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其文的个人首页

母其文医生简介

  1988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南充市中心医院工作从事影像学诊断;1996年统招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影像学博士研究生,1998获北京大学优秀奖学金,199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9.9-2000.8,法国波尔多大学放射学博士后;2000.9-2002.1,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中心博士后,师从于著名药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先躯斯坦博士;2002.2-2003.11,美国南卡罗纳州医科大学影像中心博士后, 师从于脑刺激功能成像先躯乔治博士、Bohning博士;2003.12-2010.5,美国南卡罗纳州医科大学精神医学与行为科学部脑刺激实验室与高级影像研究中心研究科学家,先后与乔治博士、Bohning博士及摩根博士等知名科学家一起从事功能磁共振成像、弥散、灌注、波谱及结构、经颅磁刺激功能成像、迷走神经刺激功能成像等课题的研究;通过了美国医学执照基础医学考试(USMLE Step 1)和临床医学考试(USMLE Step 2 CK)。2010.6至今,北京大学客座教授。最近由中共中央组织部指导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委组织部承办的第二届海外高级人才天府行项目引进。在亚洲筹建脑功能开发与康复成像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引进并开展交互经颅磁刺激功能成像技术。将进一步开展迷走神经刺激功能成像技术、脑深部刺激功能成像技术等项目,并将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共同探讨不同神经精神疾病脑刺激成像的影像学机制及其临床疗效评价规范。

  专业特长与研究兴趣: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与研究多年,偏爱医学疑难影像病例的分析与诊断,尤其是CT与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从事脑功能成像与脑刺激功能成像研究10余年,参与经颅磁刺激、磁共振功能成像、迷走神经刺激等多项研究。

  专业特长:1、X片、CT、磁共振成像疑难病例会诊;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计、数据分析,熟悉最为流行的三大数据处理软件(SPM, AFNI, FSL) 3.药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设计、数据分析;4.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分段技术;5.弥散成像:设计、数据分析;6.灌注成像:设计、数据分析;7.磁共振波谱:设计、数据分析;8.经颅脑磁刺激磁共振成像:设计、数据分析;9.迷走神经刺激磁共振成像:设计、数据分析;10.抑郁症脑功能成像:设计、数据分析;11.毒品成瘾功能成像:设计、数据分析。)

  研究兴趣:1. CT和磁共振成像新技术;2.功能性磁共振成像;3.药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4.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5.磁共振弥散成像;6.磁共振灌注成像;7.磁共振波谱;8.早老性痴呆早期结构功能标志;9.经颅脑磁刺激磁共振成像;10.迷走神经刺激成像;11.脑深部刺激成像;12.抑郁症脑功能成像;13.毒品成瘾脑功能成像;14.睡眠障碍对人脑认知功能的影响;15.动物研究;16、神经康复:①脑血管疾病,包括及脑出血,脑血栓等;②运动功能障碍物,包括帕金森综合征等;③语言障碍;④认知功能障碍,包括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障碍、智力减退等;⑤情绪障碍,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⑥睡眠障碍。

  学术成就: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省厅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CT、MRI的新技术及临床应用等。多种专业杂志审稿人或编委;参编论著3部,其中英文2部。发表论文50余篇, 包括Biological Psychiatry,SLEEP, Neuropsychopharmacology等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部分论文单篇国际上引用达80余次,国外总引用次数超过4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