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黧黑斑介绍

黧黑斑疾病

就诊科室:
[皮肤科] [皮肤性病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黧黑斑是一种皮肤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以面部出现瘙痒、潮红继而发生黑色色素沉著斑为临床特征,尤以额及面颊部多见。常见于青年和中年妇女。本病虽然报道尚不多,但确是一种有损美容的疾病,现代西医学迄今无治疗良药。

病因

黧黑斑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医学亦称之为黧黑斑,又名面(黑干)(黑曾)。(黑干)首见于《太平圣惠方》,指出其病因:“由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致令气血不调。”明・陈实功最早命名为黧黑斑,“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斑,色泽不枯”。近年来发现,粗劣化妆品的刺激及日光照射过度,多可诱发本病。

症状

黧黑斑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黧黑斑多因脾气不足,气血不能润泽肌肤所致;或因忧思抑郁,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肤失濡养而发;也可因肾阴亏损或肾阳不足,以致血虚不荣而成。本病的治疗,宜根据辨证,分别采用健脾益气、疏肝解郁、活血化瘀和滋阴补肾或温补肾阳等方法,并辅以外治法。

检查


黧黑斑应该做哪些检查?


暂无相关资料

鉴别

黧黑斑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黧黑斑的诊断要点

本病可分黄褐斑与黑变病两种类型。


1.黄褐斑


(1)以女性为多见,男性也可发生。


(2)常与妊娠、长期口服避孕药、月经不调或痛经等有关,少数可由于患者有某种慢性病(如肝病、结核病、内脏肿瘤、营养不良等)所致。但也有不少病人无明显原因。


(3)皮疹为发生于面部的淡褐色、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大小不定,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基本对称;常分布于颧部、颊部、鼻部、口周或额部,分布于面颊部者常呈蝴蝶形。有的可扩展至上唇和颈部。


(4)一般无自觉症状及全身不适。


(5)皮疹常在夏季或日晒后色素加深。有的可自行消退。


2.黑变病


(1)多见于中年妇女。


(2)皮疹好发于面部、前额、耳后及颈部两侧等处,也可见于胸、腋前、脐窝、腰围、前臂和手背等部位。


(3)皮疹开始时为患处轻微发红发痒,以后逐渐出现点状和网状的淡褐色、灰褐色至深褐色、棕黑色的斑点或斑片;可伴有轻度毛细血管扩张。皮疹表面可有糠状鳞屑,使皮肤呈粉尘样外观。


(4)皮疹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即稳定不变。一般无自觉症状(除开始时有轻度瘙痒)。偶有头痛、食欲减退、消瘦等全身症状。


(5)病程缓慢。有的经数月或数年后,颜色逐渐变淡。


并发症

黧黑斑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肾虚型 皮疹表现如上述,面色黯晦;常伴有腰膝酸软,乏力,月经不调。肾阴虚者,常伴有头晕目眩,耳鸣,失眠多梦,烦躁不安,口干舌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或细数。肾阳虚者,常有伴头晕,耳鸣,形寒,尿频,舌质淡,脉沉或细弱。


预防


黧黑斑应该如何预防?

中成药 

(1)六味地黄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或淡盐开水送服。适用于肾阴虚者。


(2)知柏地黄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或淡盐开水送服。适用于阴虚火旺者。


(3)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次,温开水或淡盐开水送服。适用于肾阳虚


治疗

黧黑斑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针灸治疗黧黑斑,亦为近十年内之事,采用体针、耳针及穴位注射之法,有较好效果。

【治疗】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分3组。1.大椎、曲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风岩。2.神门、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皮质下、肺、肝、肾(均为耳穴)。3.肺俞、心俞、肝俞、肾俞。


配穴:头痛目眩,心烦易怒加行间;形寒肢冷,腰酸耳鸣加太溪、命门、神门、内关;月经不调、性功能减退加乳根、中极;心悸气促、食少纳减加内关;皮肤瘙痒加夹脊穴上下透针。


风岩穴位置:耳垂下端与后发际中央连线的中点微前五分处。


(二)治法


本法采用体针、耳针和穴位注射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第1组穴及配穴用于体针。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加。直刺得气后,行提插加小捻转之法,提插幅度3~4毫米,捻转频率60次/分,平补平泻为主,配穴可按症之虚实行补或泻法。运针1~2分钟后即予取针,不留针。第2组穴用于耳针,以5分毫针刺之,每次每侧取2穴,找得敏感点后刺入直至得气,令病人带针回家,嘱其隔半小时自行按压针柄1次,以增强刺激,留针4小时后取下。第3组穴行穴位注射。药物为当归、丹参、川芎之单味针剂。据症情选用;偏血虚用当归注射液,偏血瘀用川芎注射液,偏肝郁而兼血瘀用丹参注射液,另为偏虚患者可注射胎盘注射液、维生素B12。每次选用二穴(均为双侧),每穴注入0.5~1毫升药液。注射时必须按肌肉注射常规操作,注射针头刺入穴位后要有酸、胀、重等感觉后,始可缓缓推入药液。如皮肤瘙痒明显者,可改用维丁胶性钙4毫升,分别注入于大椎、曲池、血海穴。体针、耳针及穴位注射法宜同日进行,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天,5~6个疗程后停治半月,一般需坚持20~25个疗程。


耳针加体针


(一)取穴


主穴: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肝、脾、肾。


配穴:颞部加太阳、丝竹空,前额加上星、阳白,面颊加颊车、颧篌,鼻梁加地仓、水沟,颈部加大椎。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据部位而加。耳穴在严密消毒后以28号毫针剌入,剌至软骨但不剌透为度,略作运针,使有明显胀痛感。配穴用30号毫针以15度角平剌,进针长度依皮损部位而定,一般宜稍超过病灶区域,作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其间运针3次。出针时耳穴可挤出血少许。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针剌期间配合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2~3次,每次9g。


(三)疗效评价


共治21例,结果痊愈12例,有效9例, 总有效率100%[3]。


黧黑斑是皮肤出现黄褐色、深褐色或棕黑色斑疹的皮肤病,多发生于面部。中医文献中又称黧黑鼾黯、面尘。本病包括了西医的黄褐斑与黑变病等。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1.主方六君子汤(虞搏《医学正传》)加减


处方:党参25克,黄芪、茯苓、丹参各15克,法半夏、炙甘草各9克,白术、当归各12克,陈皮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


2.中成药


(1)陈夏六君子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2)补中益气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3)归脾丸,口服,每次6―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肝郁血瘀型【证见】 皮疹表现如上述;常伴有烦躁易怒或心情忧郁,胸胁胀闷,月经不调。舌质淡红或黯红,苔薄,脉弦。


【治法】 疏肝解郁,活血化瘀。


【方药】


1.主方逍遥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处方:柴胡、赤芍、当归、白术、郁金各12克,茯苓、丹参各15克,牡丹皮9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月经不调者,可加香附12克、益母草15~30克。血瘀较明显者(如舌质黯红或舌边尖有瘀点、瘀斑),加桃仁、红花各9克,或加三棱、莪术各9克。



【治法】 肾阴虚者,宜滋阴补肾;肾阳虚者,宜温补肾阳。


【方药】


1.主方


(1)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熟地黄25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牡丹皮、茯苓、泽泻各9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丹参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肾阴虚者。


阴虚火旺者,熟地黄改生地黄,加知母、黄柏各9克。


(2)肾气丸(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熟地黄25克,山茱萸、山药各12克,牡丹皮、茯苓、泽泻各9克,肉桂3克(煽),制附子3克,菟丝子、丹参各15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于肾阳虚者。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李恒进

李恒进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皮肤科

擅 长:

皮肤病性病、老年性皮肤病、皮肤美容[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