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李先海教授专栏之自学温病一得

标签:伤寒 温病 李先海教授

  温病的名称,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论太阳司天之政……初之气,温病乃作”。《难经》第五十八难则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亦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可见温病一名由来已久。嗣后数百上千年似乎没有讨论温病的专著专文。直到明代吴又可著《瘟疫论》,温病学的研究与著述才蓬勃兴起。从温病学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孕育于汉唐,萌芽于金元,成熟于清代。温病学体系虽然成熟较晚,却是中医学中一份极其珍贵的财富,也是中医学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清·叶天士首创卫、气、营、血作为温热病之辨证纲领,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治疗方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的内涵,功莫大焉。但有些提法引起了后世的误会,如他在《外感温热篇》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又说:“伤寒多有变证,温病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此说似乎过于武断,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岂有伤寒多有变证,而温病就一经不移之理!按照叶天士《温热论》的观点:“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此言一出,就使我们医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犹如打仗一般,只说敌人来了怎么打,怎么就不说如何御敌于门外?还是当代中医学泰斗姜春华教授说得精辟:“不必受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的警戒”。因为无论伤寒还是温病,都不一定是按六经之表里,或卫、气、营、血之层次循序发展。病情的发展和转归取决于病人的身体禀赋,自身免疫情况,心理素质,季节环境,致病因素的毒力强弱以及治疗用药的水平等因素。岂能桎梏于发展次序?这也不符合唯物辨证的常理,也有违于《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训导。

  表面上看,温病学与伤寒脉络不一样,角度也不同。但实际上是伤寒孕育了温病,尽管它们在理论上和治则上都有一些差异,例如伤寒用辛温解表,温病用辛凉解表;伤寒分六经论治,温病以三焦与卫、气、营、血论治;伤寒传变由表入里,由浅及深是一种横向关系,而温病论三焦是由上而下,由浅入深是一种纵向关系。横向也好,纵向也罢,只不过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已。事实上,伤寒与温病的“寒”与“温”,既是对应,又是统一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疾病没有绝对的虚和实,也没有绝对的寒与热,往往是虚实夹杂,寒热并存,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或支配着次要方面。也就是说,在寒热虚实中,必有一个是处于主导地位。所以笔者认为,伤寒与温病不能各持一说,存门户之见而互相牴牾。君不见,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这四大温病学家都没有背离仲景而自立门户,而恰恰是宗于《伤寒》而发端温病学说。

  不管怎么说,卫、气、营、血理论作为温病学的纲领,有着不可动摇的指导地位,我们先分析一下卫、气、营、血的各自证侯。

  卫分证侯:发热微恶寒,头身疼痛,咳嗽呕吐,倦怠。舌苔多薄白,脉多浮数。

  气分证侯:寒去热存,但恶热不恶寒。舌苔黄或黄白相兼,小便赤,口渴,脉洪大。

  营分证侯:证见烦躁不安,身热夜甚,斑疹隐现,神昏谵语或舌蹇肢厥,舌质红绛等。

  血分证侯:舌质深绛或紫暗干枯,外透斑疹色多紫黑,吐衂便血或黑便,或热极而迫血妄行,神昏瘈疭等证。

  由上述可以看出,卫、气、营、血实际上是温热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而这些阶段是可以跨越、互变或逆转的。

  清·吴鞠通又把温病用上、中、下三焦来分。如上焦温病,上焦属心肺,指温病初期,邪在卫分,但它很快可跨入营分而出现高热神昏;中焦温病,病在阳明与太阴,相当从卫分传到气分;下焦温病,热入营血,真阴欲竭而出现一系列险证。

  综上所述,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与三焦都是用来归类证侯,划分病期,指示病所和指导治则,与《伤寒论》的六经规律殊途同归,实际上也是在六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还补充了六经的不足,并非是与六经对立的东西。

  温病的治疗,原则上初期以辛凉解表,继则清透气热,或以苦寒直折里热,终则甘寒生津,或投咸寒以增液救阴。在具体治法上,当结合运用四诊八纲,卫、气、营、血和三焦进行辨证施治。试举病例如下:

  例1:患者苏某,男,34岁。近几天来发热头痛,微恶风寒,无汗鼻塞,微咳,咽痛。苔薄白,脉浮数。

  分析:患者发热恶寒,苔薄白,脉浮数,是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病在卫分。风热袭表上扰于头,故头咽痛。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卫气受邪,肺失宣通,故鼻塞微咳。卫失开阖,故而无汗。

  辨证:风温表证,病在卫分属上焦温病。治宜辛凉解表,方拟银翘散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5g,荆芥穗6g,薄荷6g(后下),桔梗15g,杏仁15g,菊花10g,甘草8g。服两剂乃瘥。

  例2:患者女,17岁。时值7月,三天前突然高烧头痛,体温达40℃,口渴喜冷饮,心烦汗出。昨始神昏嗜睡,舌绛苔黄,脉洪数。

  分析:病当盛夏,暑热侵袭,即现高热头痛,口渴汗出,乃气分之热盛。昨始邪热如营,故见神昏嗜睡,舌绛等证。苔黄脉洪数乃气分热盛之证。

  辨证:气营同病,病属中焦阳明温病。治则气营两清,方拟白虎汤合清营汤加减:生石膏50g(先煎),知母15g,黄连10g,玄参20g,连翘15g,生地15g,芦根30g,甘草8g。一剂热减,续服一剂热退,觉神清气爽。患者不愿再服药而回家调养。

  例3:患者刘某,女,32岁。患者于一周前发烧,神昏,经某卫生院输液和抗生素治疗,热退神清。唯近两天来手足时有颤动,消瘦,神疲,舌绛无苔,脉细数。

  分析:患者曾有高热神昏,虽经治疗而热退神清,但热邪已伤肝肾之阴,故见神疲消瘦,舌绛无苔,脉细数之证。肝肾阴亏,筋失濡养故手足颤动,此为虚风内动之象。

  辨证:热病灼阴,肝肾阴伤。病属下焦温病。治宜育阴潜阳熄风。方拟大定风珠加减。处方:生龟板30g,生鳖甲30g,生牡蛎30g(前三味均先煎),生地25g,白芍25g,麦冬15g,枸杞子15g,五味子10g,甘草10g。服三剂后明显改善,减量加太子参15g,葳蕤15g,续服两剂彻底痊愈。

  例4:患者,男,30岁。近一周来发热,以午后为甚,肢体困倦,胸闷纳呆。口不渴,便溏,尿少色黄,面黄。苔白腻微黄,脉濡而数。

  分析:患者发热伴肢体困倦,胸闷纳呆,口不渴便溏等属于湿停于内,是为湿邪滞留气分。苔白腻微黄,脉濡而数说明湿重于热。治宜化湿清热。方拟三仁汤加减。处方:杏仁15g,薏苡仁45g,白豆蔻10g,厚朴10g,半夏10g,黄芩15g,通草10g,将药煎好后以六一散冲服,一剂知,两剂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