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小儿胃炎介绍

小儿胃炎疾病

就诊科室:
[儿科综合] [儿科] [小儿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小儿胃炎是儿童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过去人们只是重视胃炎在成人中的发病,对小儿胃炎的认识不足,且存在误区,单纯地认为小儿胃肠症状出现多以胃肠功能紊乱、脾胃不和、肠痉挛的原因。随着小儿胃炎发病率逐年增加,医学界开始对小儿胃炎重新定义。小儿胃炎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病因

1.用药不当:有些小孩因病经常服用消炎痛、激素、阿司匹林和抗生素等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易损伤胃粘膜,诱发胃窦炎。

2.儿童平常缺乏体育锻炼、疲劳过度和精神紧张。

3.挑食或偏食:孩子长期挑食,易引起多种维生素、必需矿物质等营养素缺乏,从而会影响胃窦的正常功能,日久也可导致胃窦炎。

4.不良饮食习惯:如有些家长早餐给小儿吃油条、煎馒头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空胃时喝冷饮、吃冷食,或整天零食不断,均可使胃液及胃酸分泌失调,影响胃窦粘膜的营养,日久便会导致胃窦炎。

5.卫生习惯不好:如不刷牙、饭前便后不洗手、不剪指甲,食物易被细菌感染,若感染幽门螺杆菌,就可导致胃窦炎。

6、幽门螺杆菌(HP)感染:83年澳大利亚学者发现病原菌,90年代在儿童中进行逐步深入研究,发现小儿胃炎中50%病人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且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发现有家庭聚集现象:父母HP阳性,子女HP检查阳性率明显增高。此外胃肠功能不好如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等病人,HP感染明显。

症状

小儿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腹痛,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痉挛性腹痛,可发生在餐前或餐后,也可发生在夜间或毫无规律。

家长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起病隐匿,症状又不典型,再加上儿童不能准确描述病情特点,因此容易被家人和医生忽视,或者被误诊为肠蛔虫症、消化不良等。

小儿胃炎一般状况良好,也可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或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检查

1.胃泌素 胃泌素由胃窦G细胞分泌。文献报道出生后血清胃泌素为88pg/ml,生后第2周增至119pg/ml。另作者报告用放射免疫法对148例小儿的血清胃泌素进行了检测,结果出生后第1周为264.92pg/ml,第2~4周为250.07pg/ml,至3岁时达高峰,为300.7pg/ml,3岁以后随年龄逐渐降至成人水平即(130.84±8.34)pg/ml。各家测得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不一致,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2.幽门螺杆菌检测 包括胃镜下取胃黏液直接涂片染色,组织切片染色找Hp,Hp培养,尿素酶检测。其次是非侵袭法利用细菌的生物特性,特别是Hp的尿素酶水解尿素的能力而形成的呼气试验(13C-尿素呼气)检测Hp。血清学HpIgG抗体的测定,因不能提供细菌当前是否存在的依据,故不能用于目前感染的诊断,主要用于筛选或流行病学调查。以上方法中,以尿素酶法最为简便、快速,常一步完成。13C-尿素呼气试验,因此法价格昂贵,临床普及受到限制。

3.内因子 1周的胎儿胃内已存在内因子,生后3个月胃内因子达到成人水平。正常成人内因子分泌量为77.00U/h。检查内因子含量有利于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的诊断。有人发现有的小儿先天性内因子分泌缺陷。胃液内有400~600U内因子就能维持维生素B12的正常吸收。故即使萎缩性胃炎患者也不易发生恶性贫血。

4.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原是由主细胞分泌的,在酸性环境中被激活成具有消化功能的胃蛋白酶。其分泌量与胃酸一致,惟主细胞数量多于壁细胞,故在病态时受影响程度不如胃酸明显。

5.胃酸测定 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甚至缺酸。新生儿胃内容是酸性的,刚出生的婴儿在清除咽下的碱性羊水之后,测得的pH值小于4。出生后7~10天盐酸浓度达最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出生后2~3个月达成人水平。本院对64名11~14岁儿童进行了空腹胃酸和胃黏膜组织学检查,发现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的胃酸结果与正常儿相近,与文献报道一致,仅少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酸降低,原因不明。从理论上讲浅表性胃炎病变不侵犯腺体,不应出现胃酸过低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可能有部分患儿在组织结构改变之前,已经出现了功能的改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6.胃镜检查 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诊断方法,并可取黏膜活体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慢性胃炎在胃镜下表现为充血、水肿,反光增强,胃小凹明显,黏膜质脆易出血;黏液增多,微小结节形成,局限或大片状伴有新鲜或陈旧性出血点及糜烂。当胃黏膜有萎缩改变时,黏膜失去正常的橘红色,色泽呈灰色,皱襞变细,黏膜变薄,黏膜下血管显露。病理组织学改变,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细胞增生,固有膜炎症细胞浸润,腺体萎缩,炎症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

7.X线钡餐检查 对慢性胃炎的诊断无多大帮助。依据国外资料,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者X线检查显示有胃黏膜炎症者仅20%~25%,虽然过去多数放射学者认为,胃紧张度的障碍、蠕动的改变及空腹胃内的胃液,可作为诊断胃炎的依据,但近年胃镜检查发现,这种现象系胃动力异常而并非胃炎所致。

鉴别

小儿胃炎可通过胃镜、B超、24h pH监测综合检查,排除肝、胆、胰、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在发作期,应注意与胃穿孔或阑尾炎早期鉴别。

并发症

急性小儿胃炎发病较急,往往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引起。化学物质有药物,如水杨酸纳、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等;物理因素如进食过冷、过热和过于粗糙的食物,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此外,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小儿胃炎。急性胃炎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或食欲减低。若治疗不彻底,可因饮食不当症状反复出现,就会转变为慢性炎症。

研究发现,慢性小儿胃炎与免疫、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激素调节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急性胃炎若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胃黏膜长期受刺激,如进食过急,无规律、无约束地饮食,喜食过热、过冷、粗糙、辛辣的食物,常服用阿司匹林、氯化钾等药品,都有可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肿,发生胃炎。慢性小儿胃炎的主要症状是腹上区或剑突下不适、隐痛,甚至有疲乏、精神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可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胃炎的发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不利,对孩子的消化和营养吸收都有很大的阻碍,可能导致孩子营养的缺乏。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都是有很大妨碍,这些都是家长应该注意的。

预防

孩子的急性胃肠炎是很容易预防的,只要家长了解发病原因,合理调节孩子的饮食,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染,就可以使自己的孩子不得这种病。

1、对孩子的用药应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2、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感染。

3、避免给孩子使用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治疗

小儿胃炎的食疗:

1.白芍石斛瘦肉汤

用料:猪瘦肉200克,白芍10克,石斛10克,猴头菇 1个、胡萝卜1个。

制法:瘦猪肉、胡萝卜切块,白芍、石斛、猴头菇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1~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益胃养阴止痛。适用于烦躁、消瘦、食欲不佳、便秘的患儿,此方适合治疗小儿胃炎。

2.鲫鱼汤

用料:鲫鱼2条,草豆蔻3克,陈皮3克,薏米60克,生姜2片。

制法:将草豆蔻捣烂,放入洗净的鱼腹内,将鱼与陈皮、薏米、生姜一齐放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1小时。

功效:化湿醒脾。适用于上腹疼痛、消瘦、食欲不佳、舌苔腻的小儿胃炎患儿。

3.猪肚胡椒汤

用料:猪肚1只,胡椒9~15克。

制法:将猪肚洗净,胡椒粉碎后放入猪肚内,用线扎紧猪肚口,加清水适量,武火煎沸后,文火煮1~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温胃散寒。适用于胃部隐痛、手足不温的小儿胃炎患儿。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谭明贤

谭明贤 主任医师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

儿内科

擅 长:

长脑血管病,痴呆、头痛、癫痫、多发性硬化及周...[详细]

杨光

杨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常见病[详细]

徐淑云

徐淑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内科[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