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小儿胆道蛔虫症介绍

小儿胆道蛔虫症疾病

疾病别名:
小儿胆道蛔虫病
就诊科室:
[儿科综合] [儿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胆道蛔虫症(biliary ascariasis)由于蛔虫进入胆道引起胆道及胆道开口奥狄(Oddi)括约肌痉挛而发生腹部阵发性剧疼。多发生在学龄儿童,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下降。

病因

小儿胆道蛔虫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下列因素可诱发胆道蛔虫症:


①肠功能紊乱:如发热腹泻,肠腔内环境发生改变,促使蛔虫活动增强。


②驱虫药不足,激惹蛔虫活动增强。


③药物或饮食改变了肠腔内酸碱度,蛔虫厌酸喜碱,低酸可促使蛔虫逆行向上。小儿肠道内常有蛔虫寄生,但一般不出现症状,当饥饿、高热、胃肠道术后或服用驱虫药剂量不当后,改变了机体的正常环境。胃肠道功能紊乱,内在环境改变,加上蛔虫有钻孔的习性,蛔虫就可以窜到十二指肠。当胆道下端Oddi括约肌松弛、功能不全、胆道扩张、嗜碱性的蛔虫容易钻入胆道。蛔虫进入胆道后的机械性刺激使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也带来了胆道感染。


(二)发病机制当空肠、回肠内蛔虫受到刺激,可逆行向上至胃和十二指肠;蛔虫有钻孔的习性,当Oddi括约肌放松时,蛔虫即进入胆总管、肝管,甚至进入肝内,蛔虫进入胆道后因虫体的活动引起平滑肌痉挛发生剧烈上腹疼痛,并可因虫体带入细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发生胆道感染,引起肝脓肿,可严重地威胁患儿生命。一般小儿胆道蛔虫症多为一条蛔虫的前半部进入胆道,但也曾见过数十条蛔虫进入一个4岁小儿胆总管内的报道。蛔虫进入胆道后,可自动或被动排出。胆道内蛔虫退出有3种形式:


①部分虫体在胆管内,尾部仍在十二指肠,因头部受到胆管痉挛的压迫,尾部强烈卷曲使虫体退出胆道,这种形式最多见;


②虫体全部进入胆管,以后虫头调转,渐渐钻出。


③虫体死亡或麻痹后,部分腐烂,随胆汁排出,然而数量较多的蛔虫进入胆道或肝内,则不易退出。

症状

小儿胆道蛔虫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有蛔虫感染史,主要症状有:


1.腹痛呕吐 起病急骤,突感右上腹剧烈疼痛,不能安卧,弯腰翻滚,哭闹出汗,面色苍白或涨红,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有时呕吐,偶吐蛔虫。间歇期疼痛基本消失,或只有上腹部微痛,短时间后再次发作剧烈疼痛,发作与间歇无规律,与蛔虫活动有直接关系。蛔虫死在胆道内或退出胆道则疼痛渐消失。


2.体征 主要在右上腹剑突旁有小范围压痛区,不发作时压痛点仍存在。并发症发生后,压痛范围增大且出现腹肌紧张,伴有发热。极少病人出现黄疸。


1.临床特点 有便虫或吐虫史,有服驱虫药史,阵发性剧烈上腹疼痛及剑突右侧压痛点。


2.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 做十二指肠引流,三部分引流液都可有蛔虫卵。根据以上可做出诊断。

检查

小儿胆道蛔虫症应该做哪些检查?


1.大便检查 可发现虫卵、大便潜血可阳性。


2.外周血象 并发感染时,有感染性血象,白血病计数增高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血生化检查 引起肝炎时转氨酶可增高。


4.十二指肠引流检查 十二指肠引流液可见虫卵。


1.钡餐或十二指肠注钡造影 可见十二指肠内有蛔虫影。


2.口服或静脉胆道造影 可于胆道各部查出虫影。


3.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 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为纤维十二指肠镜逆行胆道造影或取虫。 4.B超检查 可显示胆总管扩张及蛔虫影。

鉴别

小儿胆道蛔虫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与胆囊炎,胆石症和胰腺炎相鉴别,但本症可引起前述并发症,依靠病史和辅助检查协助鉴别诊断。

并发症

小儿胆道蛔虫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胆道蛔虫症的并发症主要有下列几种:


1.胆道感染 多为大肠埃希菌感染。患儿发热,右上腹压痛紧张范围扩大,且持续存在,有时于右季肋下能摸到肿大疼痛胆囊。末梢血象白细胞增高。


2.胆道坏死 原来的阵发性剧痛减轻,但剑突及右季肋下压痛区扩大,并出现腹肌紧张。如有坏死穿孔,则肌紧张范围更扩大至左上腹或右下腹,发生胆汁性腹膜炎时,出现全腹膨胀,肌紧张,并有时出现休克。


3.肝炎和肝脓肿 蛔虫引起的肝炎表现为肝大并有压痛、高热、白细胞增高以及转氨酶上升。脓肿形成时,原有的阵发性剧痛消失,而以高热、肝大及压痛为主要症状。肝脏超声波检查可测知单一或多发脓肿。有时肝脓肿破入膈下或胸腔,出现膈下脓肿或脓胸。


4.胰腺炎 由于胆道出口括约肌痉挛及蛔虫堵塞胆道出口,使胰液反流而发生急性胰腺炎,左上腹有压痛和腹肌紧张。血及尿淀粉酶增高。


5.肝脏、胆道出血 蛔虫上行入肝内小胆管,因严重感染可导致肝或胆道出血,经消化道排出,表现为大量血便,呕吐咖啡样物或呕血。


6.胆石症 胆道内蛔虫卵或蛔虫残体都可成为核心,形成结石,是胆道蛔虫的后遗症。在儿童期很少见。

预防

小儿胆道蛔虫症应该如何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2岁以上小儿应定期服用驱虫药;增强体质,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治疗

小儿胆道蛔虫症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单纯胆道蛔虫症用非手术疗法,大多在1周内痊愈。疑有多数蛔虫进入胆道和有严重并发症时需手术治疗。


1.非手术疗法 主要措施是解痉止痛,促使蛔虫排出及预防或治疗感染。


(1)中药疗法:以安蛔祛虫为目的。


(2)针刺疗法:迎香透四白,用捻转法。人中用震颤法。


(3)解痉止痛剂:学龄儿童用哌替啶(杜冷丁)1~2mg/kg加阿托品0.3~0.5mg肌注。口服阿司匹林有止痛解痉作用,高酸性物也有驱虫作用。


(4)抗生素:庆大霉素、甲硝唑(灭滴灵)及红霉素等用以预防和控制感染。


(5)驱虫药:参阅蛔虫病节或用氧驱虫。


2.手术疗法 胆道蛔虫症的手术指征为:


(1)长期(1周以上)严重的剧痛,非手术疗法不能控制,剑突下肌紧张范围扩大或有黄疸者。


(2)肝肿大有压痛,经超声波检查疑有肝脓肿。


(3)胆道造影证明胆道内死虫长期不能排出者。手术方法为切开胆总管取虫,并作胆总管引流。


(二)预后及时诊断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多数预后良好。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谭明贤

谭明贤 主任医师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儿童分院

儿内科

擅 长:

长脑血管病,痴呆、头痛、癫痫、多发性硬化及周...[详细]

杨光

杨光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及常见病[详细]

徐淑云

徐淑云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小儿内科

擅 长:

内科[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