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首页 > 疾病信息 >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介绍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疾病

疾病别名:
格子状角膜变性
就诊科室:
[眼科] [五官科]
相关疾病:
相关症状:

疾病介绍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lattice corneal dystrophy)为一种双眼对称性角膜基质出现网格状混浊、视力损害较重的遗传性角膜病变。目前已发现有Ⅰ、Ⅱ、Ⅲ、ⅢA、Ⅳ 5个临床类型,其中Ⅰ型临床较常见,国内已有不少病例报告。

病因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Ⅰ、Ⅱ、ⅢA、Ⅳ型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Ⅰ型外显率可达100%,Ⅲ型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偶有散发病例。确切病因不明,目前认为Ⅰ、ⅢA、Ⅳ型与BIGH3基因突变有关,Ⅱ型与GSN基因(gelsolin gene)突变有关。


(二)发病机制


1997年Munier等测出本病是由5号染色体长臂5q31上的TGFBI基因产物-角膜上皮素(KE)发生错义突变所致。这种有缺欠的角膜上皮素使上皮细胞排出一种糖蛋白于上皮下,可能藉助角膜细胞的活性,在实质内形成淀粉样沉积物。淀粉样物是一种含2%~5%碳水化合物的非胶原性纤维蛋白。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的沉积物中有AP蛋白,据推测此沉积物可能是由异常角膜细胞直接产生;但亦可能是异常角膜细胞释放溶酶体酶,促使实质中胶原或氨基葡聚糖变性,变性产物演变成淀粉样纤维细丝沉积于基质层。

症状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本病发病早,10岁前(多于2~7岁)即已发病。而出现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症状及逐渐加剧的视力减退症状,则常在10岁后。不少病人在30~40岁时即需角膜移植手术治疗。本病多数为对称性双眼发病,但亦有报告为单眼者。早期在裂隙灯下可见角膜中轴部呈轻度弥漫性混浊,在旁中心角膜实质浅层与Bowman层内有不规则的分支状细条和点状结节,逐渐扩展增粗增大,交织成网或呈带有结节的格子状。用后照明法照明时可见此格子线条及结节为折光性双轮廓,其内有一光学透明核心。这种折光性半透明的格子形线条为本病的特征性病变。在角膜上皮下尚可见另一种非折光性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的局限性混浊斑点,以上各种病变可向周边(一般不达角膜缘部)及实质深层扩展;亦可向上皮层伸展,使角膜上皮表面不规则。加上浅层角膜形成的瘢痕,更加重了角膜的混浊程度,以致有时外观上与斑状及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的晚期很相似。晚期因瘢痕形成,知觉减退,上皮糜烂症状逐渐消失。






1.Ⅰ型 大多于童年发病,病变双眼对称,初期可无任何症状。病情缓慢进展,常在10岁以后出现因复发性上皮糜烂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及逐渐加重的视力减退,至20~30岁时视力多已严重受损。裂隙灯检查早期可见角膜中央部呈轻度弥漫性混浊,在实质浅层与Bowman层内有不规则的分支状白色细条和混浊点,这些细条和混浊点逐渐扩展增粗增大,交织成网格状,其间有结节状的混浊点。用后部照明法检查时可见此网格线条及结节为折光性双轮廓,其内有一光学透明核心,为本病的特征性病变。以上病变可向周边(一般不达角膜缘)及实质深层扩展,亦可向上皮层扩展,使角膜表面不规则。晚期角膜中央呈致密的盘状混浊,掩盖了原有的网格状线条,以至有时与斑状及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难以鉴别,需仔细寻找折光性分支状格子线条方能区分。


2.Ⅱ型 为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其角膜病变起病较晚,一般在20岁以后。角膜网格状病变较细、较稀少,视力损害亦较轻,很少需角膜移植手术。患者除角膜病变外,还同时伴有全身淀粉样变性的表现如进行性脑神经及周围神经麻痹、皮肤干痒、眼睑皮肤松弛等。


3.Ⅲ型和ⅢA型 起病亦较晚,角膜网格状病变较粗大,但视力损害较轻。Ⅲ型病程中无复发性角膜上皮糜烂。


4.Ⅳ型 亦属不典型的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其特点为混浊位于深部基质层。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可以确定诊断。

检查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应该做哪些检查?


1.遗传学检查。


2.病理学检查


(1)光镜检查:下可见上皮细胞层厚薄不一,排列不规则,Bowman层有断裂,角膜实质板层形态扭曲,有多条嗜伊红性梭形混浊物沉积于上皮细胞层与Bowman层之间。实质层内亦有此沉积物散在,但主要位于实质浅层。而Descemet膜与内皮细胞层则保持正常。组织化学法显示此沉积物为淀粉样物质:用刚果红、甲紫和硫代吖啶黄3种方法染色时,3项皆呈阳性反应。在偏振显微镜下观察,病变呈现双色性与双折光性。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亦证实沉积物为淀粉样物质。


(2)电镜检查:上皮基底细胞退变,胞质内有空泡形成。上皮基底膜变厚且不连续,半桥粒消失。Bowman层厚薄不一,且有断裂。实质层内的角膜细胞数目减少,胞质内空泡形成,细胞浆内内质网及高尔基器扩大。上皮下和实质层内的沉积物,经透射电镜观察是由很多细胞外微细的高电子密度的纤丝组成。此纤丝不分支,直径为8~10nm,多数聚集成行(可解释临床上显示的双折光与双色现象),少数聚集成块。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鉴别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病变进行到某个阶段需要与斑状及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进行鉴别。


并发症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预防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应该如何预防?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

格子状角膜营养不良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一)治疗


早期若有反复上皮脱落,可用高渗药物和包扎患眼治疗,或戴治疗性软接触镜。晚期视力显著下降者,可行穿透或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多数效果良好。少数患者在日久后移植片有病变复发。


(二)预后


移植术后效果良好。


向全国2万专家即时咨询

我要提问

更多>>

推荐专家

赵明威

赵明威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眼科

擅 长:

眼底病,眼外伤,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眼科激光,...[详细]

陈有信

陈有信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眼科

擅 长:

老年黄斑变性、中渗、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糖尿病...[详细]

杨培增

杨培增 主任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眼科

擅 长:

治疗各种顽固葡萄膜炎,如Behcet病、VKH综合征、...[详细]

更多>>

推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