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疫毒痢介绍

疫毒痢疾病

疾病别名:
急性中毒性痢疾
就诊科室:
[传染科] [传染病科] [中医科综合] [中医科] [儿科综合] [儿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疫毒痢又称疫痢、时疫痢,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常发于夏秋季节,以2~7岁儿童为多见。临床以发病急骤,壮热、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相当于西医的中毒性菌痢。

病因

疫毒痢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病是由于染有疫毒的不洁之物,从口入腹,蕴伏肠胃,为其主要发生原因。着凉、疲劳、饥饿,以及其他疾病后体弱未复,则为发生本病的诱因。夏秋之季,湿热内盛,脾胃受困。小儿脾胃脆弱,秽邪疫毒最易入侵,毒聚肠中,其正气尚盛者与邪相争,则湿从热化,热盛化火,内窜营分,进迫厥阴、少阴,则可出现壮热、神昏、抽风的邪实内闭;若正不敌邪或在闭厥的同时,又可伴见正气不支的虚脱证。

症状

疫毒痢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症状:发病急骤,腹痛剧烈,里急后重频繁,痢下鲜紫脓血,呕吐频繁,寒战壮热,头痛烦躁,精神极其痿靡,甚至四肢厥冷,神志昏蒙,或神昏不清,惊厥抽搐,瞳仁大小不等,舌质红绛,苔黄腻或燥,脉滑数或微细欲绝。临床亦可下痢不重而全身症状重者,突然出现高热,神昏谵语,呕吐,喘逆,四肢厥冷,舌红苔干,脉弦数或微细欲绝。

检查

疫毒痢应该做哪些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疫毒痢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本病应与小儿暑温作鉴别。小儿暑温亦发生在夏秋季,也有高热、抽搐、昏迷,但其高热不在第一天,并且始终无脓血便。

并发症

疫毒痢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疲乏力。

预防

湿热疫毒之邪多形成于夏秋季节,加之其时气候炎热,人们喜嗜生冷,尤易导致邪从口人,蕴结胃肠,逆乱气机,燔灼气血而病。病变主要在气分胃肠,可内陷心营,甚者可致内闭外脱。湿热疫毒之邪壅滞肠道,燔灼气血,为疫痢的主要病机。疫毒之性猖獗,伤人最速,故发病急骤,热毒鸱张,气血瘀滞,故腹痛剧烈,里急后重;热毒燔灼,耗伤气血,互为搏结,化为脓血下利,或暴注下迫;热盛阳明,灼伤津液,则壮热口渴;热扰于上,攻及脾胃,故头痛烦躁,腹满不食,呕吐恶心;舌红、苔腻,脉滑疾,为热毒炽盛之征象。若疫毒蒙蔽神明,引动肝风,则见神昏惊厥;若热毒鸱张,郁结肠腑,气机逆乱,可见暴利致脱。疫毒痢病总的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行气和血为主。结合不同证候表现,可分别兼以除积导滞,或凉血平肝,或救逆固脱等。  

治疗

疫毒痢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


毒邪内闭


【证见】 突然高热,恶心呕吐,烦躁谵妄,甚则反复惊厥,神志昏迷,或痢下脓血,小便黄赤,或虽未见下痢症状,但肛检有脓血便者。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清肠解毒,泻火开闭。


【方药】


1.主方黄连解毒汤(王焘《外台秘要》)加减


处方:黄连10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栀子10克,白头翁10克,秦皮10克,马齿苋15克,凤尾草15克。水煎服,每日1-2剂。


昏迷惊厥者,加钩藤10克、水牛角30克(先煎),研服至宝丹半粒。壮热不退者,加寒水石15克、紫雪散1.5克(吞)。恶心呕吐者,加玉枢丹3克,分2次吞服。大便量少,或无粪便,肚腹作胀者,加生大黄10克(后下)、枳实10克。


2.中成药


(1)黄连解毒丸,口服,每次5~10克,每日2―3次。


(2)泻痢宁,口服,每次3―6片,每日3次。


(3)治痢片,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4)香连丸,口服,每次3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菌痢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


处方:白头翁20克,秦皮10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黄连5克,木香5克(后下),葛根15克,槟榔15克,白芍10克,甘草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2剂。


内闭外脱


【证见】 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汗出不温,脉细数无力,皮肤见有花纹,口唇紫绀,或口吐咖啡状物,呼吸浅促,节律不匀,目光无神,神志不清。


【治法】 扶正固脱,潜阳熄风。


【方药】


1.主方参附汤(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加减


处方:人参6克(另炖),熟附子6克。水煎服,每日1―2剂。


汗出不温或抽搐者,加龙骨、牡蛎各30克(先煎)。呼吸浅促不匀者,加五味子10克、山茱萸15克。口唇青紫、舌黯红者,加桃仁lO克、红花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大便有脓血者,加白头翁10克、苦参10克、葛根15克。若病情好转后,则按治痢法则随证施治。


2.中成药


(1)人参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2)人参北芪片,口服,每次4~6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参附龙牡救逆汤(江育仁等《中医儿科学》)


处方:人参6克,附子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疫毒痢其他疗法


1.外治法


(1)大黄适量,研为细末,过筛,醋调为膏,用纱布包裹,敷于神阙穴。一日一换,直至病愈。


(2)苦参适量,烘干研为细末,过筛。每次6~8克,用开水调为膏,纱布包裹,敷于神阙穴。一日一换,直至病愈。


2.针灸疗法 高热惊厥者,针人中、百会、内关、风池穴,中强刺激。如见脱证,针人中、中冲穴,采用间歇性刺激法,进针后每隔4-5分钟捻针1次,并可同时艾灸气海、百会。呼吸不整者,可频频针刺会阴穴。


3.推拿疗法 推大肠、分阴阳,推上三天、退下六腑,揉龟尾,推下七节,推上七节。


4.饮食疗法


马齿苋粥:马齿苋500克,粳米100克。马齿苋洗净,捣烂后过滤取汁,与粳米煮成稀粥,分次食用,主治湿热赤白痢。


马齿苋绿豆汤:马齿苋200克(干品50克),绿豆100克,洗净后共煎汤,顿服,连服3~4日。主治湿热赤白痢。


白头翁饮:白头翁50克,金银花30克,木槿花30克,白糖30克。将前三味药加水煎,取浓汁200毫升,加白糖温服,每日3次。主治湿热赤白痢及疫毒痢。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谭明贤

谭明贤 主任医师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

儿内科

擅 长:

长脑血管病,痴呆、头痛、癫痫、多发性硬化及周...[详细]

杨光

杨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常见病[详细]

徐淑云

徐淑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内科[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