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子宫腺肌瘤介绍

子宫腺肌瘤疾病

就诊科室:
[妇科] [妇产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

病因

【子宫腺肌病病因】

子宫腺肌病病因至今不清楚。l908年Cullen提出基底层内膜侵袭是大多数子宫腺肌病的病因。研究发现,人体所有空腔器官都有粘膜下层,而只有子宫例外。粘膜下层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腺体向肌层内生长,而保持向空腔方向生长。因此,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子宫腺肌病是基底层内膜细胞增生、侵入到肌层间质的结果。而关于引起内膜基底层和间质增生的因素现有四种理论:①与遗传有关;②损伤,如刮宫和剖宫产;③高雌激素血症;④病毒感染。其中,尤以高雌激素血症与子宫腺肌病的关系引人注目。已有实验和研究表明:雌激素或孕激素加泌乳素或许是子宫腺肌病发生所必需的;溴隐亭可能阻断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更近期的研究提示罹患子宫腺肌病妇女的在位内膜和异位内膜都合成雌激素,这些雌激素可能影响子宫腺肌病的生长;子宫腺肌病肌层中芳香化酶和雌酮硫酸酯酶的活性都较对照组显著增强。

【子宫腺肌病病理】

1.巨检子宫多呈均匀增大,呈球形,一般不超过12周妊娠子宫大小。子宫肌层病灶有弥漫型及局限型两种。一般多为弥漫性生长,且多累及后壁,故后壁常较前壁厚。剖开子宫壁可见肌层明显增厚、变硬,在肌壁中见到粗厚的肌纤维束和微囊腔,腔中偶见陈旧血液。少数子宫内膜在子宫肌层中呈局限性生长形成结节或团块,类似子宫肌壁间肌瘤,称子宫腺肌瘤。其剖面缺乏子宫肌瘤明显且规则的肌纤维旋涡状结构,周围无包膜,与四周肌层无明显分界,因而难以将其自肌层剥出。

2.镜检子宫肌层内呈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是本病的镜下特征。因其他疾病切除的子宫作连续切片检查,l0%~30%在子宫肌层中有子宫内膜组织,故诊断子宫腺肌病的确切侵袭深度仍然存在一些争议。

【病理改变】

病变处呈现交错的粗条状肌纤维带和纤维带,有暗红色出血点或小区出现其中,很少有息肉状子宫内膜可向浆膜层突出,组织切片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症状

继发性逐渐加重性痛经,发生在中年生育期妇女,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在一处或数处进入肌壁,形成憩室状影,但其阳性率只有20%左右。最终诊断还靠子宫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检查。

【临床表现】

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

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检查

①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意识,对无典型痛经史者,盆腔检查子宫增大,质硬或伴有触痛结节时,考虑到子宫腺肌病可能。

②提高B超诊断技术。对疑诊病人在月经不同时期(经前、经期、经后)进行B超检查,动态观察超声图像变化,综合分析诊断。弥漫性腺肌病更适合应用阴道超声检查,敏感性达80%,特异性可达74%,较腹部探头准确性高。

③MRI:常用T2重影像诊断子宫腺肌病,于月经前后对比检查,图像发生变化,对诊断有重要意义。MRI可以区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并可诊断两者同时并存,对决定处理方法有较大帮助,这是MRI的主价值,但MRI价格昂贵,只能在必须时采用。

④近年研究发现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以CA125>35kn/L人为诊断子宫腺肌病或子宫腺肌合并子宫肌瘤的阈值,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85%。且CA125在监测疗效上有一定价值。

鉴别

  子宫腺肌症与子宫平滑肌瘤有相似的临床表现。而且在子宫腺肌症的患者中6%~20%伴发子宫平滑肌瘤。病灶边界清晰与否,有无小腔隙和内部回声对于鉴别子宫腺肌症和子宫平

  滑肌瘤是非常有价值的参数。

  子宫平滑肌瘤声像图表现为:

  (1)子宫肌层有清晰的局限性结节;

  (2)边界清晰;

  (3)内部回声均匀(小肌瘤);

  (4)无低回声腔隙。子宫腺肌症的患者,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病率增高并且常伴发其它盆腔异常如卵巢囊肿、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卵巢平滑肌瘤或纤维瘤等。

  这些病变的声像图各有其特异表现,结合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往往因此而漏诊伴发的子宫腺肌症。


并发症

子宫腺肌病的危害一、痛经伴进行性加重,月经异常、不孕、性交痛、盆腔痛、低热、白带增多和经期疼痛等不适症状,痛经所产生的原因可能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改变出血而产生病灶外局部压力增高,周围平滑肌组织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收缩而产生疼痛。

子宫腺肌病的危害二、妇科检查常可发现子宫增大,并且月经期或月经前后子宫增大,以后逐渐变小的特点。但不超过妊娠3个月大小,如大于3个月则往往提示有合并症。

子宫腺肌病的危害三、至于月经过多原因虽从传统观点认为子宫体积增大,内膜面积增多可增加出血机会,但目前从临床观察腺肌症的子宫常小于妊娠3个月大小。

子宫腺肌病的危害四、子宫腺肌病也会导致不孕,近几年随着宫腔操作技术的广泛,有些年轻妇女也有发病在16-30岁的妇女中,而且生育年龄的妇女也可导致不孕的发生。

预防

子宫腺肌病不是肿瘤,但需要警惕是否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资料表明,约有半数子宫腺肌病患者可与子宫肌瘤合并存在。若合并子宫肌瘤,妇科检查时可触及增大的子宫呈现局部性结节隆起,结合B超检查可资鉴别诊断。

子宫腺肌病属于育龄期妇女常见病症,其症状并不严重,体检也只是发现子宫增大,故而并非什么严重的疾病。对此不必过分担心,但要给予重视。若不加以控制,病情必然还会发展,增加不适和痛苦。所以,确诊为子宫腺肌病后,就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即在感到下腹部疼痛不适或痛经时,可用布洛芬、消炎痛或萘普生等抗炎止痛药缓解症状。另外,近年临床医生还使用雌三孕酮作为常规治疗药物,于月经周期的第1天、第3天各服1次,每次服2.5mg。以后每周隔3~4天服用1次,共2次,剂量同前,连续服用6个月为1个疗程。资料表明,经过系统治疗可达缓解症状或治好之目的。

治疗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目前可以做到保留子宫,但目前好多医院建议单纯西医治疗,西医一般采用切除或激素类药物,副作用大。视个体情况慎重选择。

(一)“四镜一丝”联合术:

即宫腔镜、腹腔镜、输卵管镜、生育镜、美国第二代超铂金cook导丝的完美结合,是WHO(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不孕不育诊疗“金标准”。

生育镜:精确探查不孕病因

宫腔镜:能了解子宫内部的情况及子宫角和输卵管间质部有无息肉、粘连等

腹腔镜:能了解盆腹腔内的具体情况,如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情况,尤其是输卵管周围的组织结构及有无粘连等情况

输卵管镜:可以检查输卵管内膜,正常上皮和异常病变,分辨输卵管近端阻塞的原因。

“一丝”:美国COOK导丝。它是一根很微细的导丝,能直接进入患者体内,进行输卵管堵塞的疏通工作。

(二)U型病灶切除术

保子宫治疗子宫腺肌病

以往对弥漫性腺肌病的治疗,多考虑在不穿透宫腔的情况下切除病灶,如病灶处H形切口,但由于子宫的解剖特点,病灶的弥漫性,在不穿透宫腔的前提下,很难将病灶切除干净,因此很多医生认为唯一的办法是切除子宫。但切除子宫随之而来的月经问题、性生活问题以及加速衰老等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如今U形病灶切除术,巧妙地采用逆向思维,郑州华山医院王斌院长独创技术U形切除术,彻底结束了子宫腺肌症“切除病灶的同时,也必须切除子宫”的时代!在2008年“第十六届北京 国际宫腹腔镜学术研讨会”上,保子宫U型病灶切除术得到了来自英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内外200位与会专家代表的高度肯定与赞扬。该术式具有四大优点:

1.微创切除,出血少、恢复快;

2.彻底消除顽固性痛经,不复发;

3.术后恢复正常月经量,纠正贫血;

4.保留子宫正常形态,保留患者生育能力!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胡丽娜

胡丽娜 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妇产科

擅 长:

生殖内分泌研究、不孕症诊治、妇科肿瘤的治疗、...[详细]

段华

段华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妇科微创中心

擅 长:

各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症的微创伤诊治...[详细]

郎景和

郎景和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妇科

擅 长:

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的诊治,妇科肿瘤,...[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