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伟的个人首页

张智伟医生简介

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 个人简介: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心儿科主任;广东省儿童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心脏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心脏病学会委员会理事;广州地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委员会儿童保健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专家委员;及中华医学会《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特邀审稿专家和《实用医学杂志》、《岭南心血管病杂志》、《临床儿科杂志》编委。 专业与特长: 熟练掌握各种小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精通小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心导管检查,尤其是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有较高造诣,为国内开展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著名专家之一。经常在国内外大型心血管介入会议讲座并进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演示。 工作历程: 1985年大学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1988年师承著名小儿心血管病专家陈为敏主任;199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从事小儿心血管专业;2000年师承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林曙光教授于2004年毕业取得心内科医学博士学位。 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在心导管检查和导管介入治疗方面有精湛的技术,尤其擅长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疾病的介入治疗,在国内外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望。从1988年开始从事小儿心血管专业,1989年开始熟练掌握了先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诊断技术及先心病的心导管检查技术。1990年起开始进行先心病肺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术及动脉导管封堵术,1994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动脉导管未闭多种方法的介入治疗,1995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1998年起最早在国内开展“磨菇伞”封堵器堵闭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至今已完成各类先心病5000余例,成功率达98%,由于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方面的贡献,分别于1996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0年获第十五届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荣誉奖,2007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08年取得美国心脏病学院院士称号。 主持的科研项目分别有:国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同时是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常见先心病、瓣膜病介入治疗技术规范、远期疗效及新技术临床应用研究”主要研究者。由他主持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器械的研制”取得了重大成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获得了广东省2007年科技奖励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7年11月获“广东省医学会突出贡献专家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著十多篇;副主编著作1本。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