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酒精肝介绍

酒精肝疾病

疾病别名:
酒精性脂肪肝
就诊科室:
[内科] [传染科] [传染病科] [感染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酒精肝,全称为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病变。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酒精性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轻度全身不适、倦怠、易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在治疗肝病药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一些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植物保肝药物来护肝,因为有些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造成了对肝脏的2次伤害。

病因

长期的过度饮酒,通过乙醇本身和它的衍生物乙醛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而导致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在欧美国家,酒精性肝病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估计,1993年美国约有1 530万人酗酒,患有酒精性肝病者有200多万人;每年有2.6万人死于肝硬化,其中至少40%或许高达90%的患者有酗酒史。在中国,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酗酒有增多趋势,尽管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尚无精确的统计,但并不少见。由于国内肝病主要由肝炎病毒引起,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数量更多,可能掩盖了实际上是酒精作为病因的肝病。因此正确认识酒精引起的肝损害,及时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常人24小时体内可代谢酒精120g。长期饮酒超过机体的代谢能力,可引起酒精性肝病。摄入的酒精主要在肝细胞的乙醇脱氢酶作用下变成乙醛。酒精性肝病的发生主要是乙醇和乙醛的毒性作用所致。乙醛为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肝细胞多方面的功能,如影响线粒体对ATP的产生,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排泌,损害微管,使蛋白、脂肪排泌障碍而在肝细胞内蓄积。同时乙醇、乙醛被氧化时,产生大量的还原型辅酶Ⅰ,一方面促进脂肪的合成,另一方面抑制线粒体内脂肪酸的氧化,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形成。已证明酒精性肝病发病中有免疫因素参与,如自身肝抗原和分离的酒精透明小体,可以刺激患者淋巴细胞转化和游走移动抑制因子活力;一些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等与酒精性肝炎的发生有关。酒精引起的高乳酸血症,通过刺激脯氨酸羟化酶的活性和抑制脯氨酸的氧化,可使脯氨酸增加,从而使肝内胶原形成增加,加速肝硬化过程。一些炎性细胞因子和乙醇、乙醛的毒性作用可使肝星状细胞、肝细胞、枯否细胞活化,分泌一些细胞外基质,促进酒精性肝硬化发生。影响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其他因素尚有乙醛代谢的遗传变异,如乙醇脱氢酶、细胞色素P450 2E1和乙醛脱氢酶的多态性。性别(对相同量的酒精,女性较男性更易患酒精性肝病) 、饮食和营养也影响着酒精性肝病的发生。

肝脏好比人体化工厂,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转化合成都由肝脏完成,各种各样的毒素亦要经过肝脏来排解。少量喝酒,经过肝脏解毒代谢后,变成无毒的物质排出体外;若长期大量饮酒,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就非常大。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酒精性肝病,等到出现症状以后,如肝区疼痛、全身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已是酒精性肝炎。此时若不及时治疗或继续喝酒,很容易发展成为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继而还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大出血等,重者有生命危险。

症状

酒精肝的临床表现

酒精肝的临床表现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三类。此三类病变可独立存在,也可合并出现。酒精肝早期可无明显症状,但肝脏已有病理改变,发病前往往有短期内大量饮酒史,有明显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倦怠乏力,发热,腹痛及腹泻,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

酒精肝常见的症状为:①由于脂肪浸润而引起肝脏肿大及压痛。②由于肝细胞坏死而出现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③门脉高压及合并症,表现脾脏肿大、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等。④其他症状,如蜘蛛痣、肝掌等。

从实验室检查看,有贫血和中性白细胞增多,红细胞容积测定(MCV)大于95FL,血清胆红素增高,可达17。1μmol/L或以上,转氨酶中度升高,常大于2。0,测定线粒体AST(mAST)及其与总AST(tASF)的比值,其升高可达12。5+5。2%。并有γ-GT,谷氨酸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酒精肝晚期症状

1、酒精肝晚期时基本症状为肝区疼痛、全身无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腹胀腹泻等症状。

2、酒精肝晚期严重的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及精神症状,门脉高压及合并症,表现脾脏肿大、食管静脉曲张及腹水、蜘蛛痣、肝掌等症状。

检查

酒精肝CT检查

酒精性脂肪肝与其他脂肪肝一样是中性脂肪在肝内蓄积过多所致,是一种常见而可逆的弥漫性肝病,如果早期诊治完全可以痊愈;但是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便可导致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因此早期诊断早期发现酒精性脂肪肝是非常重要的。

临床诊断酒精性脂肪肝选用CT平扫,正常人肝CT值因个体差异可有较大差异,但总是高于脾脏的CT值,且脾脏的CT值相对恒定,二者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诊断标准一般参照脾脏的CT值。如果肝、脾密度比值小于1或肝脏的CT值低于脾即可诊断为脂肪肝,二者的比值可作为衡量酒精性脂肪肝的参考标准或随访疗效的依据。

根据肝脂肪侵润的范围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类,以弥漫型多见。弥漫型酒精性脂肪肝的密度多均匀一致,但有些病例在密度普遍降低肝内可存在相对正常的岛屿形肝组织,表现为密度不均匀,可导致误诊。相反,如果肝占位性病变与脂肪肝密度相似,使病灶显示不清楚而漏诊。

局限型酒精性脂肪肝边缘多数模糊不清,但无占位效应,相应肝表面无隆凸现象。

增强扫描后低密度的肝实质强化,但仍保持相对低密度。增强的特征与正常肝脏相同,肝血管更清楚,其走行分布自然,无受压变形、包绕和移位等占位征象。

CT平扫对酒精性脂肪肝的分级标准:轻度——肝脏密度降低,CT值稍低或等于脾脏;中度——肝脏CT值比脾脏低,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或肝血管密度等于肝密度;重度——肝密度显著降低,肝血管密度明显高于肝密度,形成鲜明对比。

鉴别

  2.鉴别诊断

  (1)糖尿病性脂肪肝:无饮酒史,有糖尿病史;结合血糖、尿糖的检测不难鉴别。

  (2)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测定血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可帮助诊断,若再无饮酒史可帮助区别。

  (3)肥胖性脂肪肝:首先问明有无饮酒史,如饮酒时程10年,饮酒精量60g/d,则以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性大。如无饮酒史或不足以上时程及量,有肥胖征,则以肥胖性脂肪肝可能较大。

  (4)肝炎后脂肪肝: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肝炎恢复期或慢性肝炎病人因进食热量过多、高糖和过分限制活动导致体重增加和肝脏脂肪沉积。此类脂肪肝有明确肝炎史,多数被劝告不饮酒。

  (5)使用皮质激素、药物或长期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CCl4、氯仿、乙硫氨酸),引致脂肪肝,无饮酒史,有用药物史。

  (6)妊娠急性脂肪肝:以往曾称之为急性黄色肝萎缩,罕见,母婴死亡率高(75%以上)。病因尚不清楚,多见于初孕妇。妊36~40周者,但亦有报道在妊30周或分娩后数日发病者。

  病理:肝穿刺显示肝小叶呈弥漫性脂肪,但无肝细胞广泛坏死(此点易与急性黄胆性肝炎引起的急性肝坏死鉴别),肝细胞为脂肪所浸润,在门脉四周区无此现象,无炎症浸润或坏死区。超声检查有典型的脂肪肝波型。康复病人肝芽显示,自明星边沿开始,脂肪逐渐消失而恢复正常。类似变化除肝组织外,尚见于胰腺、骨髓、肾及脑。幸存的母婴一般恢复良好。

  (7)营养不良性脂肪肝:多见于摄人食品不足或消化吸收障碍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病人,无饮酒史,不难区别。

  B型超声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价值:

  脂肪肝于B超检查中有三点特殊表现:①肝实质呈点状强回声,肝回声强度大于脾肾回声;肝发白、亮,呈所谓“明亮肝”(brightliver);②肝内管道纤细,显示不清楚;③肝前部回声密集增强,后部衰减。

  B超具有经济、迅速、正确和无创伤等优点,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法。有文献提出只要肝脂肪含量达30%以上的脂肪肝,B超是完全可以检出的。肝脂肪含量达50%以上的脂肪肝,超声敏感性可达90人。

并发症

  酒精肝不但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合成吸收(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成为肝细胞进一步损害的继发性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炎症、坏死,肝硬化的发生。如果任其发展,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出现是必然的,而且还可发生很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是导致酒精肝死亡的危险因素:

  1.上消化道出血:酒精肝引起的门脉高压症,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还可能由于急性胃糜烂、溃疡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应对,会出现休克等情况危机生命,死亡的几率较高。

  2.肝性脑病(肝昏迷):酒精肝病人多因消化道出血、电解质与酸碱紊乱、继发感染,等因素与疾病本身错综复杂的机制导致。在发生肝昏迷时如果抢救不当或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对于酒精肝病人应该从预防以上诱发因素入手,同时积极治疗酒精肝。

  3.腹水与感染:酒精肝因电解质、渗透压、营养等因素导致出现大量腹水,类似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腹水,因此导致恶性循环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或者危及整个系统导致死亡。同时由于酒精肝病程中营养和各种并发症因素,致使免疫力低下极易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和细菌性自发性腹膜炎。肺炎的发生率高于人群中3-4倍,且为重要致死原因之一,故对其防治应于重视。

  4.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乙醇代谢产生高乳酸血症、酮症,导致AG(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乙醇过度麻醉抑制呼吸可致呼吸性酸中毒,戒酒综合征过度呼吸可致呼吸性碱中毒。同时由于摄入少、排泄多、胃肠道与肾小管吸收不良以及乙醇所致酸碱紊乱,出现电解质紊乱,发生低钾、低镁、低钙、低磷血症等,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预防

  据不完全统计,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逐年梯次上升,其病变程度与饮酒总量成正比。酒精肝是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重要类型,发病隐匿而且发病率高,持续发展可演变为酒精性肝炎乃至肝硬化。在2000 - 2004年度中,酒精性肝病发病率占同年其他肝病比例分别为2.4%、2.7%、2.8%、3.4%和4.3%;中国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损伤严重,其中酒精性肝炎患者占28.8%,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占37.4%。当前除了“四步综合疗法”外针对酒精肝的治疗方法有限,所以酒精肝提倡以预防为主。包括节制饮酒(戒酒)、改善营养、防治肝损伤、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的进展。专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从以下方面进行防治:

  1、节制饮酒:适量饮酒有益健康,关键要把握好饮酒量。酒精对肝细胞有较强的毒性,95%的酒精直接影响蛋白、脂肪的代谢功能,从而降低肝脏的解毒能力,导致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出现酒精肝无论属于哪一期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及疾病康复后,必须绝对禁止饮酒。

  2、合理饮食:应以多食素食,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宜清淡,忌油腻,富营养,易消化为原则,多餐,禁忌生冷、甜腻、辛热及生痰助湿之品。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类、豆类,清淡少盐膳食,并注意补充含维生素B、C、K及叶酸类较多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也可以服用甘草酸制剂、水飞蓟素类、还原性谷光甘肽等药物改善肝脏功能。

  3、调畅情志:对于酒精肝或者正常人群而言,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免因心理压力和精神因素导致病情的加重,影响整个疾病的康复过程和治疗效果。

  4、劳逸结合:对于健康者而言要注意锻炼身体,平衡体内的脂肪,及时进行合理的代谢。对于酒精性肝病的患者要注意休息,做到起居有节,劳逸适量。在康复过程中应根据病情的缓急轻重以及体质强弱不同,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

  5、早发现早治疗:早期发现和治疗酒精中毒病人可预防酒精性肝病的发生。应定期到医院做肝功能以及体格的检查,尤其是对于长期饮酒和素有肝脏或者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而言,更应如此。

  6、五味子的作用:辅助治疗化学性肝损伤。可以用于治疗酒精肝、酒精中毒、脂肪肝,可以用于经常饮酒和肝病患者的预防和保养。

  7、补硒养肝护肝:硒被称为重要的“护肝因子”,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良好作用,,以硒麦芽粉、五味子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养肝片,具有免疫调节的保健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有养肝、保肝、护肝作用。

治疗

  1、酒精肝的治疗首先必须戒酒

  积极成功的戒酒是防治酒精肝最有效的措施,因为据国内的研究显示,酒精肝患者在完全戒酒 2~4 周后,多数可表现组织学和肝功能明显改善,甚至可恢复正常,因此,对于酒精肝患者嗜酒及对酒精依赖的程度,除个人意志外可相应地采取药物辅助治疗,例如:苗岭护肝方,以尽快戒酒。

  2、要根据临床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

  一般早期或轻度酒精肝除了戒酒之外可以应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和复合维生素等,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也可以服用甘草酸制剂 水飞蓟素类;但不可太过频繁的使用药物,以免给肝脏功能增加更大的负担。酒精肝的治疗要根据临床症状选择相应的药物治疗,一般早期或轻度酒精肝除了戒酒之外可以应用一些保肝的药物和复合维生素等,可以服多烯磷脂酰胆碱类药物,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在保肝、阻止或逆转肝纤维化治疗上,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若已经发生酒精性肝硬化,就要采取相应的综合护肝疗法和对症支持疗法,以最大限度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若酒精肝患者转氨酶较高者可以考虑静脉输液的支持疗法+饮食调理,标本同治。

  3、改善患者继发性营养不良状况

  据调查发现,机体营养状态的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营养支持疗法对改善酒精性肝病的预后效果尤佳,酒精肝患者的饮食治疗方法:需要摄入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纠正并存的营养不良状况,有助于病情恢复,提醒的是若有肝昏迷征兆者,应给予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以免加重病情。

  【酒精肝的食疗】

  1、当归郁金楂橘饮:当归、郁金各12克,山楂、橘饼各25克。将上述4味同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2、黄芝泽香饮:黄精、灵芝各15克,陈皮、香附子各10克,泽泻6克。将以上各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饮服。

  3、金钱草砂仁鱼:金钱草、车前草各60克,砂仁10克,鲤鱼1尾,盐、姜各适量。将鲤鱼去鳞、鳃及内脏,同其他3味加水同煮,鱼熟后加盐、姜调味。

  4、鱼脑粉:鱼脑(或鱼子)适量。将鱼脑或鱼子焙黄研细末。温开水冲服,每次服3~5克。适用于脂肪肝。

  5、玉米须冬葵子赤豆汤:玉米须60克,冬葵子15克,赤小豆100克,白糖适量。将玉米须、冬葵子煎水取汁,入赤小豆煮成汤,加白糖调味。分2次饮服,吃豆,饮汤。

  6、白术枣:白术、车前草、郁金各12克,大枣120克。将白术、车前草、郁金纱布包好,加水与枣共煮,尽可能使枣吸干药液,去渣食枣。

  7、红花山楂橘皮饮:红花10克,山楂50克,橘皮12克。将上述3味加水煎煮,取汁。分2~3次服。

  8、黄芪郁金灵芝饮:黄芪30克,灵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叶6克。将上述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叶。

  9、脊骨海带汤:海带丝、动物脊骨各适量,调料少许。将海带丝洗净,先蒸一下;将动物脊骨炖汤,汤开后去浮沫,投入海带丝炖烂,加盐、醋、味精、胡椒粉等调料即可。食海带,饮汤。

  ⒑ 八珍醒酒汤 莲子、核桃仁、青梅各10克,白果、百合、白醋各5克,橘子瓣、山楂糕、白糖、冰糖各50克,红枣20克,精盐少许。加水煮成较稀的水果羹服用。该方有解酒功效,可酒后饮用。

  ⒒ 姜汁菠菜 菠菜250克,生姜25克,食盐2克,麻油3克,味精、醋、花椒油适量。凉拌,佐餐食用。该方能通肠胃,生津血,解酒毒。

  【灵芝防治酒精肝】

  灵芝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作为保肝药可用于病毒性肝炎、化学性肝损伤如酒精或药物中毒性肝炎的治疗。其免疫调节作用也有利于治疗病毒性肝炎。灵芝三萜类是其保护肝脏的重要有效成分。

  灵芝虽无明显的抗肝炎病毒作用,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保肝作用,因而可作为保肝药和免疫调节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治疗。

  20世纪70年代,中国即开始用灵芝制剂治疗病毒性肝炎,综合各家报道,总有效率为73.1%~97.0%,显效(包括临床治愈率)为44.0%~76.5%。其疗效表现为主观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及肝区疼痛减轻或消失。肝功能检查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恢复正常或降低。肿大的肝、脾恢复正常或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一般说来,对急性肝炎的效果较慢性或迁移性肝炎为好。

  临床上灵芝与一些能损害肝脏的药物合用,可避免或减轻药物所致肝损伤,保护肝脏。

  灵芝的保肝作用也与中医药古籍论述的灵芝“补肝气”、“益脾气”有关。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师齐京

师齐京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肝病科

擅 长:

精通内科肝病专业的中西医理论,擅长治疗慢性肝...[详细]

周卫平

周卫平 主治医师

高新区第一人民医院

肝病科

擅 长:

[详细]

刘华宝

刘华宝 主任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肝病科

擅 长:

擅长对各期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晚...[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