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防治两步走:接种HPV疫苗和定期筛查
时间:2022-01-26
每年1月是“宫颈癌知晓月”。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了解并掌握宫颈癌的防治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这一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1,宫颈癌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2。2021年中国HPV和相关疾病报告显示,2020年在中国15-44岁女性中,宫颈癌发病率高居女性肿瘤第三位,并且已成为中国该年龄段女性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3。一项中国多中心、基于人群的研究显示4,a,中国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龄呈“双峰” 分布:第一个高峰在“17-24岁”,第二个高峰在“40-44岁”。在“低龄和高龄”两个高峰期来临之前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世卫组织(WHO)呼吁全球消除宫颈癌,并提出了三个2030年之前要实现的目标5:90%的女孩在15岁之前完成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接种;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90%确诊宫颈疾病的妇女得到治疗。为了消除宫颈癌,建议适龄公众应当做好两件事:接种HPV疫苗和定期筛查。
及早接种HPV疫苗,预防HPV感染
HPV(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易感染人体表皮和黏膜鳞状上皮的病毒,它可存活于皮肤和黏膜上,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6。在每次发生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可降低感染HPV的机率,但HPV可能感染避孕套未覆盖的部位,在皮肤上存活的HPV仍能继续传染,因此避孕套无法提供避免感染 HPV 的完全保护7。
除性行为外,HPV还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如手接触了HPV污染的物品后,在如厕、沐浴时有可能将病毒带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触到带有HPV污染的浴巾、内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6。
几乎所有的宫颈癌(99.7%)都与生殖器官感染HPV有关8,9。在未发生性行为的女性中接种HPV疫苗将获得最佳预防效果,同时对于已发生性行为的女性,研究实验表明接种疫苗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6。
目前我国境内共有三种HPV疫苗上市,分别是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 “价”代表疫苗覆盖的HPV型别,公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年龄,选择接种合适的HPV疫苗。
此外,感染过HPV的人也可接种HPV疫苗。HPV疫苗并不是只对从未感染过HPV的女性有效,因为疫苗是多价的,即使感染了一个HPV型别,疫苗还可以预防该疫苗覆盖的其他HPV型别感染导致的病变10。
接种疫苗后,适龄妇女仍应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
2017年中国《子宫颈癌综合防控指南》提出了三级预防策略1。
一级预防是开展健康教育和接种HPV预防性疫苗;
二级预防是对所有适龄妇女定期开展宫颈癌筛查;对确定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及早进行治疗;对于已经接受HPV预防性疫苗的女性,如果已经到筛查年龄,仍然需定期进行筛查。
三级预防是根据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开展适宜的手术、放疗、化疗及姑息疗法。
接种HPV疫苗和定期筛查,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正如WHO提出的2030目标所言,70%的妇女在35岁和45岁之前接受高效检测方法筛查5,建议广大适龄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远离宫颈癌的疾病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