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五官科 > 口腔科

龋齿的病因及分类

阅读:363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牙为坚。”牙齿是人体摄取营养的第一关,良好的咀嚼功能是保证健康的前提。龋病,俗称虫牙,是最常见的口腔科疾病,人群中发病率约占50%。

龋病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不仅会影响咀嚼功能,还可影响面容美观,甚至还可能引起全身性的疾病,导致患者精神障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并列为全球预防控制的疾病。

什么是龋病呢?就是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要正确防治龋病,还应认识它的发病时期及好发部位、发病因素等情况。

龋齿的发病情况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是不同的:在乳牙和恒牙刚萌出的数年内,龋齿的发病率较高;到了成年时期,它一般比较“安静”,不会“兴风作浪”;到了老年时期,龋齿的发病率又可能增高。

龋齿好发于磨牙,特别是上下颌的第一、第二磨牙,上颌切牙和双尖牙。尖牙和下颌切牙较少发病。

浅龋

也叫牙釉质龋,龋坏仅局限于牙齿表面,此时患者常无自觉症状,一般在牙医检查时可看到牙齿窝沟或牙面有白色粉笔样斑,或是色素沉着形成墨浸状斑。

中龋

也叫牙本质浅龋,龋蚀侵及牙本质浅层。此时可以看到牙齿上有明显的黑褐色小龋洞。由于牙本质内有牙本质小管,内含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遇酸、甜、冷、热刺激会产生疼痛。

深龋

也叫牙本质深龋,龋坏接近牙髓,形成很深的洞,遇酸、甜、冷、热刺激疼痛更明显。

常见发病因素

致龋细菌

变形链球菌是主要的致龋菌,它与牙表面的牙釉质亲合力很强,并可和食物中的蔗糖合成不溶性、粘性菌斑固定在牙面上,较快地把糖转变成酸,导致牙齿脱钙而龋坏。此外,龋病的发生与溶血链球菌、放线菌、乳酸杆菌等也有关。

身体的易感性

龋病的发生与牙齿形态、位置、结构有关,如牙排列拥挤、重叠、错位等,因为这些牙容易滞留食物和菌斑,导致龋病。其次,龋病和营养因素有关。因为营养缺乏可影响牙齿的发育和矿化,从而提高身体的易感性。目前已知与龋病有关的营养素有钙、磷、蛋白质、维生素ABCD、氟和其他微量元素。另外,龋病与内分泌、遗传因素也有关。如甲状腺机能亢进和糖尿病患者就容易患龋病。

口腔唾液

龋病与口腔唾液有关,如口腔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量少、稠、酸度高时,就易患龋病。同时,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白细胞,它们具有杀菌作用,其含量多少与龋病也有一定关系。

饮水

自然环境中,当地饮水中含氟量的高低与龋病及氟牙症有密切关系。若饮水中含氟量低,龋病发病率就高;若含氟量高,就易患氟牙症。

早期治疗龋病,对牙组织的破坏少,患者痛苦也小,还可遏止龋病的加重,使患者免遭牙髓病和根尖周炎的痛苦。因此要定期检查,力求及早发现对症治疗。

浅龋的治疗相对容易。由于龋齿的自身修复功能很差,须补牙。早期补牙特别重要,可阻止龋齿的进一步发展,如发现有牙窝沟初龋,应立即找牙医磨除龋坏组织。

中龋和深龋的治疗比浅龋复杂。一般先要磨除龋坏组织,然后在龋齿底层填补1~2层对牙髓有安抚止痛、隔冷热的“绝缘”材料,最后在最上层充填永久性补牙材料。

除了积极治疗,

1.加强小孩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给,增强他们的防龋能力。避免服用四环素类药物。

2.祛除牙菌斑,保持口腔卫生,消除致龋因素。注意控制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取,多吃粗纤维食品,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3.使用氟化物防龋。由口腔医生在牙面上涂擦氟化物,或使用含氟的牙膏,增强防龋能力。

相关文章推荐
  • 小儿肺炎的病因及分类 阅读:207
    引起肺炎的病因很多,主要包括五大类,细菌性肺炎,二,病毒性肺炎,三真菌性肺炎四非典型病原体性肺炎,五理化因素引起的肺炎,
  • 胃炎的分类及症状 阅读:127
    胃炎可分为急性胃炎、慢性胃炎、特殊类型胃炎,症状有胃痛、呕吐、腹泻等。 1、急性胃炎:呈急性发作,患者常会出现上腹部痛、脐周压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呕血、便血等,严重者可出现吐胆汁
  • 贫血的分类及分度 阅读:311
    贫血主要可以分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三种类型。根据严重程度,可将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度。 1、分类:贫血有多种分类方法,但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主要是细胞计量学分类
  • 中耳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阅读:186
    中耳炎是累及咽鼓管,鼓室,鼓窦以及乳突气房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在临床上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两种。中耳炎的病因,常是
  • 中耳炎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阅读:188
    中耳炎的病因,常是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细菌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感染,也有可能是外耳道进水,感染鼓膜,再感染中耳引起中
  •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阅读:170
    可能是以病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药物(抗生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等)、食物(鱼、虾、蟹、蛋、牛奶等)、花粉、虫咬