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介绍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疾病

疾病别名:
脑膜炎萘瑟氏菌肺炎,脑膜炎双球菌肺炎
就诊科室:
[内科] [呼吸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主要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至于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有不少人认为是继发于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的一种少见的化脓性迁徙合并症。实际上,1907年首次报告后,已有许多资料表明脑膜炎奈瑟菌可作为原发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引起原发性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病因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双球菌(diplococcus intracellularis),为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对排列。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通常采用血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细菌在5%~10% CO2,温度为35~37℃,湿度为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选择性培养基有利于痰标本中脑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和鉴定。如改良Tayer-Martin(MTM)琼脂含有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生长较快的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有利于脑膜炎奈瑟菌的生长。本菌对寒冷、干燥及消毒剂极为敏感,于体外易自溶,故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

鉴定脑膜炎奈瑟菌主要依据形态学表现、革兰染色、对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氧化利用和免疫反应(血清学试验,如检测特异性荚膜多糖)等。脑膜炎奈瑟菌是典型的革兰阴性球菌,其细胞膜的外膜层含有脂多糖内毒素。根据菌体荚膜层的多糖,目前至少可分成13种血清型,其中A、B、C、X、Y、Z和W-135型在临床上日趋重要。

(二)发病机制

脑膜炎奈瑟菌的免疫反应是复杂的。新生儿体内的杀菌抗体在出生6个月后消失;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无论是患严重脑膜炎奈瑟菌感染,还是亚临床感染,或上呼吸道有非致病的脑膜炎奈瑟菌共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杀菌抗体。杀菌抗体在补体C促进下可免疫溶解致病菌。缺乏针对某种特异性血清型的杀菌或荚膜抗体的个体,易于发生该种血清型细菌的寄殖和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保护性抗体后,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可能性。

脑膜炎奈瑟菌侵入人体后,如人体免疫力强,则可迅速将病原菌杀灭,或成为带菌状态;若体内缺乏对该血清型的免疫力或细菌毒力较强,则病原菌在后鼻咽部定居并经上呼吸道侵入邻近组织而引起感染。下呼吸道通过吸入带菌飞沫颗粒而受侵犯,而且多在先有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分泌过旺、黏膜损伤、微生物清除力减退的基础上发生。可以见到支气管肺炎,大叶浸润甚至肺组织坏死,脓肿形成等病理改变。由于没有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动物模型,目前尚缺乏详细的现代病理、组织学相关资料。

症状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临床过程无特殊性,因而临床上易漏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或泡沫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肺突变、湿?音等变化。若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如军营、学校、托儿所或医院中同时出现许多细菌性肺炎病例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若在痰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应高度怀疑本病,确诊依赖于进一步的细菌学检查。普通的咳痰培养或鼻咽部、喉部拭子培养有时难以获得阳性结果,往往需要经气管吸取标本才有可能获得阳性结果。

原发性脑膜炎奈瑟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类似,表现为咳嗽、咳脓痰或泡沫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肺实变,湿?音等体征变化。早期常有咽喉炎表现。X线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斑片影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浸润,常见于下叶或右中叶,约20%病例伴有胸腔积液。

检查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痰液细菌涂片检查若在痰涂片上发现中性粒细胞内有革兰阴性肾形双球菌,应高度怀疑本病,确诊依赖于进一步的细菌学检查。

痰液细菌培养普通的咳痰培养或鼻咽部、喉部拭子培养有时难以获得阳性结果,往往需要经气管吸取标本才有可能获得阳性结果。

X线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斑片影的支气管肺炎和大叶浸润,常见于下叶或右中叶,约20%病例伴有胸腔积液。

鉴别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临床需注意与肺炎球菌肺炎相鉴别。

并发症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合并脑膜炎奈瑟菌败血症。

预防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应该如何预防?

1.消除传染源 脑膜炎奈瑟菌主要经飞沫传播,故就地治疗隔离病人,消除传染源是非常必要的,通常至少在治疗的头24h应隔离可疑的病人。

2.药物预防和疫苗预防 药物和疫苗预防对于降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病率,控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流行是安全和有效的,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对带菌者或易感人群,可用青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进行药物预防,或应用含有A、C、Y、W-135血清型的四价疫苗接种进行免疫预防。但药物和疫苗预防能否保护易感者预防呼吸系统的原发感染,目前尚无这方面的资料,尚待观察研究。

治疗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目前,青霉素即使应用小剂量对多数病例也是有效的,并发脓胸或其他并发症患者仍可选用青霉素,但剂量应加大至每天600万U以上。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每天2~3g,分4~6次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磺胺嘧啶,利福平等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2.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给氧、保暖、保持呼吸道的湿化和通畅,同时应保护心、脑、肾功能,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二)预后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熊邦泽

熊邦泽 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山医院

呼吸内科

擅 长:

较擅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休克型肺炎,肺心病...[详细]

刘又宁

刘又宁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呼吸内科

擅 长:

在呼吸衰竭及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的诊治及抗...[详细]

代华平

代华平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科

擅 长:

肺间质疾病。[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