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胸廓出口综合症介绍

胸廓出口综合症疾病

就诊科室:
[外科] [胸外科] [骨科] []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胸廓出口综合征是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上口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如手臂冰凉、容易疲劳或肩手臂或手有钝性疼痛,做上肢超过头部的活动时困难等。

病因

  前斜角肌起自第3~6颈椎横突的前结节,肌纤维向前外下走行,止于第1肋骨的前端上缘锁骨下动脉沟前

  胸廓出口综合征方的前斜角肌结节,中斜角肌多数起自所有颈椎横突后结节,少数起自第2~7、3~7或3~7颈椎横突后结节,向外下止于第1肋骨上面锁骨下动脉沟的后方或外后方。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骨构成的一三角形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支配上肢的血管神经有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锁骨下动脉自主动脉弓发出后,呈弓形跨越第1肋骨,穿过斜角肌间隙,进入肋锁间隙。锁骨下静脉并不通过斜角肌间隙,而是自前斜角肌的前方越过,注入颈静脉。臂丛神经由C5至T1神经根前支组成,各神经根出椎间孔后向外下走行,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穿过斜角肌间隙。C5、C6神经根组成臂丛神经的上干,C7神经根单独组成中干,C8、Tl神经根组成臂丛神经的下干,其中下干直接跨越第1肋骨,各干分为前、后两股共同走行于肋锁间隙内,向外下通过此间隙后,进入胸小肌后面的胸小肌后间隙,再进入腋部。在神经及血管束的周围,有纤维结缔组织形成的神经血管鞘。臂丛神经的上述行程中,在以下部位最易受压:①斜角肌间隙;②肋锁间隙;③胸小肌后问隙。

  上述解剖部位的任何先天性或后天因素所造成的异常,均可直接或间接地压迫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产生临床症状。

  先天性的解剖结构异常包括骨性异常及软组织的异常。常见的骨性异常有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第1肋骨的上 移使肋锁间隙狭窄。软组织异常可由于前中斜角肌的肥厚;斜角肌先天性束带,多在前斜角肌与第l肋骨之间形成束带,压迫血管神经;斜角肌挛缩,斜角肌间隙变小;胸小肌的止点异常以及其他部位先天性的异常纤维束带压迫等。后天性的因素包括在上述解剖部位的肌肉组织增生及萎缩而导致肌肉力量失衡,解剖位置改变,牵拉及压迫血管神经束。长颈及肩胛带下垂的人群易发生胸廓出口综合征。此外,创伤在胸廓出口综合征的发生中亦有一定的作用,锁骨及肋骨骨折不仅可直接损伤锁骨下血管及臂丛神经,而且可因骨折畸形愈合、异常的骨痂生长、局部瘢痕组织增生以及肌肉组织损伤后出血水肿.纤维化,压迫血管神经束,另外,血管损伤产生的假性动脉瘤或胸廓出口处发生的肿瘤也可直接压迫臂丛神经。在上述病因中,以斜角肌病变最为常见,颈肋次之,肋锁间隙及胸小肌间隙狭窄少见。

症状

  (1)臂丛神经受压:臂丛神经以跨越第1肋骨的下干最易受压,上干受压的较少,主要表现是臂丛神经下干受压的症状。病人主要表现为患侧肩部及上肢疼痛,无力,发病早期疼痛为间歇性,可向前臂及手部尺侧放射,肩外展及内旋时疼痛加剧。严重者可出现前臂及手部尺侧的感觉异常,甚至出现肌肉瘫痪,肌肉瘫痪及萎缩以小鱼际及骨问肌为甚,表现为爪形手畸形,有时也存在大鱼际肌及前臂肌肉肌力减退。锁骨上区有压痛并向前臂放射。多数病例前斜角肌紧张试验阳性,检查方法是病人坐位,头转向健侧,颈部过伸,同时将健侧手臂向下牵拉,患肢麻木疼痛加重并向远端放射为阳性。

  (2)血管受压:一般病人不出现严重的血运障碍,当病变刺激血管时,可出现上肢套状感觉异常,患肢上举时感发冷,颜色苍白,桡动脉搏动减弱,锁骨下静脉严重受压时,则出现患肢远端水肿,发绀。血管严重受压时可出现锁骨下血管血栓形成,肢体远端血运障碍。Adson征,Roos征等试验常为阳性。①Adson征:病人端坐,双手置于膝上,将头转向患侧,下颌抬起使颈伸直,嘱病人深吸气后屏气,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者为阳性;②wright征:病人取坐位,检查者一手触摸病人桡动脉,同时将上臂被动地过度外展,如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腋下出现杂音者为阳性;③R∞s征:将病人的双侧上肢外展90。并外旋,嘱病人作双手连续快速的伸、屈指动作,如出现疼痛加重,无力,患肢自动下落者为阳性。

检查

  电生理检查

  如果运用得当,电生理检查可判断神经损伤的水平,而且有助于鉴别肌源性或神经源性病变。本病肌电图检查异常常局限于手内部肌,表现为出现纤颤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uP)下降等慢性神经源性病变的表

  胸廓出口综合征现。神经传导研究(NCS)的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为前臂内侧皮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振幅降低或不能引出,尺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振幅稍降低,正中神经运动神经动作电位振幅降低,而正中神经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正常。F波延长。体感诱发电位检查(SEPs)的典型改变是尺神经SEPs异常,而正中神经的SEps正常,常表现为尺神经N9反应振幅衰减,伴或不伴N13反应振幅衰减,少数情况下,N9及N13反应不能引出,或虽能引出,但潜伏期延长。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协助诊断本病的一项重要检查方法,颈椎正位片可发现有无颈肋及第7颈椎横突过长,胸片及锁骨的切线位片可发现有无锁骨及肋骨的畸形。有时:MRI检查有助于发现锁骨上区是否存在肿瘤及有否纤维束带压迫血管神经,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MRI并不能发现压迫臂丛神经的纤维束带。

  依据上述的临床表现,对症状、体征、x线片及电生理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不难作出胸廓出口综合征的诊断。

鉴别

  颈椎病

  亦可出现上肢疼痛,无力,感觉异常,但颈椎病病人颈部常有压痛,压头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常为阳

  胸廓出口综合征性。x线片有颈椎骨刺增生,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改变等退行性变的表现,CT及MRI可显示椎间盘变性及神经根、脊髓受压。

  肘管综合征

  为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手无力,患肢手部尺侧感觉异常,小鱼际及骨间肌萎缩,爪形手,与本病主要累及尺神经所产生的临床表现相似,但前者无肩部症状,不波及正中神经,体征局限于肘部以下,AdSOn征、wright征、f0Os征等特殊试验阴性。

  腕管综合征

  为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所致,主要表现为手部桡侧2/3及桡侧3个半手指的感觉障碍,拇指对掌功能障碍,通过临床症状及检查,不难鉴别。

并发症

  胸廓出口综合征可以并发哪些疾病?早期血栓为纤维素血小板型,可出现雷诺氏(Raynaud)现象,交感神经纤维收缩反射可加重指尖血管阻塞,静脉在过度外展或内收时受到压迫,可观察到血液逆流停滞和外周静脉压上升,压迫消失后恢复正常,静脉壁反复损伤可发展类似炎症后纤维化样改变,静脉呈白色,失去半透明状态,且口径明显减小,形成侧支循环,早期发展趋势为静脉血栓,如侧支循环尚未形成,则可引起指端坏死改变。

预防

  胸廓出口综合征应该如何预防?避免用肩扛重的东西,因这样会压迫锁骨,且增加在胸出口上的压力,也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练习使肩部肌肉强壮, 下面介绍四个练习,每日每种练习各做10次,重复两次。1. 在角落伸展: 站在角落里,大约离开一英尺左右,两手放在两面墙壁上, 身体向角落靠,感觉到脖子有牵拉为止,坚持5秒钟。2. 脖子伸展: 左手放在后脑勺上,右手放在背后,用左手将头部向左肩靠,右边脖子有牵拉感为止,坚持 5 秒钟, 换手再向相反的方向练习。3. 肩关节活动训练: 耸肩,然后向后,向下运动,类似肩关节做圆弧形运动。4. 脖子收缩: 向地笔直地昂起头,保持下颚位置,坚持5 秒。严密观察病情,防止肢体缺血加重;采取一切措施,减轻神经,血管受压;加强卫生宣教,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如症状较轻,无神经损伤症状,可试行康复疗法:适当休息,悬吊患肢,不提重物,肩部可作耸肩活动,局部热敷,按摩,前斜角肌肉行奴夫卡因封闭,试行1个月左右,如症状加重,影响生活与工作,应行手术治疗;适当给予体育疗法,理疗,最大限度恢复功能。

治疗

  非手术治疗

  如病人自觉症状轻微、无神经损伤的表现,可采用非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包括悬吊上肢、适当休 息、局部理疗、前斜角肌局部封闭、口服止痛药及非甾体消炎药、减轻体重、加强肩部功能锻炼等方法。如治疗无效,则应采用手术方法加以治疗。

  手术治疗

  如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病人症状严重,存在感觉减退,肌肉萎缩瘫痪等神经损伤的表现,应尽早手术,以解除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的压迫。本病的手术方式及手术人路较多,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有锁骨上斜角肌切除和经腋第1肋骨切除。

  通过此手术可达到以下目的:①切除颈部压迫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的各种肌肉组织,如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及肩胛舌骨肌等;②切除产生压迫的骨性组织,如第1肋骨、颈肋等;③切除产生血管神经压迫的各种肌纤维束带、韧带,同时还可进行肩胛上臂丛神经的松解。

  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

  (一)保守治疗 适用于症状轻和初发病人,方法有:

  1.左或右锁骨上窝压痛区注射1%普鲁卡因5ml加氢化可的松1ml注入局部肌肉内,每周1次,3~5次为一疗程。局部肌肉有劳损史者效果明显。

  2.口服地塞米松、强的松和消炎痛等药物。

  3.理疗:锁骨上窝采用透热疗法或碘离子透入。

  4.肩带肌肉锻炼的体疗和颈部牵引等。

  (二)手术治疗 适用于经过1~3个月非手术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尺神经传导速度经过胸廓出口低于60m/s者;血管造影显示锁骨下动脉和静脉明显狭窄受阻者;局部剧痛或静脉受压症状显著者。

  手术原则是解除对血管神经束的骨性剪刀样压迫,必须截除第1肋骨全长和解除有关压迫因素,使臂丛和锁骨下动脉下移而又不产生畸形并发症。

手术途径有两种:\"图1\"

  图1(一)腋下途径 全麻或高位硬膜外麻醉,斜卧位,患肢抬高45°,抬举上肢后在腋毛下缘第3肋骨水平作长6~7cm横行切口。在胸大肌和背阔肌间解剖至胸廓,在筋膜下向上分离至腋窝顶部。在第1肋骨上缘见到神经血管束。抬举上肢使血管神经束离开第1肋骨,切断前斜角肌,切除第1肋骨和骨膜,前端至肋软骨,后端至横突,术毕检查骨残端有无压迫臂丛。此手术创伤较小,出血较少,但显露差,易造成第1肋骨切除不彻底(图1)。

  图1 胸廓出口综合征手术切口腋下途径

  病人取斜侧卧位,上肢上举,切口至第三肋上面至腋毛下缘

  (二)肩胛旁途径 全麻下侧卧位,患肢向上90°。切口起自高位肩胛骨旁区,沿肩胛骨内方向下绕向腋部。切断背阔肌,菱形肌和前锯肌。将肩胛骨向上向外撑开,切断中斜角肌纤维,显露第1肋骨。切除第2肋骨后段,增加对第1肋骨显露而对第2肋间神经起减压作用。对颈椎侧凸或圆椎胸也起到扩大胸顶空隙作用。切断第1斜角肌和第1肋骨全长,而对骨性异常如颈肋、椎体横突过长及异常纤维束带等均应切除,此手术切口较大,术毕时需仔细止血防止血肿后机化粘连。此切口能满意截除第1肋骨和解除有关压迫因素,适用于再次手术病人。缺点是创伤较大,出血较多。手术并发症有损伤胸膜引起气胸,术中牵拉臂丛引起手臂麻木无力或术后血肿的感染。术后约有90%以上的病例症状消失。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彭亦良

彭亦良 副主任医师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骨科

擅 长:

创伤骨科、小儿麻痹后遗症、脑瘫后遗症及骨肿瘤...[详细]

林进

林进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骨科

擅 长:

各种膝关节、髋关节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各种疑难...[详细]

孙天胜

孙天胜 主任医师

北京军区总医院

骨科

擅 长:

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外科,特别是治疗脊柱...[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