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乙型肝炎抗原血症介绍

乙型肝炎抗原血症疾病

就诊科室:
[传染科] [传染病科] [内科] [血液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乙型肝炎抗原血症为乙肝患者伴发的皮肤病表现。急性期的皮肤表现与HBsAg和抗HBsAg的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有关。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流行面广,发病率高。由于乙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察觉不到。人体皮肤颜色的一些微妙变化也是肝病的早期信号,患者尤其需要注意。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由表面抗原为ayw亚型的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许多人一般都以为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性病毒,只能引起肝脏疾病,并不侵犯其他器官组织。可是,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肝外的很多器官组织中,也能检测到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BsAg、HBcAg、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皮肤是乙肝一种早期累及的组织。

  (二)发病机制

  黄疸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尤其是巩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皮肤黄绿色或褐绿色,常为肝内胆汁淤积,肝内或肝外胆道梗阻所致.部分慢性肝病患者面部及其它暴露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出现面色灰暗发黑,这是由于肝脏病变引发的黑色素代谢障碍所致.由于慢性乙肝患者体内雄/雌激素比率平衡失调,雌激素不能被肝分解破坏而积蓄体内,这种雌激素有扩张小动脉作用,致使手掌和胸前小血管扩张,多见于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的患者。正常的肝内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因门静脉无瓣膜,各交通支显著扩张,可见脐部向四周放射的一簇曲张的腹壁静脉。

症状

  急性乙型肝炎

  在发病前2周可有血清病样表现。主要为荨麻疹样风团,紫癜样皮疹或麻疹样皮疹等。10%~20%的病人发生荨麻疹,少部分病人可发生红斑、斑丘疹、多形红斑、猩红热样红斑、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红皮病、过敏性紫癜及冷球蛋白血症。有病人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有时可伴全身淋巴结程度不一的肿大,质软而稍有压痛。同时可伴有关节痛及关节炎。

  慢性活动性肝炎

  1、皮疹:可在躯干、四肢发生炎症性丘疹,中心化脓、结痂、萎缩,形成特征性痘疮样瘢痕,此皮疹可持续多年,且随肝炎病情的变动而波动。

  2、皮肤颜色改变:巩膜和皮肤染成黄色, 多见于重度肝炎,肝内或肝外胆道梗阻者,皮肤黄绿色或褐绿色.

  3、肝病面容: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多表现为皮肤干枯,面色灰暗黝黑,由于肾上腺皮质机能受累,部分慢性肝病患者面部及其它暴露部位,皮肤色素加深,出现面色灰暗发黑,尤以眼眶周围显著.

  4、肝掌:手掌出现斑状发红,尤其是掌心两旁边缘的大、小鱼际肌及指末端最显著,其特征是加压时退色,减压时又出现。多见于慢性肝炎或者肝硬化的患者。

  5、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故称蜘蛛痣。它出现的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如面、颈、手背、上臂、前胸和肩部等处。痣呈鲜红色,大小不一,可由针头大小至数厘米大小不等.其特征是,有一中心点,周围有辐射状细小血管扩张扭曲。检查时用指尖或者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退色,去除压迫后又复出现。

  6.此外,尚可发生肝病常见的皮肤表现,如红斑、痤疮、红斑狼疮样改变、局限性硬皮病、膨胀纹、紫癜、甲下及甲根部出血,以及结节性多动脉炎等。

检查


  免疫荧光检查:可在皮损的血管中测出免疫复合物及补体。在关节液中可测出HBsAg-Ab复合物。

  HCMV抗原血症分析: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操作相对简单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分离待检者的外周血白细胞,将白细胞悬液制成固定玻片,在与特异性单抗温育,用间接酶染色技术或间接荧光染色技术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视野中阳性细胞个数。发现一个阳性细胞即为阳性。抗原血症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全身性活动性感染,且能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价疗效。



鉴别

  与某些胆囊病和血液病引发黄疸症状相鉴别。

  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一般见于儿童,以2 ~6岁居多。无明显前兆而突然发疹,为针头到绿豆大小扁平充实性丘疹、暗红、紫红或淡褐色。主要发生于四肢及面部,不痒,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经2~8周自然消退,可有轻度脱屑。在皮疹出现的同时或1~2周后发生急性无黄疸性肝炎。患者无肝炎症状或仅有低热、倦怠和全身不适,查体发现肝肿大,但无压痛,血清转氨酶高,血清表面抗原呈阳性。


并发症

  发生于四肢及面部,不痒的丘疹性皮炎,皮疹可持续多年,且随肝炎病情的变动而波动。可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

  严重时可伴有腹壁水肿,出现皮肤紧绷感。

  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深,多为胰头癌、胆道系统癌肿或原发性肝癌.


预防

  1. 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不以任何方式吸毒;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2.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严格血液等体液污染物的消毒处理。应加强献血员和血制品的管理。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具(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内镜、牙钻等)均应一用一消毒。应完善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隔离制度。

  3. 接种乙肝疫苗:

  (1)新生儿接种:

  ①母亲为HBsAg和HBeAg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乙肝疫苗和 HBIG。对双阳性的母亲所生新生儿建议出生时即刻注射HBIG 1ml(200U/ml),1个月再注射同量HBIG;2,3,6个月各注射重组乙肝疫苗10μg肌内注射(上臂三角肌), 其保护率可达95%以上。如单独注射重组疫苗(0,1,6个月)各10μg共3针,其保护率亦可达85%。

  ②母亲为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较好效果。应用重组乙肝疫苗在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各10μg,肌内注射,有同样保护率。

  ③母亲HBsAg阴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即可取得较好效果。重组乙肝疫苗可在出生时、出生后1个月和6个月,各肌内注射5μg,有同样保护率。

  (2)儿童和成人接种:

  对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学龄前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可采用重组乙肝疫苗5μg×3 (0,l,6 个月)的方案。

  成人中易感者仅为少数,故最好先进行 HBsAg及抗-HBs的检测,两者均阴性者再进行接种,剂量可用重组乙肝疫苗 10μg×3 (0,1,6个月)方案。

  (3)意外受染者的接种:

  意外受染者乃指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已知受染者已经HBsAg 阳性或抗-HBs阳性,则可不予处理。如果不知原来是否阳性,应立即抽血查HBsAg及抗-HBs,然后立即(越早越好)肌注HBIG,其剂量以能使血中抗-HBs达到>10mU/ml为度。因此,如果HBIG含抗-HBs 200U/ml时,可注射0.05~0.07ml/kg;如果含量较低,则应相应增加剂量。输血受染者HBIG的剂量应加大,至少应使血中抗-HBs达20mU/ml以上。然后再根据检测结果进行不同处理:对于非输血受染者,如果HBsAg或抗-HBs阳性即可不再处理。如果两者均阴性应再注射三针重组乙肝疫苗5μg×3 (0,1,6 个月)。对于输血受染者则不论检测结果如何均应再注射三针重组乙肝疫苗10μg×3(0,1,6 个月)。

  目前国内已改用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其中一种是酵母疫苗,其免疫原性较强, 5μg可相当于血源疫苗的10μg。另一种是CHO(中国地鼠卵细胞)疫苗,其免疫原性与血源疫苗类似。乙肝疫苗是安全的,即使是血源疫苗,由于进行了严格的灭活措施,也不会感染其他疾病。乙肝疫苗的副作用很轻,多为局部疼痛,偶有红肿、硬结。全身反应以发热为主,>38℃ 者约占1.8%,其次为乏力、上呼吸道症状、胃肠道症状,罕见吉兰-巴雷综合征。对甲醛或硫柳汞过敏者禁用。可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未见相互干扰作用。


治疗

    (一)治疗

     按乙型肝炎处理。皮疹作对症处理。

  (二)预后

  当出现以上乙肝的皮肤症状时,患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乙肝一定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发现的越早,治愈率越高。

  慢性乙型肝炎预后较差。少数患者可以彻底痊愈。大多数患者治疗后病情可得到缓解和稳定,但HBsAg仍常阳性,有时仍可复发。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更少数可发展为肝细胞癌。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师齐京

师齐京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肝病科

擅 长:

精通内科肝病专业的中西医理论,擅长治疗慢性肝...[详细]

周卫平

周卫平 主治医师

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肝病科

擅 长:

[详细]

刘华宝

刘华宝 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肝病科

擅 长:

擅长对各期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晚...[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