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内科 > 内分泌科

七夕杂谈

阅读:5.68w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起源于中国汉代,是华人地区以及东亚各国的传统节日。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乞巧节不是纪念牛郎织女的爱情,而是纪念织女这个人,民间又称“七姐”。由于过往女子的命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姐诞,她们都会向七姐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这名称的来源。妇女亦会结彩楼,预备黄铜制成的细针(七孔针),以五色细线对月迎风穿针。久而久之,七夕也成了“女儿节”。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关于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同时“七夕”也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追溯由牛郎织女传说形成七夕节的过程,是在战国时的楚国。《诗经·小雅·大东》中有“彼织女,终日七襄……彼牵牛,不以服葙”的诗句,这是有关牛郎织女传说最早的文字记录,也是传说的雏形。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在全国各地的民间流传很广泛,版本较多,但内容基本一致。现代诸多民俗之类的出版物,大都记载牛郎织女传说起源于南阳,如海燕出版社1997年版程健君的《民间神话》中有“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宗教文化出版社的《节俗》和三峡出版社的《中华民俗艺术大全》中均记载“相传在很早以前,南阳城西牛家庄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居“汉水之北”的南阳,素有“枕伏牛而蹬江汉,襟三山而带群湖”之称。战国时,南阳属楚,是楚文化的发源地。如此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是形成牛郎织女传说的重要条件之一。

投针验巧

明清时代京城流行的投针验巧是在水盆中放入缝衣针,以盆底针影形状判断是否“得巧”。清代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曝)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宛署即宛平行署,在明代以前北京两大行署之一。《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房山)“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

为牛庆生

旧时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称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吃巧果

巧果是七夕的应节食品,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折为梭形面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如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七夕这天,人们还会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巧果”。

拜七姐

广州旧时过七巧节是非常热闹的。宋人刘克庄咏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七夕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然后把准备好的各式物品摆放在厅堂的八仙台上,一切都安排停当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迎仙”。七夕过后,姑娘们所制作的工艺品、玩具等互相赠送,以示友情。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七夕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景出现,故七夕游石门沉香浦也成了当地七夕的习俗。

相关文章推荐

暂无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