法,当然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用。
    刘继军 河南省人民医院
  • 脑卒中患者如何预防废用综合征 阅读:3.10w
    脑卒中患者预防废用综合征就是要及早科学地介入康复训练。 早期以预防为主,包括良肢位的摆放,预防痉挛模式,早期的主被动训练及关节松动训练以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早期的床旁登车,病情稳定后的站床等速肌力训练,下肢机器人等等均可以预防骨质的流失,肌肉的萎缩及下肢血栓的形成,减少肌无力的情况,合理的安排作业治疗,同时能够改善患者上肢的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就偏瘫良肢位的一个摆放一定要注意在患者仰卧位的时候,让患者的手心向上胳膊外展,从而达到伸展的体位,预防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下肢就建议在患者的跨下面垫小毛巾,把偏瘫那个肢体给他竖起来,同时在腿窝下面垫小毛巾卷,达到5到10度的关节活动度,预防下肢伸肌痉挛模式。脚这块也不要让脚一直就是垂着可以适当的在脚底垫一些衣服,从而预防踝关节的活动异常
    杨宁 郑州人民医院
  • 骨质疏松性症患者如何补钙 阅读:2.81w
    一般来讲,每天除了日常生活补充的营养性钙,每天仍需要400-500毫克的钙剂治疗。钙剂治疗按照剂量来服用既不能少,也不能多。每天在两餐之间服用钙剂,同时建议早晨和下午服用钙剂,因为人的大便时间是早晨,所以要是睡前服用钙剂的话,由于便秘会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因为钙剂有一定的吸收率,在补充钙剂的同时,建议和维生素D一起来服用,这样的话既可以减少钙剂的应用,也可以促进钙的吸收。
    张怀华 北京电力医院
  • 骨质减少是不是骨质疏松 阅读:10w+
    骨质减少应该是等同于骨量减少,那么骨量减少的话,在临床上它也是一个诊断,当然它不同于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指的是骨的质量的减少,以及骨的强度的一个降低,那么骨量减少的话,就是早期还没有出现严重的骨的质量的下降,以及它的强度减少,那么我们做骨密度检查的话,他只是提示他的这个骨密度的水平,介于正常人和骨质疏松轻度的这些患者之间,那么这时候的话,就是一个骨量减少的一个状态,相当于那么你就是一个,早期的骨质疏松了,如果说疾病进一步发展下去,骨质进一步的流失,那么后期就会出现骨质疏松的一系列的症状,那么达到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那么在这个阶段的时候,其实是可防可治的,那么我们需要在生活上进一步的加强我们的这个饮食的均衡营养,那么同时的话这时候可以给予一定的钙和维生素D的补充,那么是可以预防真正进展为临床的骨质疏松的。
    杨静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骨质减少是不是骨质疏松 阅读:2.66w
    骨质减少即骨量减少,是低骨量的表现,是介于正常骨与骨质疏松之间的一种状态。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为特点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 基于双能X线吸收检测法测定的骨密度分类标准,T值在-1至-2.5之间为骨量低下,T值小于等于-2.5为骨质疏松。骨量减少如果不加以注意任其发展,很有可能会进展成为骨质疏松症,甚至出现骨折。骨量低下的人群发生骨折的风险也是明显增加的,但却容易被忽视,应该到医院咨询医生,进行必要的干预、预防。
    张晓星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