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症状信息 > 足内翻介绍

足内翻症状

就诊科室:
[骨科]
相关疾病:

介绍

 

  足内翻是一种发育性畸形,在孩子一出生时就能发现。足内翻可以发生在单足或双足。

病因病理

足内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足的肌腱和韧带(后侧和深部的)发育出现故障,未能与足部其他的肌腱韧带的发育保持同步,其后果是这些肌腱和韧带将足的后内侧牵拉向下,导致足向下向内扭转。足部的各块骨头因此处于异常的位置上。足部内翻,僵硬,并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症状检查

足内翻应该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1.出生后即出现单侧或双侧足部程度不等之畸形,足部呈踝关节跖屈位,内翻、内收畸形。

  2.患儿学行走时,用前足或足外侧缘着地行走,随着年龄渐大,畸形渐加重,严重者足背着地行走,负重处出现滑囊和胼胝。

  3.X线摄片,患足正侧位:出生后,X线片上可以看到距骨、跟骨、骰骨的骨化中心,有时可见到第三楔骨,所有的跖骨和趾骨均已出现,而跗舟状骨要到3岁才出现骨化中心。

  4.根据三条线估计畸形:

  (1)在正位片上测定跟距角,若小于30°,表明足部无内翻;

  (2)测量第一跖骨纵轴和距骨纵轴所交叉的角,正常为0°―20°;

  (3)X线侧位片测量距骨纵轴和跟骨跖面所形成的角,正常35°―55°,如果小于30°,则表明足下垂。如果距跟角小于15°,第一跖骨与距骨纵轴交叉所成的角大于15°,表明距舟关节半脱位(Simon15°定律)。

  诊断依据

  1.婴儿出生后即有一侧或双侧足部跖屈内翻畸形。

  2.足前部内收内翻,距骨跖屈,跟骨内翻跖屈,跟腱,跖筋膜挛缩。前足变宽,足跟变窄小,足弓高。外踝偏前突出,内踝偏后且不明显。

  3.站立行走时跖外缘负重,严重时足背外缘负重,负重区产生滑囊炎和胼胝。

  4.单侧畸形,走路跛行,双侧畸形,走路摇摆。

  5.X线摄片:距骨与第一跖骨纵轴线交叉成角大于15°,跟骨跖面和距骨纵轴线夹角小于30°。


鉴别

足内翻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先天性马蹄足内翻:由足下垂、内翻、内收三个主要畸形综合而成。以后足马蹄、内翻、内旋,前足内收、内翻、高弓为主要表现的畸形疾病。

预防

足内翻应该如何预防?

  足内翻的治疗(潘塞缇方法)

  本治疗方法对于9个月以内就开始治疗(最好是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的孩子效果最理想。

  对于9到28个月之间的孩子,本治疗方法仍然有效,可以矫正全部或大部分的畸形。

  28个月以后,潘塞缇方法仍然有效,但大多数的孩子同时将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治疗方法概要

  1. 手法治疗―经过数周的手法治疗,将足的各块骨头整复回接近正常的位置,足的畸形逐步地被矫正。

  2. 打石膏―每次手法治疗之后,足和小腿被打上石膏,保留5―7天,以保持足的位置。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足被矫正到正确的位置。

  4. 为了完全将足部矫形,医生通常会切断跟腱。这个小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仅需10分钟。

  5. 支具―当最后一次石膏被除去之后,将马上为你的孩子安上一个可以穿戴的支具:

  a. 坚持穿戴3个月,每天穿戴23个小时。

  b. 之后的2到4年中,每次睡眠时穿戴。

  支具是治疗中一个关键部分。即使你的孩子的脚看上去已经恢复正常,但如果他们不是每次睡眠时间都穿戴的话,他们的脚也会有可能再转回去,即使是在矫形超过两年半以后仍然如此。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彭亦良

彭亦良 副主任医师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骨科

擅 长:

创伤骨科、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后遗症及骨肿瘤...[详细]

林进

林进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擅 长:

各种膝关节、髋关节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疑难...[详细]

孙天胜

孙天胜 主任医师

北京军区总医院

骨科

擅 长:

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特别是治疗脊柱...[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