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扫描二维码
微信关注

李先海教授专栏之看张仲景对内经的继承与发展

标签:中医养生 张仲景 李先海教授

  如果说,《内经》是中医学的灵魂,那么,《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学的脊梁、骨架和肌肉。中国历史上有了这两部书,才成其为伟大的中医学屹立于世而久盛不衰。从张仲景以降,历朝历代,医家蜂起,群星灿烂,著述迭出,汗牛充栋。但即使发展到今天,中医学的每一个成就和闪光的思想,无不带有《内经》与《伤寒》的血脉。当然若逾于此便不成其为中医学了。笔者生性愚钝,且才疏学浅,在学习前人经典中,领悟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宗于《内经》的伟大创新与发展。现就对少阳的认识,谈一谈张仲景对《内经》继承和发展的脉络。

  《内经·热病论第三十一》中把少阳排在阳明之后,其主证是“胸胁痛而耳聋”。在治疗上,指出“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三日”明显指少阳阶段。而《伤寒杂病论》则说:“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苦呕,以小柴胡汤主之”。而小柴胡汤乃和解之法,非汗泄之剂也。

  《内经》论经络,三阳为表,三阴为里,其顺序是: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而《伤寒杂病论》太阴篇云:“太阴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可见太阳主表。而阳明篇云:“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此乃表邪传里化热化燥。所以说阳明主里,多为里热实证。既然太阳主表,阳明主里,大家都知道,小柴胡汤为治伤寒之邪传入少阳之主方。少阳位于半表半里,邪入少阳,有进一步入里化热的可能。请注意这句带点的话。入什么里?分明是入阳明嘛!那就是说少阳应在阳明之先,为什么排序又排在阳明后面

  去了呢?以余之理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处处体现《内经》的精神与法则,之所以坚持《内经》的排序是为了体现发展不离宗的一种谦虚态度。后世医家没有一个对此提出疑义,就感到奇怪了。

  六经证治是在经络、脏腑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为经络内连脏腑。三阳病证,以腑为基础;三阴病证,以脏为基础。病邪在经不解,则内传入腑(脏),才有了经证、腑(脏)证之分。也就是说,腑(脏)证是经证的发展。太阳,阳明之经证、腑证,古今之医家论述甚详,尚无疑义可言。唯少阳之五大主证:口苦咽干目眩,默默不欲饮食,心烦欲呕,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孰经孰腑,难解难分,也可能就在经腑之间吧!既在经腑之间,各无进退而相持,这可能就是张仲景创“和解”之法的意义所在。因为少阳为枢,和解枢机之理在于“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濈然汗出而解”。通观张仲景治少阳变证的诸多方剂,皆从小柴胡汤变化而来,总离不开和解之宗旨,乃希冀病邪从少阳枢机转化而外解。可见仲景将《内经》的理论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于气运在起作用。对于生命来说,阳气是生命的动力,《素问•六节脏象论篇》云:“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少者,初始也,微也之意。初生之阳气始于肝,意味着肝的疏泄条达功能使肝脏气机畅通,机体气血平衡,神清气爽,五志安和。因此《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又说:“木曰敷和…….,木曰发生……,敷和之记,木德周行,阳舒阴布,五话宣平”。由此可知,少阳乃人体生命的动力——阳气的起始。基于此,仲景以六经为纲领,创立了各经之病循经而生的理论。以少阳为例,在手为三焦,在足为胆。在中医临床上,凡言少阳着,皆指三焦和胆而言。而所表现出的少阳病证皆循此两经而发,如耳聋、喉痹、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侧均痛,小指次指不用(三焦经证)。头痛、眼外角痛、腋下肿。胸胁髀膝外侧直至胫骨外踝皆痛(胆经病证)等,

  此外,《内经》尚有少阳主胆,主骨之说。《灵柩•经脉篇》说:“胆足少阳之脉……是主骨所生病者”。《新校正》注云:“少阳者,肝之表,肝系筋,筋会于骨。是足少阳之气所荣,故言主于骨”。因肝血润于筋,肾精养于肾,筋骨得于濡养,则运动滑利。故少阳之病变,可反应在骨上,主要见诸于足少阳胆经病证,即如上述的头痛,眼外角痛,胸胁髀膝外侧直至胫骨外踝皆痛等。但令人不解的是,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辩少阳病脉证病治法第九”和“小柴胡汤证”中均一字未提“主骨”之说。由于笔者读书甚少,也未在其他文献中见到。以余之有限的知识,确难将少阳—胆—骨从临床角度联系在一起。存疑至今,恳祈同道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