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李先海教授专栏之常用中药“家族”类辨(一)

标签:中医养生 常用中药 李先海教授

  有许多常用的中药来自同一个种属或同一科目,实际是同一种药。通俗地说,就是同一个“家族”或者说是“近亲”,只是药用部位或生长阶段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枳壳和枳实等。笔者在这里作一个粗浅的摞列。而同一种药物的不同炮制方法比如甘草和炙甘草则不在此列。这些知识大多临床医生和医药人员都是应该熟悉的,因此,仅供年轻的中医药人员参考。

  当归

  (归头、归身、归尾、全当归)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是补血活血及妇科调理之要药。过去习惯认为补血用归身,活血用归尾,补血活血用全当归。《本草正义》也说:“归身主守,补固有功;归尾主通,逐瘀自验;而归头秉上行之性。”谢海洲也认为归身补血,归尾活血,归头补血上行,全当归补血活血。但现代实验研究证实,归头、归身、归尾作用大致相同,几无差别。故现代医生处方中已很少见到有注明归头、归身、归尾和全当归者。

  茯苓

  (白茯苓、赤茯苓、茯苓皮、茯神、茯神木)

  茯苓为寄生于松根的多孔菌种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是淡渗利湿理脾化痰的主要药物。茯苓的整体称为茯苓个,它外围的一层黑褐色外皮称为茯苓皮,长于利水消肿,专功行皮肤水湿。皮层下的赤色部分称为赤茯苓,长于清利湿热,通调水道。位于最里面的白色部分称为白茯苓,即通常所说的茯苓,长于利水渗湿,健脾化痰。茯苓中有松根穿过的地方称为茯神,长于宁心安神。而穿过茯苓的松根则称为茯神木,亦称为茯神心,长于平肝安神,可治肝风内动。

  甘草

  (甘草梢、粉甘草)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能调中益气,调和诸药而解百毒。它的根之末梢部分称为甘草梢,有清火解毒之功,善治茎中疼痛及淋浊之症。甘草削去表皮称为粉甘草,偏于泻心火,清内热。

  橘皮

  (青皮、橘络、橘红、橘核)

  橘皮在临床使用时以陈久者为佳,故习称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成熟干燥果皮,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橘皮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称青皮,长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橘皮的外层红色部分称橘红,长于消痰利气,能治风寒痰咳。紧靠橘皮内层的红状筋络(俗称橘瓤)称橘络,擅通络、理气、化痰,能治经络气滞并解酒毒。橘之种子称为橘核,用于理气、止痛、行气散结,如疝气、睾丸肿痛等。

  枳壳

  (枳实)

  枳壳与枳实均为芸香科植物橘或酸橙的果实,前者为将近成熟的果实,后者为幼果。枳壳宽中下气,行痰消积。枳实破气散痞,消积泻痰。两者功用相近,但枳实性稍峻烈,故《药性赋》说:“宽中下气,枳壳缓而枳实速也。”

  乌头

  (川乌、草乌、附子、天雄)

  乌头类药属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块根。主要栽培在川、陕两省一带的称川乌,还有一种野生的块根称草乌,两者作用相近,有很强的祛寒除湿,温经止痛的作用,均有大毒,而后者毒性更大。乌头的子根或称侧根就是附子,毒性略低于乌头,为回阳救逆、温肾补火、散寒镇痛的要药。乌头的主根无侧生者为天雄,附子或草乌头形长而细者亦称为天雄,功用同乌附,效专力宏。

  葛根

  (葛花)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的干燥块根,有解肌退热、升阳止泻和透疹的功能,现代临床上治疗高血压和颈项强痛等证。野葛未开放的花蕾称葛花,功用醒脾和胃,善解酒毒。

  麻黄

  (麻黄根)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木贼麻黄的草质茎,具有很强的发汗解毒、宣肺平喘和利水消肿的作用。麻黄根是麻黄的根及根茎,其临床作用与麻黄截然不同,主要用于固表止汗,内服外擦效果俱佳。

  肉桂

  (桂枝、桂心)

  肉桂系樟科植物桂树的干燥树皮,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及温经通脉、引火归原的作用。而桂枝则是桂树的干燥嫩枝,具有发汗解肌、助阳化气的作用。这两者皆是中医临床须臾难离的要药。桂心是在肉桂加工过程中捡下来的边条除去栓皮者,功同肉桂而略逊于肉桂。

  槟榔

  (大腹皮)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豁痰截疟的作用。槟榔的外围包裹着一层壳状毛皮称为大腹皮,因此槟榔又称为大腹子。大腹皮是利水消积、行气宽中的要药。

  何首乌

  (夜交藤)

  何首乌是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块根,能益精血,乌须黑发,养肝固肾,现代还用于因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高血脂、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现代实验证明,何首乌能清除自由基负氧离子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因此,古往今来,人们将何首乌作为延年益寿佳品是很有道理的。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叫首乌藤或夜交藤,这种藤往往在夜间自动交合而得此名,具有引阳入阴、养心安神、祛风通络的作用,煎汤外洗治皮肤痒疹亦有卓效。

  扁豆

  (扁豆衣、扁豆花)

  扁豆为豆科植物白扁豆的成熟种仁,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止泻和消暑解毒作用,另外,扁豆衣和扁豆花能补脾化湿、止泻痢,两者功用相近,可以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